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融入機械廠

字數:3922   加入書籤

A+A-


    看完後,他一連說了三個“好”字,笑容就沒有落下去過,“小楚,辛苦了。
    你說你們年輕人,怎麽有這麽多的奇思妙想呢?
    還有農具設計的出乎意料,確實比原來的好用數倍不止!”
    楚恬將有用的信息過濾出來,“奇思妙想”就是打聽她這些資料的由來。
    農具好用就是上級領導已經過目,給出的高度評價,隻是不知道這是縣裏領導還是機械口領導了。
    這些念頭隻是在心裏打了一個轉,她就笑著將早就想好的資料出處“和盤托出”,“廠長真是謬讚了。
    其實這些先進的技術標準理念,不是我提出來的,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結果。”
    “哦?這話怎麽講?”鄒廠長追問道。
    “我之前在京城上學的時候,非常喜歡跑市裏的圖書館,在那認識不少叔叔伯伯。
    他們就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觀點,將所有軸承、機械基礎件、工業件,進行統一研發製作,規範模具的工藝標準等觀點。”
    鄒廠長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沒想到早些年,國內就有這麽先進的理念了,何愁華國不興啊。
    楚恬頓了頓接著說,“以前都是大夥使用什麽,我就的各個單位就迎合他們生產什麽。
    沒有一個明確的工藝標準,就像是20噸的自卸車,它的零件成百上千。
    有的零件都是人工打磨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組裝好,就說實現了零的突破。
    等到了工業實驗的時候,就問題層出不窮,更不用說投入到實際生產中批量生產了。
    為什麽不能調過來,我們指定標準的生產工藝,統一各個類別型號呢?
    如果我們被混亂的市場牽著鼻子走,機械領域是走不遠的。
    就給下遊企業造成了不必要困難,所以需要規範這些零件的標準化,以及把控生產工藝質量。”
    鄒廠長越聽眼睛越亮,楚恬說的話就是現在機械領域的窘迫現狀!
    一口氣說了這麽多,停下來喝了口水,見廠長目光灼灼,她忙想了想,還有啥落下了的。
    “我聽到他們這麽具有前瞻性的話,感覺非常有道理,並深以為然。
    聽說我們國家的大化肥項目和部分電力項目,卻仍在實驗階段。
    就是因為好些基礎件不是批量生產,設計人員往往需要跋山涉水去尋找零件。
    或者自己手工製作,卻技術不達標。
    如果有一天工藝質量標準推廣開來,這些事情就會迎刃而解。”
    鄒廠長苦笑道:“那這不是我們一個小廠子,就能夠完成的千秋偉業,而是需要數以千計的廠子共進退,才能實現。
    或者國家有關部門挑大梁,才能進一步推展這項工作,或許有一天會實現……”
    楚恬隻是給自己的的資料過個明路,那麽深遠的國家內的技術統籌,就不是她能夠管的了。
    她隻是點點頭,“您說的對,我們的工作還任重而道遠。
    眼下我們要做的隻是提高生產質量,起碼為華國省些外匯,是我的當務之急。”
    鄒廠長臉上又了點笑模樣,這就說到了他的心坎裏。
    忙兌現之前的諾言,“小楚,三樣基本的農具已經製作完畢,正好廠裏的運輸車在家,一會讓司機給你送到大隊上去。
    剩下的開荒機器,需要等一些配件到位,才能繼續開展進一步工作。”
    “謝謝廠長,這可解決了我們大隊上的大問題了,真是再好不過了。”楚恬忙站起身來,微微給鄒廠長鞠了一躬。
    鄒廠長的笑容擴大,看到小楚的這個舉動,覺得她到底是個年輕人。
    也看得出來她是個實誠人,非常情緒謹慎。
    他整個人都放鬆下來,才有點將她看成自己人的意思。
    一個能為大隊上的社員著設計農具並落實的知識青年,這麽盡心盡力,算是很難能可貴了。
    他們廠子留下這樣的人才,算是撿著寶了。
    這小楚要不是下鄉的,就是在京城那樣的地界,也必定能夠混出一番天地。
    鄒廠長將秘書支出去後,對楚恬說,“小楚,縣裏領導已經首肯各個農具可以適量生產。
    填充一些各個公社的農具損壞的情況,咱們縣裏一共十多個公社。
    咱們的農具至少每樣還得生產1000多件,3種農具,就是3000多件。
    你是帶圖紙帶技術入職的,而且這些是你入職前發明創造。
    咱們廠雖然小,但也不會讓好小同誌吃誇。
    經過跟銷售科的同誌溝通,廠裏決定每賣給公社一把農具,就給你提成1毛錢。
    其他公社會限額采購,你們公社可以優先夠買。”
    楚恬當然沒有二話,本來以為這些圖紙能換些農具就不錯了。
    沒想到直接換了一個副科長的名頭,竟然給真金白銀的好處。
    沒想到鄒廠長這麽厚道,實得惠的好處擺在眼前,不要的是傻子,她自然得高興的應了下來。
    還得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黃幹事一聲,讓他心裏有個數。
    這是鄒廠長表示對自己的看重,她忙道謝,“太謝謝廠裏和廠長的厚愛了。
    我會繼續努力的,不斷完善工藝質量管理資料,也會繼續研發新型農業機器,讓生產力再創新高。”
    之後鄒廠長又召開了機械廠中層會議,他讓秘書知會王師傅、董師傅、孟師傅、程師傅、劉科長、銷售科長等,參加了臨時會議。
    進一步研討生產標準落實的可行性等。
    會議期間,楚恬對其他人提出的疑問進行了相應的解答。
    大家集思廣益,經過討論後,又刪減了部分內容,迸發出新的智慧火花。
    打算先在一個車間進行試運行、試管理,對員工進行更為精確的培訓等。
    正當這些領導頭疼誰來掌握所有的條條框框,並作為首個全麵學習,最後將其轉換成培訓知識呈現,而撓頭的時候。
    楚推提名了將孫楊,他是大學生,對學習新的行業標準更是駕輕就熟,他為人一板一眼更具鑽研精神。
    她覺得由他來實際指導工廠實際操作,能夠更好的推行下去。
    喜歡暴富囤貨,舉報大伯一家被爆寵請大家收藏:()暴富囤貨,舉報大伯一家被爆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