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挖井

字數:4242   加入書籤

A+A-


    “你換不換?不換我就走了,沒時間跟你磨嘰。”劉根來拎起小袋子就走。
    “換換換。”老玻璃一把拉住他,重重歎了口氣,“做了一輩子買賣,頭一次吃這麽大虧。”
    劉根來才不管他吃沒吃虧,自己賺便宜就行了。
    “這也沒稱啊!”劉根來裝作為難的樣子,又看了一眼一旁的老侉子,“還有五斤呢,要不,你拿個東西換換?我也不占你便宜,跟老玻璃的東西差不多就行。”
    收拾了一個,還有一個呢!
    雙簧是倆人演的,酒肉也是進了兩個人的肚子,哪能光占老玻璃一個人的便宜,總得一碗水端平不是?
    “你小子可真夠狠的。”老侉子嘴角抽了抽,“等著。”
    轉身離開的時候,老侉子真想一去不回,狠狠心,不要那五斤米了,可他實在狠不下心。
    饑荒年,啥東西也不如吃的。
    古董又不能填飽肚子,還是先換點糧食,活下去再說吧!
    要是真餓死了,一屋子的收藏還不知道便宜誰呢!
    時間不長,老侉子也回來了,他拿的不是瓷器,而是一個黑乎乎的硯台。
    “這是啥玩意兒?”劉根來一臉的嫌棄。
    “不懂別亂說。”老侉子一臉的不舍,“看見上麵的紅絲沒有,這是青州的紅絲硯,四大名硯之一,也是乾隆年的老物件,一點也不比玻璃眼那件乾隆筆洗差。”
    “老侉子說的沒錯。”老玻璃在一旁附和著,“我是真沒想到,他能舍得把這方硯台拿出來。當年,我想用這個筆洗跟他換的時候,他說什麽也不願意。”
    “你倆還在這兒給我演雙簧呢?”劉根來撇撇嘴。
    老玻璃和老侉子正要說什麽,劉根來一擺手,“行了,不用說了,雙簧我也認,吃點虧就吃點虧吧!”
    他把那個小袋子往倆人麵前一丟,一手拿著硯台,一手拿著筆洗,溜溜達達的離開了。
    “這小子啥意思?”
    倆人對視一眼。
    老玻璃忽然回過神,“這小子肯定是看出咱倆前麵在給他演雙簧,故意回來算計咱倆呢!”
    “這個小混蛋,還真是一點虧也不吃啊!”老侉子一陣心疼,“我的紅絲硯啊!”
    “什麽小混蛋?這小子就是個毛兒都沒長齊的鐵公雞,以後就叫他鐵小雞!”老玻璃一陣咬牙切齒。
    ……
    回到大家姐睡到天亮,又在劉敏連訓帶罵中吃完早飯,劉根來回到了嶺前村。
    家裏一個人沒有,劉根來放下從空間裏拿出來的糧食和蔬菜,就去了村口小河邊。
    回村的路上,他就看到那邊聚了不少人,導航地圖上藍呼呼的一大片,看樣子,得有半個村子的人。
    幹嘛呢這是?
    劉根來邊走邊揣測著,到地兒一看,不由的樂了。
    程山川真辦事兒,他請的水利專家來了,已經勘察了好幾處地方,全村人都在熱火朝天的挖井。
    河床上,到處都是大坑,深的有四五米,淺的也有一兩米,方方正正,直上直下,都是被當成井來挖的,可惜,下麵都沒水。
    也不知道是村民自己挖的,還是水利專家來了以後挖的。
    嶺前村一共五個生產隊,一口井肯定不夠用,起碼也得一個生產隊一口,這麽幹的天,想挖五口水井可不容易。
    劉根來到的時候,五個生產隊的人都在忙活,劉根來沒管別人,先找到了劉栓柱。
    劉栓柱正在一隊挖的那口井邊往上拉著土。
    後世打井,用個鑽頭能鑽到地下幾十上百米,留個管子就能出水。
    現在打井,得靠人力挖。
    土軟用鐵鍁,土硬用鐵鎬,挖到石頭還得用雷管炸,挖出來的井方方正正,直上直下。
    等挖出水了,再用石頭回填,在中間留個井口。回填的石頭不光能過濾雜質,還能防止塌方。
    挖井的時候,在井口上用三根又粗又長的樹幹做個三角支架,吊上滑輪,把井下挖出來的土拉上來。
    劉栓柱幹的就是這活兒。
    這活兒看似輕鬆,實際最累,挖土累了還歇一會兒,拉土再累也得一口氣把土拉上來。要是拉到一半沒勁兒了,一筐土砸下去,搞不好是要死人的。
    當然,一個生產隊二三十號壯勞力,拉土的肯定不止劉栓柱一個人,但真正出大力的還是劉栓柱。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誰讓他能吃飽肚子?
    “大哥,大哥,你來了。”
    根喜根旺和一幫孩子都在旁邊玩著,見到劉根來,倆人隻是打了聲招呼,就繼續玩去了。
    這麽大的孩子就喜歡在這種工地上玩兒,大人的心思都在挖井上,誰也沒空管他們。
    劉根來不想煞風景,也沒搭理小哥倆,來到井邊,扶著三角架子往下看著。
    下麵三個人在幹活,已經挖下去六七米了,土倒是挺濕的,就是不見水。
    “我這兒沒事兒,看看你爺爺去。”
    劉栓柱指了指百十米外的一堆人,“你爺爺非要下井,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紀。”
    “我去看看。”劉根來笑了笑,“我媽哪兒去了?”
    “下地幹活呢!挖井也不能耽誤生產。”
    這會兒,滑輪上的繩子晃了一下,劉栓柱和兩個幫忙的一塊兒使勁兒,往上拉著繩子。
    劉根來看了一眼滑輪。
    怎麽就一個?
    兩個滑輪應該更省力吧!
    他前世上學的成績雖然不咋地,但也知道什麽是定滑輪,什麽是動滑輪——村裏人都是死腦筋,也不知道弄個滑輪組。
    再一想,劉根來又樂了。
    他有點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村裏人連飯都吃不飽,還滑輪組?有個滑輪就不錯了。
    沒一會兒,劉根來就來到了百十米外的井口,扶著三角架往下一看,果然看到了劉老頭。
    劉老頭倒是沒幹活,蹲在地上來回扒拉著土。
    好在井下地方大,足夠四五個人轉開身,多他一個閑人也不耽誤別人幹活,要不,怕是早就有人嫌棄了。
    “爺爺,你幹嘛呢?”劉根來喊了一聲。
    “喲,大孫子回來了。”劉老頭扶著井壁,仰脖看著,又衝劉根來招了招手,“下來幫我看看,我覺得這塊石頭下麵有水,他們都不信,不想往下挖了。”
    “你說的倒輕鬆,這塊石頭多大,炸都炸不開,下麵有水又能怎樣,誰還能把石頭拉上來?”旁邊一個正在挖土的中年人甕聲甕氣的說著。
    劉根來看了一會兒才認出來,周連安,五隊隊長。
    “我下去看看,你們幫我拉著繩子。”
    爺爺都喊他了,還是當著外人的麵,他肯定不能讓爺爺下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