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熱幹麵連鎖的資本局

字數:2380   加入書籤

A+A-


    漢口江灘的晨霧還未散盡,雷宜雨指間夾著那張印有數字人民幣試點遴選通知的傳真紙,油墨的潮氣混著江風黏在皮膚上。昨夜深交所的鍾聲猶在耳畔,鍍金紐扣墜入焚化爐的餘燼卻已冷卻。他撚了撚眉心,將傳真對折塞進西裝內袋——眼下有更迫近的戰場。
    “雷總,愛多vcd召回公告剛發,漢正街商戶就開始囤積芯片。”薑敏踩著高跟鞋疾步而來,手裏攥著今早的《長江日報》,頭版赫然是周家代工廠查封的新聞,“但有個新麻煩。”她翻開第三版,豆腐塊大小的報道寫著“熱幹麵老字號‘蔡林記’股權糾紛”。
    雷宜雨目光在“糧票抵現”“職工持股”幾個詞上頓了片刻。去年用糧票換手機的營銷戰還曆曆在目,如今這張泛黃的紙片竟又成了鑰匙。他忽然輕笑一聲:“周家倒台,倒把蒼蠅引到麵碗裏了。”
    武昌民主路的老茶館裏,徐蔚正用筷子攪著碗裏結坨的麵條。對麵坐著“蔡林記”老師傅的兒子蔡國棟,這個四十歲的漢子把搪瓷缸往桌上一砸:“省飲食集團要占51股,說我們職工持股是‘國有資產流失’!”
    “您家這芝麻醬配方,九三年就注冊了商標。”徐蔚從公文包抽出份文件,“但糧票換股權的協議……”她指尖點在一處泛黃的指印上,“當年區商業局批文寫著‘自願置換’,現在翻舊賬,怕是有人盯上您家沿江那六間門麵。”
    蔡國棟臉色驟變。那些門麵底下是解放前銀莊的地窖,去年雷宜雨幫他改造成冷鏈倉庫時,還笑稱“比銀行金庫結實”。
    窗外忽然傳來卡車轟鳴,兩人探頭望去,三輛印著“國營江城糧油”的卡車正往民主路搬貨。徐蔚眯起眼——車身上新噴的“熱幹麵連鎖工程”字樣,墨跡還沒幹透。
    漢口沿江大道的長江實業會議室,程硯舟把一摞賬本推到雷宜雨麵前:“查清了,省飲食集團背後是原周家二掌櫃。”他翻開標紅的一頁,“用周家走私案的罰沒款成立‘江城早餐振興基金’,專收老字號股權。”
    雷宜雨用鋼筆尾端輕敲著賬本上“糧票折現率13.5”的數字。九四年國企改製時,他幫武鋼用糧票抵過下崗補償,比市價高出兩成。現在對方如法炮製,分明是要逼蔡林記就範。
    “讓杜青山去趟檔案館。”他忽然起身,“查九二年商業部那份《票證作廢及置換辦法》的原始簽批稿。”
    玻璃窗映出他嘴角的冷笑。當年參與製定政策的財z部老陳,如今正是數字人民幣試點評審組組長。
    傍晚的漢正街飄起麻油香,蔡國棟蹲在自家後廚,看雷宜雨用銅勺舀起一勺芝麻醬。“七成襄樊黃芝麻,三成河南白芝麻。”雷宜雨對著光看醬料拉絲,“摻花生醬的配方,可騙不過防汛指揮部那幫老饕。”
    蔡國棟瞳孔一縮。去年長江洪峰時,雷宜雨曾包下蔡林記三個月產能給抗汛隊伍供餐,當時後勤處長誇讚“比國營食堂地道”的話,竟被錄進防汛簡報裏。
    “明天開始,所有門店掛‘抗汛保障指定單位’銅牌。”雷宜雨掏出一張泛黃的糧票拍在案板上,“用這個抵現的顧客,額外送鹵蛋。”——那是九一年他幫漢正街商戶兌換國庫券時,商業局特批的“信用代購專用票”。
    後門吱呀一響,杜青山拎著檔案袋進來,袋口露出蓋著“機密”紅章的舊文件。雷宜雨抽出張泛黃的批文複印件,右下角有個鋼筆寫的“7”字被圈了出來:“當年簽批人編號第七的,正是現在省國資委的劉副主任。”
    三天後的《湖北日報》二版,一則《關於傳統飲食行業職工持股問題的若幹意見》引發轟動。文中引用九二年商業部文件第七條“職工集體所有製企業經批準可自主經營”,落款處卻比同類文件多出個“抄送:防汛總指揮部後勤司”的陌生字段。
    同日,蔡林記民主路店門口排起長隊。穿工商製服的人剛想阻攔,就被舉著糧票的大爺大媽圍住:“防汛時候吃慣了他家麵,憑票優惠犯哪條王法?”隊伍裏混著幾個長江實業物流隊的漢子,工裝褲兜裏露出半截“抗汛模範”獎狀。
    雷宜雨坐在對麵茶樓,看徐蔚把股權轉讓書遞給蔡國棟。“冷鏈倉庫改成中央廚房,沿江門麵二樓做股票主題體驗區。”她指著圖紙上特意標注的“糧票展覽角”,“下月深交所來考察數字人民幣試點,這兒就是活廣告。”
    窗外忽然下起雨,排隊的人群撐起傘,遠遠望去像一片移動的蘑菇。雷宜雨想起九二年認購證風波時,自己也是站在這個位置,看股民在暴雨中搶購申請表。那時他手裏攥的是信托公司的收購合同,如今變成了一張麵值半斤的糧票。
    茶桌下的手忽然觸到西裝內袋,那張數字人民幣試點的通知還帶著體溫。他眯眼望向江麵,貨輪正拉響汽笛——新的戰場,從來都在舊硝煙裏。
    喜歡九零倒爺請大家收藏:()九零倒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