第338章 第二案!!

字數:6086   加入書籤

A+A-


    時間在三大隊的辦公室流淌。
    姚衛華扭動了一下屁股,椅子嘎吱作響,把楊錦文的思緒拉回了現實。
    他抬起眼來,發現對麵的桌子上已經擺滿了從外麵打回來的燒烤。
    蔡婷和貓子正圍著桌子,手裏拿著竹簽,啃著雞翅膀。
    楊錦文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問道:“誰買的?”
    貓子抬眼看他:“楊隊,你看的太專注了,這是小菜出去買回來的。”
    馮小菜笑道:“時間很晚了,我猜你們應該餓了,我們秦城的燒烤挺好吃的。姚隊、楊隊,你們也過來吃點。”
    姚衛華坐起身,扭了扭腰:“我就不是坐辦公室的命,坐久了腰疼。”
    如果要調查懸案,而且還是積案,案卷都要詳細的過一遍,法醫和痕檢出具的報告,裏麵有一些專業知識,都需要了解清楚。
    要全部看完,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
    特別是一手的調查報告,內含很多有用的線索,指不定哪一條就是指向性線索。
    所以,楊錦文他們都是交叉看,把案子的細節牢記在心裏。
    楊錦文站起身,伸了一個懶腰,看向掛在牆上的石英鍾,已經是深夜十點多了。
    他來到桌子前,拖了一把椅子坐下來,一邊吃,一邊問道:“小菜,你當時跟過這個案子,711案死者身份是怎麽找出來的?”
    馮小菜拿起暖水瓶,站在旁邊給他們倒水,一邊道:“就是按照我師父的方法找到的,被害人周蕾在她住的地方,也就是樓下的發廊做的美發,我記得時間好像是案發前一周。”
    姚衛華問:“你師父挺有眼力勁的。”
    馮小菜苦笑道:“他太急躁了,我覺得他出事兒,和我們原三大隊被裁撤,就是為了爭奪破案率,爭奪光榮榜,如果不是那麽急,我師父和原三大隊也不會……”
    蔡婷把手裏的竹簽丟在桌上,問道:“周蕾的死因是啥?作案工具呢?”
    貓子道:“你沒看?”
    “我還沒來得及看這一段,我剛看了勘察報告,上麵說找到第一案發現場,是因為被害人周蕾的褲子被脫下來,然後就找到了她掙紮和出血的地方,就在一棵雙生樹的旁邊。
    並且,周蕾身上的錢財被搜走,但金耳環沒有被凶手拿走。
    然後就是周蕾被凶手殺害,凶手沒等她死,直接就跑了。
    從血跡判斷,血跡是一條直線,等於是周蕾第一時間就往五十米開外的公園門衛室跑去呼救了。”
    楊錦文點頭:“所以,高傑在調查報告裏判斷,周蕾是熟悉周邊情況的。”
    馮小菜回答說:“是的,後來查出周蕾是從事賣銀職業的,當天晚上她出去站街,我們查出了很多目擊證人。
    但十點過後,她住房樓下就沒人了。
    她招攬客人的地方離小樹林就一百多米,隔著一個巷子、一條街。
    我師父當時就判斷凶手應該是誘騙周蕾,兩個人去了小樹林,然後不僅實施了侵犯,然後把人殺了。
    作案工具的話,李法醫判斷是一把磨的很鋒利的改錐,周蕾脖子被捅了三下,捅穿了動脈血管。
    從被刺、到她跑到公園門衛室呼救,不超過一分鍾死亡。”
    姚衛華喝了一口茶,他沒吃燒烤,似乎不太喜歡深夜吃東西,他問道:“那後來,原三大隊是怎麽調查的?”
    馮小菜把暖水瓶放在角落裏,然後走過來,坐在一把空椅子上,她把雙手插在並攏的大腿縫裏。
    “一是通過周蕾的人際關係和利益糾葛來查,另外就是找目擊證人,排查周蕾的一些老熟客。
    當時,法醫和技術室給的線索是,凶手在被害人的大腿上留有精斑,可以作為生物證據,但這個條件有限,篩不出人。
    還有就是在林子裏提取了凶手的腳印,通過足跡顯示凶手的身高是在170到175公分,體重65公斤到70公斤,這個範圍也很普遍。
    結合這幾點,我們查了半個月,沒找到任何線索。”
    楊錦文問道:“指紋呢?”
    “沒有留下指紋。”
    姚衛華皺眉:“那凶手作案時是戴著手套的?”
    馮小菜搖頭,又點頭:“我師父分析說,如果是帶手套的話,那肯定是比較好的、很光滑的手套,因為被害人有過掙紮的,從被害人身上和現場沒有留下勞保手套的纖維。
    查到後麵就成了懸案,我師父轉變了思維,他認為凶手的經濟條件肯定不錯的,就是從沒留下指紋這個關鍵線索來斷定的。
    如果是普通人作案,還把被害人的脖子連捅三下,心理素質肯定沒那麽強。”
    “那一大隊和二大隊當時成立專案組,他們是怎麽調查的?”
