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這才叫享受荒野

字數:4003   加入書籤

A+A-


    隔天一早,火車到了肆平站。
    劉根來在邱車長、房有糧、李翠紅和方娟的目送中隨著客流走出了站台。
    出了火車站,劉根來就打開導航地圖,掃蕩了幾家國營供銷社。
    用大白兔奶糖開路,把幾個供銷社的瓜子、榛子、鬆子、山核桃和榛蘑幾乎全都掃蕩光了。
    齊大寶他們說的沒錯,東北的幹果還真不貴,也就幾分錢一斤,隻花了十幾塊錢,他的空間裏就有兩百多斤幹果。
    榛蘑稍微貴一點,但也就一毛來錢,劉根來同樣買了不少。
    這玩意兒燉雞可好吃了,小雞燉蘑菇裏的蘑菇最早指的就是榛蘑。
    除此之外,劉根來還買了一個爐子和幾節爐桶。
    他要在山裏過夜,沒爐子得凍死。
    買到了想要的東西,劉根來就沒在肆平城裏多待,開著挎鬥摩托出了城,直奔南邊的大山而去。
    挎鬥摩托放在空間裏的時候,剛剛熄火,發動機還熱著呢,放出來的時候,一腳就蹬開了。
    要是在外麵,就東北這溫度,光是蹬開摩托車就得累死他。
    挎鬥摩托雖然稀罕,但劉根來一身公安製服,就連棉大衣上也有標記,路上看到他的公安和巡邏隊不少,但沒誰攔下問他。
    望山跑死馬,南邊的大山藍天白雪的,看起來挺近,跑到山腳下卻足足用了一個多小時。
    山腳下散落著不少村莊,相隔都挺遠,不像四九城郊區那樣幾裏地就是個村,等到摩托車開著費勁的時候,劉根來直接收進了空間,都不用看周圍有沒有人。
    把腳下的皮鞋脫掉,丟進空間,又從空間裏拿出了一雙早就準備好的高幫棉鞋,墊上一雙李嬸兒和方娟給他做的鞋墊,穿上去跺了跺腳,還挺舒服的。
    山裏到處都是積雪,穿著皮鞋根本沒法走,凍腳隻是一方麵,關鍵是回往鞋裏灌雪,他可不想一邊走路,一邊還要分神用空間處理鞋裏的雪。
    辨了辨方向,劉根來沿著東南偏南一點的方向朝山裏走去。
    不進深山?
    他的目標就是深山。
    近山能有啥獵物,頂多能打幾頭野豬,還得是運氣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東北的老獵手也不少,比他經驗豐富的一抓一大把,他可不相信這幫人能讓近山周圍有太多野豬。
    劉根來從不妄自菲薄,但也不會瞧不起別人。
    算下來,留給他打獵的時間至少七八天,所以,一路上,劉根來走的很慢,沒急著往山裏趕,哪裏有順林,他就往哪兒走,目的隻有一個——收集枯木。
    他要造一座房子,就在空間裏放著,不管到哪兒,往外一拿,就能遮風擋雨。
    造房子對別人來說可能有點困難,對劉根來卻是再簡單不過了。
    他都不用自己動手,用意念在空間裏就能把房子造好。
    山林裏到處都是枯樹,劉根來都沒怎麽費勁,就收集夠了造房子的木頭。
    房頂和牆壁都用的雙層圓木,都是手臂粗細。
    這些木頭本來都是彎的,劉根來全部用空間弄直了,吸幹水分,一根挨一根,兩層木頭之間夾上了一層樹葉,不是稀鬆的那種,是用空間把一堆樹葉壓扁,類似三合板,結結實實,密不透風,重要的是還能保溫。
    門窗同樣是雙層,劉根來做的嚴絲合縫,為了保證視野,他在四麵牆上都留了一個窗戶,安上了兩層玻璃。
    地麵用的是木板,同樣是雙層的,處理的光滑順溜,可以直接光著腳在上麵走。
    劉根來還直接把爐子按了上去,怕爐桶穿過牆體的位置透風,劉根來還特意找了點黃泥裏外都封上。
    地板做的用心,劉根來都沒做床,最下麵鋪著熊皮,熊皮上再鋪著褥子,睡覺的時候往上一躺,肯定舒服。
    房子大部分都是榫卯結構,隻在一些關鍵位置用了他最早在供銷社買的那些鐵釘。
    至於斧頭、鋸子之類的東西,他根本就沒用上,隻需要意念一動,空間就給他全解決了。
    造房子足足用了他大半天,造好的時候,太陽已經偏西了。
    用了這麽長時間意念,劉根來也有點累了,找了個偏僻的地方,劉根來把房子放了出來。
    調整了幾下,找到了平衡,劉根來推門走了進去。
    房子裏的空間三米寬,五米長,兩米半高,很是寬敞,一進屋就是圓木的清香,聞著很舒服。
    劉根來脫下鞋,繞著房子走了一圈,從四個窗口觀察著外麵。
    “視野很好。”
    劉根來很滿意自己的勞動成果。
    這房子可比後世那些荒野求生者粗製濫造的木屋好多了。
    到這會兒,他的肚子也餓了,很快,他就用空間裏的炭火點著爐子,炒了兩個菜,坐在窗邊的飯桌旁,一邊吃著,一邊觀察著外麵。
    油煙?
    不存在的,他人就在屋子裏,隻要心念一動,炒菜的油煙就會被收進空間,丟在外頭。
    “這才叫享受荒野。”
    劉根來有點小滿足。
    填飽了肚子,劉根來出門把房子收進空間,繼續往深山裏走著。
    這會兒,天上開始飄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能見度越來越低,要是別人,即便是經驗最豐富的獵手,也不會選擇在這樣的天氣進山打獵。
    但雪再大對劉根來也沒啥影響,他甚至有了玩兒的心思。
    想起前世電視劇裏看到的抗聯戰士在林海雪原裏穿梭的畫麵,劉根來立馬用空間做了一副滑雪板,爬上了一個高坡,踩著滑雪板滑了下來。
    學這玩意的秘訣隻有一個——膽兒大。
    什麽會不會的,多甩幾個跟頭,啥都會了。
    沒用半小時,劉根來就學了個七七八八,雖然姿勢還有點別別扭扭,但至少已經能撐著雪橇杆往前滑了。
    有了雪橇,速度快了不少,可劉根來剛高興沒多久,就不得不把滑雪板收起來,繼續走路。
    不是山高路不平,而是剛下的新雪太鬆,一滑就陷下去了,滑雪比走路更費力。
    好在這場雪下了一個多小時就停了,多出來的積雪剛到腳脖子,並不怎麽太影響走路,要不,劉根來就得考慮換個地方進山了。
    下了這麽大的雪也不是沒好處,動物之前的腳印都被蓋住了,再出現的腳印都是剛走過的,順著腳印走,肯定能找到獵物。
    接連翻過了兩個山頭,天快黑的時候,劉根來在雪地上發現一片動物的腳印。
    劉根來精神一振,立刻順著腳印追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