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雷氏斫琴技藝,並未失傳!

字數:5316   加入書籤

A+A-


    陸小瑜站在古樸典雅的七弦古琴前,一雙清澈的大眼睛閃爍著光芒,稚嫩的聲音卻沉穩有力。
    “七弦古琴這個名字,可以追溯到周文王和周武王時期。那時的古琴,最初隻有五根弦,象征著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蘊含著天地萬物的奧秘。”
    她輕輕撫摸著琴弦,繼續娓娓道來:
    “據傳,周文王因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悲痛萬分,在古琴上增加了一根弦;後來武王伐紂,為了鼓舞士氣,又添了一根弦。至此,七弦古琴誕生,又稱為‘文武七弦琴’,承載著先人的情感與壯誌。”
    一旁的羅曼聽得入神,偶爾露出困惑的神情。
    每當這時,陸小瑜就會用流利的英語,耐心地解釋那些晦澀的曆史典故和文化內涵。
    羅曼的表情不斷變化,時而皺眉思索,時而恍然大悟,眼神中逐漸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對古琴曆史的尊敬,以及對這個小女孩的敬佩。
    隨著陸小瑜生動的講解,越來越多的遊客被吸引過來,將她團團圍住。
    從最初隻對著羅曼一人講解,到現在麵對眾多好奇的麵孔,陸小瑜不僅沒有絲毫怯場,反而更加神采飛揚。
    她逐一指著琴弦,親自撥弄演示,詳細講解每一根琴弦發出的獨特聲音,時而如潺潺流水,時而似萬馬奔騰。
    人群中不時傳來陣陣掌聲和驚呼聲,驚歎於這個九歲女孩的博學多才。
    “怎麽樣?我這個老師合格吧!”
    陸辰高興地挺起胸膛,指著陸小瑜。
    陳歌謠也難掩喜悅之色。
    這真的是她的女兒嗎?竟然如此優秀!
    那侃侃而談的樣子,那流利的英文口語,還有那對古琴的知識儲備。
    雖然嘴上不說,陳歌謠是真心認可了陸辰的成績。
    “啵~”
    陳歌謠在陸辰的臉頰上親了一口,轉頭就紅了臉龐。
    羅曼低頭看著手中已經記滿好幾頁的本子,仍覺得遠遠不夠,他忍不住讚歎道:
    “小朋友,你簡直太了不起了!你是怎麽知道這些的?”
    陸小瑜驕傲地指向人群中的陸辰,大聲說道:“這些都是我粑粑教給我的,他可厲害了呢!他就是我的粑粑!”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陸辰身上。
    外國遊客們紛紛露出驚喜的表情,沒想到這個小女孩的父親如此帥氣!
    而國內的遊客則驚呼起來:
    “這不是陸大神嗎?”
    “我居然現在才認出來!連陸小瑜都沒認出來?”
    “還有咱們的歌謠天後!國民一家都在這兒了!”
    陳歌謠挽著陸辰的胳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向眾人熱情地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陳歌謠,今天我們家都會有精彩的表演,希望大家能來捧場!”
    現場頓時響起一片熱烈的歡呼聲。
    熱鬧的場景很快吸引了天上無人機的注意。
    這些無人機不僅負責拍攝,還進行著現場直播,讓全國觀眾都能一同感受這場文化盛會的魅力。
    直播間裏,彈幕飛速滾動:
    【陸大神教女有方啊!我們瑜瑜也太聰明了!】
    【好想知道陸大神是怎麽教育孩子的,我也要把我兒子送過去學習!】
    【可惜我離得太遠了,真想親自去參加國際周啊!!】
    陸辰走到七弦古琴旁,目光專注地仔細打量著。
    他深邃的眼神仿佛能穿透時光,看到這把古琴背後的歲月滄桑。
    周圍的人見他如此出神,紛紛好奇地問道:
    “陸大神,這把古琴有什麽特別之處嗎?”
    “陸大神,給我們講講唄!”
    陸辰微微點頭,指著古琴朗聲道:
    “這把古琴的確不簡單!大家看,琴身花紋雕刻細膩,如臥龍靜伏,每一道紋路都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琴身長三尺六寸五……”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周圍好奇的麵孔。
