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濟公戲懲貪縣令
字數:1945 加入書籤
南宋年間,青陽縣新上任了一位縣令,名叫錢滿貫。這錢縣令本就是個貪財好色之徒,一到任便想方設法搜刮民脂民膏。他巧立名目,增設各種苛捐雜稅,什麽“過路費”“開門稅”,連百姓家中養的雞鴨下蛋都要交“蛋稅”。百姓們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一日,濟公搖著那把破蒲扇,哼著“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的小曲兒,晃晃悠悠地來到了青陽縣。他剛進城,就看到百姓們一個個愁眉苦臉,唉聲歎氣。濟公心中好奇,便拉住一位老漢詢問。老漢長歎一聲,將錢縣令的惡行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濟公聽後,眉頭一皺,心中暗道:“這等貪官,若不懲治,百姓何日能安生!”於是,他決定想個法子好好教訓一下這個錢縣令。
濟公打聽到錢縣令特別迷信風水,正四處尋找風水寶地,想為自己修建一座豪華的陵墓,以求死後也能享受榮華富貴。濟公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施展神通,化作一個仙風道骨的道士模樣,手持拂塵,來到縣衙門口。
濟公故意在縣衙門口大聲念叨:“天降祥瑞,寶地現世。此乃風水絕佳之地,若得此地,子孫後代必能飛黃騰達,福澤綿延。”
守門的衙役聽到濟公的話,趕忙進去稟報錢縣令。錢縣令一聽有風水寶地,眼睛都直了,連忙親自出來迎接。他看到濟公所化的道士,滿臉堆笑地說:“道長,您方才所說風水寶地,究竟在何處啊?”
濟公故作神秘地說:“此乃天機,不可輕易泄露。不過看大人您麵相富貴,與這寶地有緣,貧道便破例告知。這寶地就在城外十裏處的那座荒山上。”
錢縣令一聽,喜出望外,立刻帶著一群衙役,跟著濟公來到了那座荒山。濟公指著荒山上一處地方,說:“大人請看,此處便是風水眼所在。若在此處修建陵墓,定能保大人家族世代昌盛。”
錢縣令圍著那塊地方轉了幾圈,越看越覺得滿意。他當即下令,讓衙役們開始動工修建陵墓。
然而,這荒山本就是百姓們放牧、砍柴的地方,錢縣令這一動工,可就占了百姓們的地。百姓們敢怒不敢言,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地被霸占。
濟公看著錢縣令那得意忘形的樣子,心中暗笑。他又施展神通,在陵墓的地下埋下了一些機關。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這些機關就會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音,有時是鬼哭狼嚎,有時是金屬碰撞聲,嚇得錢縣令和他的家眷們整夜整夜睡不著覺。
錢縣令以為是自己作惡多端,惹怒了神靈,心中十分害怕。他趕忙請來城裏的道士和尚做法事,想要驅邪避災。可這些道士和尚哪裏是濟公的對手,他們的法事做了好幾天,一點效果都沒有。
濟公覺得時機差不多了,便又化作一個雲遊四方的和尚,來到縣衙。他找到錢縣令,一本正經地說:“大人,貧僧夜觀天象,發現這陵墓的風水出了問題。若不及時解決,不僅大人的家族會遭殃,整個青陽縣的百姓也會跟著遭殃。”
錢縣令一聽,嚇得臉色蒼白,連忙問道:“大師,這可如何是好?您一定要救救我啊!”
濟公故作沉思狀,說:“要解決此事,也不難。大人需將之前搜刮來的不義之財,全部拿出來分給百姓,並且取消那些苛捐雜稅,為百姓做些善事,以彌補自己的過錯。隻有這樣,才能得到神靈的寬恕。”
錢縣令雖然心疼那些錢財,但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官位,隻好咬著牙答應下來。他立刻下令,打開府庫,將金銀財寶都搬了出來,分發給百姓。同時,他還張貼告示,取消了所有的苛捐雜稅。
百姓們看到錢縣令終於有所收斂,都歡呼雀躍,對濟公感恩戴德。而濟公呢,又搖著他的破蒲扇,哼著小曲兒,悄悄地離開了青陽縣,繼續他的雲遊之旅,隻留下一個懲惡揚善的傳說在民間流傳。
喜歡佛魔道皆是我濟癲請大家收藏:()佛魔道皆是我濟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