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濟公智破妖狐誣陷案
字數:2080 加入書籤
南宋年間,靈溪鎮是個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地方。鎮上有個富戶,姓陳,家財萬貫,為人卻頗為吝嗇,時常克扣長工工錢,還時常仗勢欺壓鄰裏,百姓們對他敢怒不敢言。
這日,陳家發生了一件離奇之事。陳家大小姐陳婉兒,生得如花似玉,性格溫柔善良,平日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可一夜之間,她卻突然變得瘋瘋癲癲,口中胡言亂語,一會兒說自己被妖怪附身,一會兒又哭喊著說有人要害她。
陳老爺心急如焚,趕忙請來鎮上的郎中。郎中們看了個遍,卻都查不出病因,紛紛搖頭離去。陳老爺又花重金請來了一位雲遊道士。那道士在陳家轉了一圈,煞有介事地說:“陳老爺,令愛這是被妖狐附身了。這妖狐道行高深,若不盡快除掉,不僅令愛性命難保,整個陳家也將大禍臨頭啊。”
陳老爺一聽,嚇得臉色蒼白,連忙問道:“道長,那該如何是好?”道士捋了捋胡須,說道:“需用純陽之血畫出符咒,再配合貧道的法術,方能驅除妖狐。不過,這純陽之血需是童男之身,且要心懷正義之人。貧道觀鎮上有個名叫阿牛的樵夫,他自幼喪父喪母,靠砍柴為生,為人憨厚老實,心地善良,他的血最為合適。”
陳老爺立刻派人將阿牛抓來。阿牛一臉茫然,不知自己犯了何事。陳老爺惡狠狠地說:“你這小子,竟敢招來妖狐害我女兒,今日若不把你的血用來驅妖,我陳家絕不饒你。”阿牛嚇得跪地求饒:“陳老爺,我從未做過這等傷天害理之事,求您明察啊。”可陳老爺哪裏肯聽,隻催著道士趕緊動手。
就在道士準備動手取血之時,濟公搖著破蒲扇,哼著小曲兒,晃晃悠悠地走進了陳家。他看了看瘋癲的陳婉兒,又瞧了瞧一臉慌張的阿牛,心中便明白了七八分。
濟公笑著對道士說:“道長,你這驅妖的法子倒是新鮮,不過貧僧看著怎麽像是騙人的把戲呢?”道士臉色一變,怒道:“你這瘋和尚,休要在此胡言亂語,壞了貧道的大事。這妖狐附身之事,千真萬確,你若不信,可別怪它日後找你麻煩。”
濟公卻不以為然,他走到陳婉兒身邊,仔細觀察了一番,突然大聲說道:“好個妖狐,竟敢在此裝神弄鬼,陷害無辜。還不快快現出原形!”說罷,濟公從懷中掏出一顆佛珠,朝著陳婉兒彈去。佛珠打在陳婉兒身上,隻聽“哎呀”一聲,從陳婉兒口中冒出一股青煙,青煙散去,現出一隻妖狐的模樣。
原來,這妖狐一直覬覦陳家的財產,得知陳老爺為人吝嗇、欺壓百姓,便心生一計。它化作人形,趁夜潛入陳家,附身在陳婉兒身上,裝作瘋癲,又故意引導道士說阿牛是純陽之血的主人,想借陳老爺之手除掉阿牛,然後再尋機謀取陳家財產。
妖狐見自己的陰謀被識破,惱羞成怒,朝著濟公撲了過來。濟公不慌不忙,口中念念有詞,手中的破蒲扇輕輕一揮,一道金光閃過,妖狐被扇得倒飛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妖狐掙紮著爬起來,還想再戰,濟公卻笑著說:“你這孽畜,還不知悔改。今日貧僧就饒你一命,若你以後再敢為非作歹,定不輕饒。”說罷,濟公又念了幾句咒語,妖狐身上冒出一陣白煙,化作一隻普通狐狸,灰溜溜地逃走了。
陳婉兒此時也恢複了正常,她看著眼前的一切,一臉驚恐。陳老爺見女兒沒事了,又羞又愧,他連忙走到阿牛麵前,賠禮道歉:“阿牛,是我錯怪你了,還望你大人有大量,不要與我計較。”阿牛憨厚地笑了笑,說:“陳老爺,隻要小姐沒事就好,我不會怪您的。”
濟公看著這一幕,點了點頭,對陳老爺說:“陳施主,你平日裏作惡多端,才引來這妖狐覬覦。今日雖躲過一劫,但若不思悔改,日後必有大禍。望你以後多行善事,積德行善,方能保你家宅平安。”
陳老爺連連點頭,說:“大師教訓得是,我以後一定痛改前非,多做好事。”
從那以後,陳老爺真的變了個人似的,他不再克扣長工工錢,還時常接濟鎮上的窮苦百姓。而阿牛,也因為這場遭遇,得到了陳老爺的賞識,在陳家謀了一份差事,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濟公看著靈溪鎮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與祥和,滿意地搖著蒲扇,哼著小曲兒,繼續踏上了雲遊四方的道路。
喜歡佛魔道皆是我濟癲請大家收藏:()佛魔道皆是我濟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