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數據中心的病毒防火牆
字數:2000 加入書籤
珠江畔的晨霧還未散盡,雷宜雨站在長江貨棧數據中心頂樓,指尖敲打著鋼化玻璃。三天前,北京小湯山醫院接收了最後一批移動隔離倉,而武漢協和醫院的呼吸科主任深夜打來的那通電話,讓他意識到這場戰役遠未結束——數據,比病毒傳播得更快。
樓下傳來卡車急刹的聲響,周鴻禕帶著三箱貼著“紫外線消毒專用”標簽的服務器配件跳下車,身後跟著幾個戴雙層口罩的技術員。“雷總,你這地方比醫院還難進。”他指了指門口測溫的保安,又晃了晃手裏的隔離卡,“但你要的‘物理防火牆’,3721全隊熬了四宿。”
雷宜雨接過那疊印著銅箔電路的設計圖,目光掃過機房裏成排閃爍的藍色指示燈。這裏存放著長江貨棧的全部交易數據——從鄭州期貨市場的紗布拋售記錄,到武大騎手們用bp機發送的六千份盒飯訂單。三天前,阿裏b2b平台因黑客攻擊癱瘓六小時,而馬雲在電話裏的焦灼呼吸聲,讓他提前啟動了預案。
“老周,聽說中關村昨天有七家電商被‘紅色代碼’攻破?”雷宜雨示意助理搬來兩把折疊椅,機房角落裏,工人正給服務器架安裝紫外線旋轉燈。
周鴻禕擰開礦泉水猛灌一口,喉結滾動得像是吞下了什麽秘密。“不是巧合。有人故意在醫療采購論壇散布帶毒鏈接,專釣口罩交易數據。”他忽然壓低聲音,“但你的冷鏈物流坐標……為什麽能避開所有攻擊節點?”
玻璃幕牆映出雷宜雨微微勾起的嘴角。他想起半個月前廣交會閉館時,自己讓馬化騰在qq群發功能裏埋下的那道“餌”——所有點擊過“無菌級別認證”文件的ip,都會被標記進長江貨棧的蜜罐係統。此刻,機房大屏上正跳動著三十七個試圖入侵的紅色光點,位置精確到北京海澱某棟寫字樓。
消毒燈的嗡鳴聲中,雷宜雨遞給周鴻禕一份蓋著武漢疾控中心公章的文件。“今晚八點,這批服務器要接管協和醫院的掛號係統。”他停頓片刻,看著對方驟然收縮的瞳孔,“當然,用的是你剛裝的隔離卡。”
周鴻禕的鋼筆在紙上劃出長長一道墨跡。他當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麽——當全國醫院還在用紙質登記發熱病人時,武漢將率先實現電子化疫情追蹤。而3721的硬件,會成為這條數據長城的第一塊磚。
深夜十一點,雷宜雨在機房外的吸煙區撞見了匆匆趕來的馬化騰。年輕人眼鏡片上還沾著雨水,手裏攥著份被捏皺的《即時通訊工具疫情響應預案》。“雷哥,北京那邊剛截獲的。”他喘著氣指向文件末尾的ip段,“攻擊阿裏服務器的黑客,用的居然是廣州疾控中心的備用網關!”
雷宜雨彈飛煙頭,猩紅光點劃破雨幕。他早料到對手會從最薄弱的環節切入——那些各地醫院倉促搭建的電子化係統,就像沒裝防火門的隔離病房。但現在,周鴻禕的隔離卡正將長江貨棧的服務器變成銅牆鐵壁,而馬化騰帶來的情報,讓他看清了棋盤另一端落子的軌跡。
“告訴小馬,明天起qq群發新增‘發熱門診導航’按鈕。”雷宜雨對助理說完,轉身望向機房裏閃爍的藍光。紫外線燈掃過他的側臉,在玻璃上投下一道銳利的剪影。那裏有他三年前埋下的伏筆——武漢大學計算機係那幫騎手學生編寫的定位程序,即將通過十萬台諾基亞手機,織成一張覆蓋全國的電子防護網。
淩晨三點,當周鴻禕的團隊給最後一台服務器貼上“物理隔離完成”的標簽時,雷宜雨正在傳真機上接收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密件。中紡集團那三千噸捐贈紗布的物流信息裏,藏著七個被標記的倉庫坐標——那是北京周邊所有在建臨時醫院的選址。
雨又下了起來,衝刷著數據中心外牆新噴塗的“長江應急”四個猩紅大字。雷宜雨想起十年前在漢正街倒賣國庫券時,那個黑市販子說過的話:“這世上最毒的病毒,永遠在人心。”他按下通話鍵,對漢口碼頭待命的冷鏈車隊下達了出發指令。
此刻的雷宜雨還不知道,七十二小時後,當周鴻禕帶著《人民日報》記者參觀這套“病毒防火牆”時,某位正在杭州閉門開發淘寶的瘦削男人,會在筆記本上用力寫下:“數據時代的防汛牆,必須姓雷。”
喜歡九零倒爺請大家收藏:()九零倒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