    “他們沒查711案,盧隊和沈隊認為,711案就是隨機作案,因為據被害人的室友吳桐說,她倆是在晚上六點出來的,晚上九點,吳桐接了三個客人,她當時在樓上‘工作’。
    周蕾當天晚上也有五個客人,所以她身上的生物檢材,也找那五個人對比過,都不是他們留下的。
    也就是說,六點到十點半之間,按照這個時間段,盧隊和沈隊調查了當晚周圍的所有人,沒有找到可疑的人。
    於是他們就判斷,應該是在十點左右,附近商鋪關門後,凶手找上了周蕾。
    也就是說,凶手案發當晚沒踩過點,或者是之前踩過點,最後就查不到人。”
    楊錦文站起身,從辦公桌上拿起另一份案卷,也就是發生在次年、97年6月9號的命案。
    他坐下來後,翻開案卷,開口道:“小菜,你給我們說說609這個案子。”
    馮小菜點點頭,搖了搖修長的雙腿,兩隻手掌全部沒入大腿縫裏,表情顯得有些不安。
    “被害人名叫萬思苗,十九歲,同樣是性工作者,她的遇害也很隨機……”
    隨機作案是最難調查的,沒有利益糾紛,就無法摸排社會關係。
    指向性的物證、例如生物檢材、指紋,因為條件有限,也不好篩查到人,像是指紋庫錄入電腦,一檢索就能匹配嫌疑人?在現如今是不可能的。
    “案發時間是在6月9號的淩晨一點,地點是在石林區四海路的垃圾站。
    四海路的夜市後麵是舊城區,裏麵巷子很多,叫四海胡同,裏麵的情況很複雜,很多小作坊藏在裏麵。
    在案發前,萬思苗也是在胡同裏攬客,從晚上七點,到淩晨一點這段時間,她和好幾個女的坐在四海路的113號裏麵的長椅裏……”
    楊錦文從案卷裏找出萬思苗的照片,以及拍攝到的她‘拉客’的地方。
    門前有三步水泥台階,門楣上掛著卷簾門,下麵是透明的玻璃門,門是敞開著的。
    之所以是玻璃門,可能是為了路過的人,能看見裏麵的情況。
    有經驗的都知道,你去到一個連關羽都挪不動腳的小胡同裏,就算你有赤兔馬,就算你有青龍偃月刀,就算你勝讀聖賢書,你依舊要瞄幾眼。
    這瞄幾眼,你就能分辨出玻璃門後麵的情況,誰年輕、誰漂亮、誰皮膚白、誰前凸後翹。
    萬一遇到心儀的,或是遇到暗戀對象差不多的女人,你不問個價錢?
    不問價錢,也架不住人家招徠
    “大鍋,耍一哈嘛。”
    你心裏就會想,哦,西南的。
    “大哥,你看我中不?”
    哦,河東的。
    “瞅瞅……光知道瞅,進來杵兩下試一試?”
    哦,原來是這裏的。
    南來北往的,總會有一款吸引到你。
    楊錦文把照片傳遞給姚衛華他們,大家仔細看了看店鋪門麵。
    隻有姚衛華很遺憾地道:“沒拍到人,可惜。”
    貓子翻了一個白眼。
    馮小菜繼續道:“這一整棟樓,一共五層,全是做那種生意的,裏麵有一幫地痞,帶頭的叫曾超,綽號叫‘草狗’。
    6月9號深夜,萬思苗就在門裏的涼椅上坐著,和她一起的有三個女人。
    萬思苗是在接近深夜十一點多,外出買夜宵,然後就沒回來。
    淩晨過後,她的屍體在四海胡同的垃圾站被人發現,報警的是在夜市吃夜宵的兩個男人。
    垃圾站旁邊有一個廁所,門當時鎖著的,夜宵喝酒的那些人,喜歡在廁所旁邊小解。
    有兩個醉酒的人,小解的時候,在垃圾站裏發現了屍體。”
    姚衛華問道:“他們是怎麽發現屍體的?”
    這時候,楊錦文從案卷裏拿出一摞照片,分給他們看。
    馮小菜回憶說:“因為當時,有一條流浪狗在垃圾站找吃的,它突然從裏麵傳出來,把兩個報案人嚇了一跳。
    他們沒在意,繼續回去喝酒,那條狗就在夜市裏跑來跑去,然後就有人發現這隻狗的嘴毛、脖子的毛發和腿上的毛發全是血。
    那兩個小解的人是治安大隊的,有一定的經驗,當即就找來一把手電筒,跑去垃圾站。
    垃圾站都是沒有門的,挨著門口擺著三個很大的鋁皮垃圾箱。
    就在垃圾箱的後麵,他們發現了萬思苗的屍體。”
    貓子心裏一哆嗦:“那流浪狗舔了人血?”
    楊錦文找出現場的照片,仔細端詳著。
    狹窄的馬路上,停放著閃爍著紅藍燈的警車,垃圾站的門口用麻繩圍起來,當做警戒線,線外是密密麻麻的圍觀人群,對著漆黑的垃圾站裏指指點點。
    其中一張照片是技術員從側麵拍攝到的,原三大隊的大隊長高傑,站在麻繩外麵,他握著手電筒,射向垃圾站裏。
    他的旁邊是顧軍、馮小菜。
    他們看見肮髒的鋁皮垃圾箱後麵,出現了一個偏著腦袋的女性頭顱。
    她的臉偏向外麵,雙眼圓睜,迎著刺目的手電筒光暈。
    她的脖子和臉上血糊糊的,並粘著一叢叢狗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