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濟公巧化僧俗恩怨
字數:2064 加入書籤
在南宋的靈隱寺附近,有個名叫清溪的小鎮。鎮上有一家遠近聞名的綢緞莊,莊主姓李,為人豪爽仗義,在鎮上口碑極佳。李莊主一心向佛,常去靈隱寺布施香火,與寺中的僧人關係十分融洽。
然而,綢緞莊裏有個叫趙三的夥計,卻是個心胸狹隘、愛搬弄是非之人。他見李莊主與靈隱寺的僧人走得近,心中便生出了不滿。原來,趙三曾與靈隱寺的一個小沙彌有過口角之爭,從此便對寺中的僧人懷恨在心,總想著找機會報複。
一日,趙三在綢緞莊裏故意弄壞了一匹昂貴的綢緞,卻謊稱是靈隱寺的僧人來化緣時,不小心碰倒東西所致。李莊主起初並不相信,但趙三說得有鼻子有眼,還找來了幾個平日裏與他關係好的夥計作證。李莊主心中雖有些疑惑,但為了平息事端,還是決定去靈隱寺討個說法。
當李莊主帶著一肚子怒火來到靈隱寺時,寺中的僧人們都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眼看著一場僧俗之間的衝突就要爆發,濟公搖著那把破扇,哼著小曲,慢悠悠地走了過來。
濟公看了看滿臉怒氣的李莊主,又看了看一臉委屈的僧人們,心中已然明白了幾分。他雙手合十,笑著說道:“各位施主,莫要著急,且聽貧僧說上幾句。”
李莊主見是濟公,連忙說道:“濟公大師,你可要為我們做主啊。我們綢緞莊好好的綢緞,被你們寺裏的僧人弄壞了,這損失可怎麽算啊?”
濟公卻不慌不忙地說:“李莊主,你先消消氣。這事兒啊,貧僧覺得其中必有誤會。不如這樣,咱們先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說。”
於是,濟公把李莊主和寺中的方丈都請到了禪房裏,還讓人泡上了香茶。在禪房中,濟公先是給李莊主和方丈講了一個小故事。他說,從前有兩個鄰居,一家種瓜,一家種豆。有一天,種瓜的人發現自己的瓜被踩壞了幾個,便以為是種豆的人故意為之,於是兩家大吵了一架。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野兔在夜裏跑過,不小心踩壞了瓜。
講完故事,濟公看著李莊主和方丈說:“你們看,這世間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因為一時衝動和誤會才引起的。就像這綢緞莊的事兒,說不定也是另有隱情呢。”
李莊主聽了濟公的話,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濟公接著說:“李莊主,你一向是個明事理的人,不妨再仔細想想,這綢緞莊裏的人,有沒有可能為了自己的私利,故意編造謊言呢?”
李莊主聽了濟公的提醒,心中一動,開始回憶起事情的經過。而此時,濟公又悄悄施展神通,讓趙三在睡夢中說出了真相。原來,趙三為了報複僧人,故意弄壞綢緞,還編造了謊言來陷害他們。
第二天一早,趙三醒來後,隻覺得腦袋昏昏沉沉,好像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而李莊主已經從其他夥計那裏得知了真相,他氣得滿臉通紅,立刻把趙三叫到了跟前。
趙三見事情敗露,嚇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求饒:“莊主,我知道錯了,我不該為了自己的私利,編造謊言陷害僧人們,求您饒了我這一次吧。”
李莊主怒氣衝衝地說:“你這心胸狹隘之人,差點讓我與靈隱寺的僧人們結下大仇。看在你平日裏也有些功勞的份上,我就饒你這一次,但你必須去靈隱寺向僧人們賠禮道歉。”
趙三不敢違抗,隻好乖乖地跟著李莊主來到了靈隱寺。在濟公的見證下,趙三向僧人們賠禮道歉,僧人們見他態度誠懇,也原諒了他。
經過這件事,李莊主對濟公更加敬佩,他感慨地說:“濟公大師,你真是神通廣大,又明察秋毫,要不是你,我們僧俗之間恐怕就要結下大怨了。”
濟公笑著擺了擺手,說:“李莊主,這都是貧僧應該做的。世間本無大事,隻要大家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計較,就能化幹戈為玉帛。”
從此,靈隱寺與清溪鎮的百姓們關係更加融洽,而濟公也繼續搖著他的破扇,在世間雲遊,用他的智慧和神通,化解著一個又一個的矛盾與紛爭。
喜歡佛魔道皆是我濟癲請大家收藏:()佛魔道皆是我濟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