    “有誰知道,這三尺六寸五,有什麽考究?”
    眾人麵麵相覷,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這樣的尺寸,是不是更方便彈奏?”
    陸辰輕輕搖頭。
    “這個尺寸製作起來很困難?”
    陸辰再次搖頭。
    就在大家絞盡腦汁時,人群中一位身穿新式唐裝的中年人眼睛一亮,激動地說道:
    “周天之數,是不是周天之術!”
    陸辰向中年人豎起大拇指,讚許道:
    “老哥果然博學!正是周天之術。剛剛小瑜說過,七弦古琴一開始是五根弦,象征著天地形成的五種基本元素,而這三尺六寸五的琴身長度,正是製琴師的匠心之作,暗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周天之數。”
    他繼續介紹:
    “通體髹以朱砂調就的栗殼色大漆,這種漆色工藝,不僅保證了琴身曆經百年而不被磋磨,反而更顯琥珀般透光著色。隻可惜,這樣的工藝,傳至今日,近乎失傳啊!”
    “近乎失傳” 四個字一出口,現場頓時陷入一片沉默,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直播間的觀眾們也紛紛刷起彈幕,滿是惋惜和痛心:
    【多好的工藝啊!這可是我們華夏文明的瑰寶!】
    【這些傳統技藝真的不應該失傳啊!】
    【我們的傳統文化,必須得到重視和傳承!】
    羅曼一邊快速地記錄著,一邊用手機錄音,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陸辰看著古琴,心中感慨萬千。
    琴麵上龍紋蛇腹般的裂紋,如春冰初裂,寒蕊點雪,每一道痕跡都彰顯著製琴師的高超技藝與匠心獨到。
    “這上麵刻的是什麽圖案?不像蛇,也不像是龍。”
    有人疑惑地問道。
    陸辰湊近仔細觀看,解釋道:“這個部分名為琴額,上麵所刻的正是雙螭銜芝。”
    “螭,是一種沒有角的龍,常出現於器物和建築物上,寓意吉祥與守護。”
    他又指著琴身一處,說道:“大家看這裏。”
    有人湊上前去,看著上麵的小篆字體,不確定地說:“雷氏聽琴?”
    陸辰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惋惜。
    “是雷氏斫琴。雷氏斫琴,起源於唐朝,三代九位斫琴師,分別名為雷紹、雷震、雷霄、雷威、雷文、雷儼、雷玨、雷會、雷迅。”
    “他們技藝精湛,所製之琴堪稱絕世珍品。隻可惜,時至今日,雷氏斫琴已經失傳了。”
    “失傳” 二字,又如同一記重錘,敲在每個人的心上,現場彌漫著濃濃的遺憾之色。
    “並沒有!”
    一道蒼勁有力的聲音突然響起。
    隻見一位白眉醒目、氣質矍鑠的老者,帶著一位魁梧英氣的青年和一位意氣風發的少年,大步走來。
    老者走到陸辰麵前,鄭重地行了一個唐禮,說道:
    “這位先生,難得還有人能夠如此了解我們雷氏斫琴。實則雷氏斫琴技藝,並未失傳!”
    說罷,他一揮手,青年和少年也一同向陸辰行禮。
    老者環顧四周,聲音洪亮地說道:
    “這把琴,正是我們雷氏斫琴的代表之作。我們定會承祖先之誌,將雷氏斫琴技藝發揚光大,讓更多人領略中華古琴之美!”
    眾人的目光紛紛從陸辰一家轉移到雷氏一家身上,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陸辰與陳歌謠相視一笑,牽著手悄悄擠出人群。
    剛離開人群,他們就遇到了老熟人鍾良。
    “這麽巧,你身體好轉了?”
    隻見鍾良一臉焦急,氣喘籲籲地說:
    “哪有這麽巧,我是專門趕來找你們的!節目有變,我跟歌謠天後的合唱被安排在了第二場,咱們得趕緊去準備了!”
    喜歡女兒,你媽不在咱爺倆甜蜜雙排吧請大家收藏:()女兒,你媽不在咱爺倆甜蜜雙排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