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濟公巧解鄰裏怨
字數:1775 加入書籤
在南宋的江南水鄉,有個名叫柳溪鎮的地方。鎮裏住著兩戶人家,一戶姓張,一戶姓李,兩家人是鄰居,平日裏抬頭不見低頭見。
張家的兒子張虎,生得五大三粗,性子直爽但有些魯莽;李家的女兒李秀,模樣俊俏,心思細膩卻也有些倔強。兩家原本關係還算和睦,可最近卻因為一塊宅基地鬧得不可開交。
原來,張家和李家之間有一塊空地,多年來一直閑置著。前些日子,張家打算在這塊地上蓋個牲口棚,方便養些家畜。可李家卻認為這塊地有部分是自家的祖產,堅決不同意張家動工。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矛盾逐漸升級,從最初的爭吵發展到了肢體衝突,兩家人也因此結下了仇怨。
這一日,濟公搖著破蒲扇,哼著不成調的小曲來到了柳溪鎮。他見鎮上氣氛有些緊張,便向路人打聽緣由。路人將張家和李家的糾紛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濟公。濟公聽後,心中有了主意,決定去化解這場鄰裏之爭。
濟公先來到了張家。張虎正坐在院子裏生悶氣,見濟公這副瘋癲模樣,沒好氣地說:“哪來的瘋和尚,到我家來幹啥?”濟公笑著回答:“張施主,莫要動怒。我聽說你家和李家有些誤會,特來幫你們化解化解。”張虎哼了一聲,說:“這李家太不講理,那塊地明明就該歸我家,他們卻硬要爭。”濟公說:“張施主,莫要著急,這事情啊,得慢慢說。”
接著,濟公又來到李家。李秀和父母正滿臉愁容地坐在屋裏。李秀見濟公進來,警惕地問:“你這和尚來我家做什麽?”濟公依舊笑眯眯地說:“姑娘,我是來幫你們解決和張家之間的矛盾的。”李秀沒好氣地說:“他們張家欺人太甚,有什麽好解決的。”濟公說:“姑娘,冤家宜解不宜結,咱們把事情弄清楚,說不定能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濟公將兩家人叫到了一起,讓他們各自陳述自己的理由。張家說那塊地他們家祖上就一直在使用,隻是沒有明確的界限;李家則拿出了一本破舊的族譜,說族譜上記載著那塊地有部分是他們家的祖產。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濟公聽著聽著,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兩家人都被他笑得莫名其妙,停止了爭吵,疑惑地看著他。濟公說:“你們看,為了這一塊小小的地,兩家人鬧得不可開交,值得嗎?其實啊,這地歸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鄰裏之間的和睦。”
說著,濟公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起來。他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將那塊宅基地圈在裏麵,然後說:“你們看,這圓圈就像咱們柳溪鎮,兩家人就像這圓圈裏的兩個點。如果這兩個點互相爭鬥,這圓圈就不完整了;要是這兩個點能和睦相處,這圓圈不就更加和諧了嗎?”
兩家人聽了濟公的話,都低下了頭,心中有些愧疚。濟公接著說:“我看這樣吧,這塊地呢,你們兩家可以一起用。張家可以蓋牲口棚,但也要給李家留出一條通道,方便他們以後若有需要也能使用這塊地。大家互相體諒,互相幫助,豈不是更好?”
張虎和李秀聽了濟公的建議,都覺得很有道理。張虎率先開口說:“李姑娘,之前是我太衝動了,不該和你們爭這塊地。就按濟公說的辦吧。”李秀也紅著臉說:“張大哥,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以後咱們兩家還是好鄰居。”
就這樣,在濟公的調解下,張家和李家化解了矛盾,重歸於好。兩家人還一起動手,在宅基地上蓋起了一個漂亮的牲口棚,周圍種上了花草樹木,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而濟公呢,看著兩家人和睦相處,滿意地笑了笑,搖著破蒲扇,哼著小曲,又踏上了雲遊之路,繼續他的濟世救人之舉。
喜歡佛魔道皆是我濟癲請大家收藏:()佛魔道皆是我濟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