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長孫司空,你可知罪?

字數:5268   加入書籤

A+A-


    “製曰:
    朕紹承天命,禦極一十有三載,夙夜祗栗,未嚐敢忘祖宗基業之重。
    今太子元良,日表英奇,天資粹美,孝友溫恭,仁德彰於四海,才略協於萬機。
    仰觀乾象,俯察民心,神器當傳,時乃天命。
    惟貞觀十三年十一月甲子,朕虔奉昊天,禪位於皇太子李承乾。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皇太子李承乾,祗畏天命,祗承社稷,即皇帝位。
    朕雖退居,仍備萬機顧問,非有大事,不煩卿等。
    由太史局擇定吉日,尚衣局製定龍袍,各部配合,吉日登基!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大臣們聽完聖旨,全都驚呆了。
    就這麽突然,居然就說要傳位了。
    明明在這之前,按照他們的猜測,短的認為要僵持到明年,長的認為還不知道要僵持幾年。
    李世民之前明顯不放心李承乾,或者在和李承乾鬥氣,就像當年的太上皇李淵一樣。
    李承乾看起來對外人狠,但對李世民是一點都不狠,甚至還比不上李世民對李淵。
    現在突然說要傳位,並且連聖旨都寫出來了,這可是玩真的了呀。
    聖旨一旦宣布出去,那就沒有更改的餘地了。
    太極殿中好一會兒都沒有聲音,李世民問:“眾愛卿都耳聾了?”
    “臣等,遵旨!”
    “臣等,遵旨!”
    “……”
    魏征最先響應,他是最巴不得李承乾做皇帝的。
    在別人眼裏李承乾怎麽樣,他不知道。
    反正在他眼裏,李承乾就是最好的繼承人。
    李世民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如此禪讓皇位。
    雖然私底下,應該也是被逼的。
    可不管如何,這必將是一段佳話,也會影響大唐往後千秋萬代。
    或許,玄武門的陰影終究可以過去。
    魏征根本沒去想,李承乾其實也搞了一出,另類的玄武門。
    隻不過屬於堂堂正正,一路打進來的,跟李世民當初截然相反。
    “眾愛卿,遙想當年,還曆曆在目。
    朕也以為,自己還年輕。
    可這段日子和太子相處,朕確深深的感覺到,朕已經老了,跟不上太子的步伐了。
    朕不知道,眾愛卿有沒有這種感覺。”
    眾臣沉默不語,知道重點是接下來的話。
    什麽老不老的,都是廢話。
    不管皇帝還是當官,誰還不想一直做到死呢?
    李世民也沒有讓他們久等,隻是歎了一口氣,微微停頓了幾秒,就再一次開口。
    “遙想當年,為了大唐的未來,我與諸卿在秦王府,通宵達旦的商議。
    為了活命,不得不與朕的大哥爭。
    那個時候,大家不為別的,就為了活命……”
    眾臣都沒想到,李世民居然把這件事直接說出來了,還是這種朝會上。
    盡管大家都知道,但他不是最避諱這事的嗎?
    說難聽點,如果魏征敢說這方麵的事,腦袋早就掉了。
    人老成精的大家,心中的暗暗叫苦。
    李世民把這種東西都擺出來了,這是要出大事呀。
    長孫無忌心中咯噔了一下,想起昨天下午,李世民在他府上,兩人一起喝了一頓茶,李世民說的那些話。
    當時,李世民明裏暗裏,核心就一個主題,希望他給年輕人讓路。
    李世民口中的年輕人,不用說都知道是誰。
    但,當時他的回答……
    最後,自然是不歡而散。
    長孫無忌,心頭暗暗感覺不好。
    果然,李世民突然提高語氣,說:“但,有些當初的老兄弟,坐上高位之後,卻是越來越不知足!”
    長孫無忌膝蓋一軟,差點沒有跪在地上。
    整個朝廷來說,其實就是山東士族,關隴集團,兩方較勁,皇帝玩平衡。
    山東士族,可以歸類為文人士大夫集團,代表有孔家還有五姓七望。
    關隴氏族,可以歸類為軍事政治集團,代表就是整個朝廷的軍事力量。
    文武平衡,又文武之間互相爭鬥。
    其中盤根錯節,很難完全區分開來。
    在李唐接下皇室之後,李唐就被獨立出來。
    原本來說的話,李淵一家也是屬於關隴集團的。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三方平衡。
    長孫無忌就是目前關隴集團,在朝堂上的代表。
    從氏族角度考慮,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其實是敵對關係。
    因為氏族和皇族之間,本就是互相需要彼此,又互相敵對的關係。
    彼此防備,彼此合作,主要都是看利益。
    李世民的平衡玩得比較好,雖然集權不如朱元璋,目前這個時代也做不到。
    但,他如果想下定決心收拾長孫無忌,也是輕而易舉的。
    畢竟,長孫無忌隻是個代表。
    真到了被放棄的時候,那就輕而易舉被放棄。
    就好像原本的曆史上,李治一番騷操作,輕而易舉地就把長孫無忌搞定了。
    長孫無忌自以為自己掌權,其實不過是飄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隻要李唐皇室不要他,他就會被兩邊都拋棄。
    這個時候的李世民,除了被李承乾開掛打敗。
    不管是文治還是武功,都算是巔峰期。
    這種巔峰期的帝王,隻要是抓住了理由,沒有收拾不了的人。
    無非就是,收拾人得想想後果,以防有人在下麵玩陰招,僅此而已。
    但,現在的李世民已經想開了。
    李承乾有手段,有那鬼神一般的軍隊,他怕什麽呢?
    沒有平推,已經算是很顧及自己的麵子,還有大唐的穩定了。
    因此,李世民毫不留情道:“長孫司空,貞觀二年六月,你縱容才十來歲的長孫衝,帶著仆從在長安欺辱百姓,造成一人死亡,三人重傷的結果。
    貞觀五年二月,你家仆人趙興,以一貫錢的價格,強行購買酒樓,那掌櫃一家後來被拋屍荒野。
    貞觀七年四月……”
    李世民一條一條的數下來,嘴裏說的那些,其實對於貴族來說很正常。
    但這個正常,僅僅是指的大家都一樣,是不會擺到台麵上來的,也是不會被追究的。
    可現在,李世民明顯是要追究的樣子,這就成把柄了。
    此時的長孫無忌,還很愛惜羽毛,並沒有犯什麽大錯。
    無非就是縱容孩子,縱容家丁一類的。
    李世民最後總結道:“朕三令五申言,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可不曾想,朕的老兄弟卻已經忘了!
    韓非子言: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如此下去,豈非要毀我大唐江山?”
    這個帽子一扣下來,長孫無忌直接跪了。
    任誰都清楚,這是一個借口。
    可這個借口一說出來,卻誰都沒辦法反駁。
    難道誰敢說:“區區賤民,何足道哉?”
    這不是跟,李世民的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之言,唱反調嗎?
    “長孫司空,你可知罪?”
    喜歡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