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濟公巧治貪心縣令
字數:2258 加入書籤
南宋年間,在江南的一座小縣城裏,新上任了一位縣令,名叫趙德財。這趙德財表麵上一本正經,滿口仁義道德,實則是個貪得無厭、心狠手辣的家夥。他上任不久,便想盡辦法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們被他壓榨得苦不堪言。
這一年,縣城遭遇了罕見的旱災,田地幹裂,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眼巴巴地盼著縣令能開倉放糧,救大家於水火之中。可趙德財卻把糧倉的鑰匙捂得緊緊的,還放出話來,說開倉放糧要等朝廷的批文,可這批文遲遲不見蹤影。百姓們沒了糧食,隻能啃樹皮、吃草根,餓得麵黃肌瘦,不少人甚至餓死在了路邊。
這一日,濟公雲遊到了這座縣城。他見縣城裏一片死氣沉沉,百姓們個個骨瘦如柴、唉聲歎氣,心中便明白了七八分。濟公搖著破蒲扇,在街上四處打聽情況。當他得知是縣令趙德財作惡時,決定好好整治一下這個貪心的家夥。
濟公先是在縣城的集市上支起了一口大鍋,然後開始熬煮一種散發著奇異香氣的湯藥。百姓們聞著香味圍了過來,好奇地問:“聖僧,您熬的這是什麽藥啊?能治我們的餓病嗎?”濟公笑著說:“鄉親們,這不是治餓病的藥,但喝了它,能讓大家有力氣去跟那貪心的縣令討個說法。”
百姓們半信半疑,但還是紛紛接過濟公遞來的湯藥喝了下去。說來也怪,喝完湯藥後,大家頓時覺得精神一振,身上也有了力氣。
濟公帶著百姓們浩浩蕩蕩地來到了縣衙門口。趙德財正坐在大堂上,翹著二郎腿,喝著香茶,聽到外麵吵吵嚷嚷的,便派衙役出去查看。衙役回來稟報說:“大人,是一群百姓和一個瘋和尚在門外鬧事。”
趙德財一聽,頓時火冒三丈,他帶著一幫衙役氣勢洶洶地走了出來。他指著濟公的鼻子罵道:“瘋和尚,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帶著這些刁民來縣衙鬧事!你可知這是死罪?”
濟公卻不慌不忙,笑嘻嘻地說:“縣令大人,您別生氣嘛。老衲今日帶著鄉親們來,是想跟您商量個事兒。您看這大旱之年,百姓們都快餓死了,您就把糧倉打開,放點糧食救救大家吧。”
趙德財冷笑一聲,說:“哼,開倉放糧?哪有那麽容易!朝廷的批文還沒下來,本官可不敢擅自做主。再說了,這些刁民平日裏就不守規矩,誰知道他們拿了糧食會不會惹出什麽亂子來。”
濟公聽後,眼睛一轉,說:“大人,您要是擔心這個,老衲有個辦法。您讓鄉親們排好隊,一個一個地領糧食,而且領糧食的時候都要對著糧倉磕三個響頭,感謝大人的恩德。這樣既體現了您的仁慈,又能讓百姓們知道感恩,豈不是兩全其美?”
趙德財一聽,覺得這個主意還不錯,既能顯得自己仁慈,又能讓百姓們對自己感恩戴德。於是,他便點頭答應了。
濟公讓百姓們排好隊,然後自己走到糧倉前,口中念念有詞。突然,糧倉的門“吱呀”一聲自動打開了,裏麵的糧食像潮水一般湧了出來,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百姓們見狀,紛紛歡呼起來,開始有序地領取糧食。
趙德財看著眼前的景象,眼睛都直了。他心想:這麽多糧食,要是能都變成自己的,那該多好啊!於是,他趁著濟公和百姓們不注意,偷偷地往自己的口袋裏裝糧食。
可他剛裝了沒幾把,就發現自己的手怎麽也拿不出來了,好像被什麽東西粘住了一樣。他用力一扯,卻疼得“哎喲”一聲叫了出來。原來,他的手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緊緊地粘在了口袋上,越用力扯就越疼。
趙德財嚇得臉色蒼白,他大聲呼救:“快來人啊!救救本官!”濟公聽到他的呼救聲,慢悠悠地走了過來,笑著說:“大人,您這是怎麽啦?是不是太貪心了,連手都舍不得離開這些糧食啦?”
趙德財這才明白是濟公在捉弄他,他連忙跪地求饒:“聖僧饒命啊!我知道錯了,我再也不敢貪心了,求您放過我吧!”
濟公說:“放過你可以,但你要把貪汙的銀子都拿出來,救濟百姓,還要開倉放糧,直到這場旱災過去。而且,你以後要做個清正廉潔的好官,要是再敢貪贓枉法,老衲可不會輕饒你!”
趙德財哪敢不從,連忙點頭答應。他讓衙役們把自己貪汙的銀子都抬了出來,又下令開倉放糧,一直放到旱災結束。
從那以後,趙德財真的改過自新了。他不再貪贓枉法,而是盡心盡力地為百姓辦事,縣城也漸漸恢複了往日的生機。而濟公呢,在看到百姓們過上了安穩的日子後,又搖著他的破蒲扇,哼著小曲兒,雲遊他方去了。
喜歡佛魔道皆是我濟癲請大家收藏:()佛魔道皆是我濟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