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李承乾:武媚娘,你知道清河崔家有多強大嗎?
字數:3955 加入書籤
走在去立政殿處理奏疏的路上,武媚娘氣憤道:“陛下,那個崔仁師太可惡了。
不,是崔家太可惡了,居然敢威脅陛下!”
武媚娘終究還年輕,還沒有曆史上那麽有閱曆,顯得比較單純。
“畢竟是大唐,堂堂的天下第一世家。
要不是太上皇,當初借著編氏族誌的名義,聯合其他世家,把他們清河崔氏位列在了第三,打壓了他們的氣焰,隻怕他們更加囂張。”
“那……陛下為何不砍他的腦袋?
就算是砍了他的腦袋,崔家又不敢對陛下怎麽樣,也肯定打不過陛下。”武媚娘好奇道。
“砍一個崔仁師,還會有另一個崔仁師,現在繞不開崔家,他隻是一個傳聲的罷了。
你看他在平時的時候,在朝堂上一直當背景板。
朕如果一怒之下砍了他,反倒是讓崔家感覺好笑。
他們會認為,朕如此衝動易怒,難成大器。
你別看他崔仁師,在朝廷中的官位還挺高,幾乎是宰相之下第一人,也勉強算是個宰相。
實際上,能夠被丟到朝堂上做傳聲筒,就代表他在家族中的地位不算高。”
武媚娘不服道:“可是陛下,總得警告一下他們吧?
不殺的話,不是更加讓崔家小看嗎?”
能這麽放肆,是因為武媚娘已經摸準了,隻要不是關係到皇權或者原則性問題,李承乾都不會生她的氣。
而對李承乾來說,跟武媚娘交流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梳理的過程。
隻要不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李承乾都不會去計較。
武媚娘有政治上的天賦,就應該好好的培養。
等他收拾了天下大世家,把這塊沉重的絆腳石給搬開。
殺雞給猴看之後,女子的上升通道自然會打通。
到那個時候,把武媚娘外放出去,一旦她做出一番成就,就會成一個徹徹底底的標杆。
再也不會有人說,女人隻能在家相夫教子了。
一個願教,一個願學,自然就相處比較和諧。
李承乾停下腳步轉過身來,麵無表情的問:“武媚娘,你知道清河崔氏究竟有多強嗎?”
“這……臣不知!
隻知民間傳言,他們是天下第一氏族。”武媚娘低下頭去。
李承乾重新轉過身去,點點頭又搖搖頭道:“說清河崔家是天下第一氏族,雖然有點言過其實,但也不是吹出來的。
他們在貝州族地那邊,利用堡壘的形式,修建了連片的莊園。
這一類的莊園周圍,都是成片的土地,那可是產糧最多的平原大地。
他們的莊園之中,每一個最起碼隱藏了三五百人的私兵,加起來隻怕不下於十萬大軍。
如果他們有意隱藏,說他們有二十萬大軍,朕都不覺得奇怪。
無非就是,真正的精兵強將沒有那麽多。
每個堡壘周圍,都有至少幾百戶的雇農,幫他們種地,給他們做手工,以此形成自給自足的局麵。
他們又控製了當地大量的鹽井,打造清河書院。
前年的時候,太上皇試圖收回他們的鹽井。
因為他們對朝廷的鹽鐵稅收,造成了衝擊甚至是競爭關係,結果失敗!
清河書院大量招募當地的讀書人,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關係網。
崔氏還通過鄉望製度控製當地的官府,在清河郡下設崔氏耆老會,調解糾紛、征收賦稅,實際架空當地官府職能。
當年,那崔仁師等人潛伏於史館,篡改《實錄 》中先祖事跡,以換取他們的政治安全。
雖然強化了我隴西李氏正統性,但也相當於我李唐皇室,把政治上的一個大把柄交給了他們。
今天,崔仁師敢威脅朕,未嚐沒有這方麵的原因。
他們還通過資助寒門學子,在科舉中培養親崔勢力,形成門生故吏網絡 。
那中書舍人馬周,就是催家資助的寒門學子之一。
暗地裏,還不知道有多少關係網,沒有浮出水麵。
他們如果想做這個皇帝,造反的底蘊都有了!”
“啊?”
武媚娘驚呼一聲,臉色有些發白。
隻是聽李承乾這麽說,她都能夠感覺到,崔家究竟有多麽可怕的勢力。
難怪,在朝堂世上居然會如此囂張。
“你這就嚇到了?
打仗打什麽,打的就是糧食!
某種意義上來說,崔家糧食多,就屹立在不敗之地上了。
如果他們沒有在大唐的土地上,那一切都好說,朕發兵平推過去就好!
但他們在大唐的土地上,平推過去倒是容易,想要恢複過來就難了。
與其平推之下,留下滿目瘡痍,花一二十年重建,再用四五十年去抹平一切痕跡。
朕再讓他們跳兩年,就有把握把一切盡可能完整的接過來,何樂而不為?”
武媚娘拜服:“陛下聖明!”
“你也不用拍馬屁,五姓七望並不是吹出來的。
朕雖然可以一家家殺過去,可那就相當於把大唐重新打一遍,又需要幾十年的恢複期。
朕沒有那麽多時間,度過幾十年的恢複期後,還能把大唐引領上朕想要的路,人這一生不過短短幾十年罷了。
那麽做的唯一結果,就是朕的大唐,也逃不脫幾十年幾百年就滅亡的怪圈。
更何況,朕既然知道這些,就一定要給子孫後代,留下值得參考的一些東西。
而不是打了一圈,回頭大唐滅亡了,新的世家再次強盛了,就像在做無用功。”
李承乾太清楚,沒有什麽是不變的。
後世那條路,在人心之下,也正在回歸家天下的路上。
既然無法避免家天下,那即便是為了私心,也必須是李姓的天下,是大唐的天下。
喜歡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