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朕要為帝辛平反

字數:4375   加入書籤

A+A-


    魏征頓時額頭冒汗,這不想不知道,這一聯係起來,豈不就像李承乾說的,李承乾也是個大大的昏君?
    可現實是,李承乾讓大唐更強了。
    如果隻看國庫收入的話,比李世民在位最強的時候,還要強上幾十倍。
    這樣的人都是昏君的話,那誰還不是昏君呢?
    “怎麽,魏愛卿,無話可說?”
    李承乾搖搖頭,無聲的笑了笑,然後道:“倒也怪不得魏愛卿,三人成虎的事情哪裏都有。
    有些東西,習以為常之後,大家都不會去多想什麽,隻認為很正常。
    但是,朕不一樣,朕是一個離經叛道的人。
    朕沒事的時候,就喜歡胡思亂想。
    百家先賢也是離經叛道的人,也喜歡胡思亂想。
    就好像沒有孔夫子的胡思亂想,就不會有儒家的出現。
    在他自己那個時代,他就是最離經叛道的那個。
    要不然,為何周遊列國都得不到重用?
    說遠了,眼下說的是帝辛。
    咱們來看看這六條罪狀或者三條罪狀,他究竟有何錯?
    第一條說,說他重用婦人,婦人在那時候指已婚女子,一般指的是十三四歲以上的女子。
    這一點,朕也犯了!
    但是,這一點有何錯?
    別說在目前大唐,就算是在商湯那個時代,朕記得有一個號為婦好的女子,她死後廟號就是辛。
    她是商王武丁的王後,也是那個時代的軍事統帥之一,同時也是那個時代的大祭司。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諸位愛卿可聽過這句話?
    在那個時代,要想出兵打仗,首先就要占卜。
    先請問神,這場仗能不能勝,能勝才打。
    就連誰生病了,都要問神,病能不能好。
    他們問神,一般就采用燒龜甲的辦法,把自己要問的問題刻在龜甲上,然後用火燒龜甲,最後以龜甲的裂紋來判斷!
    在那個時代,還在進行著活祭,神的權威無限大。
    因此,作為大祭司,作為統帥,她的這兩重身份,比商王武丁的王後還高。
    在那個什麽都要問神的時代,她作為一個女子,是神的代言人,地位至高無上。
    翻開曆史,反倒是從周朝開始,就努力的打壓女子,所以重用婦人,被認為是一項大罪。
    再來看重用罪人,那時候的罪人是小人,而小人就是奴隸。
    按照那個時代的說法,他們生來就有罪,所以他們當牛做馬來償還,供養高高在上的貴族,因此又被稱之為罪人。
    就連孔夫子都說過,唯小人和女子難養也。
    說到這裏,朕倒是想起來了。
    孔祭酒,你說說,女子小人難養也,是什麽意思?”
    孔玉忠趕緊站出來,半點都不敢遲疑的回答道:“先祖的意思是,小人和女子都是無知之人,不能與他們說什麽大道理,那是說不通的。”
    “嗯,那麽,這裏的小人和女子指的什麽?”李承乾再問。
    “這……”
    孔玉忠不敢回答了,突然之間發現,好像有些東西出問題了。
    因為剛剛李承乾還說,罪人就是小人,小人就是奴隸。
    按孔夫子那個時代的理解,小人應該是指奴隸,和現在說的小人不是一回事。
    那麽女子呢?
    “孔祭酒,你是回答不出來,還是不敢回答?
    朕可是記得清清楚楚,在朕小時候,第一次學這句話。
    某位夫子就告訴朕,要親賢臣而遠離小人, 嗬嗬……
    朕胡思亂想,還真就把這句話想明白了。
    孔祭酒且聽之!
    孔夫子的意思是,對於底層的那些奴隸,或者說那些沒有任何文化的人,不要跟他們講大道理,因為他們沒有讀過書,不知道什麽是道理。
    孔夫子是不想跟他們講理嗎?
    他應該隻是想說不要跟他們之乎者也,他們不會懂。
    至於女子,那時候隻有未出嫁的才叫女子,出嫁的叫做婦人。
    因此,可以代指十二三歲以下的女子。
    女子天性活潑,又是小的時候,你們誰家跟女子講大道理?
    說,你們有誰講嗎?”
    百官聞言,同樣也感覺不對了。
    因為他們學的,也是現在理解的女子和小人。
    可如果放到那個時代去就不對勁了,簡直是兩重意思。
    更深入一點想想,真的是儒家把典籍解釋錯誤了嗎?
    還是故意為之?
    李承乾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讓他們去懷疑。
    儒家的教化之功不可沒,儒家在統一的道路上的功勞也不可沒。
    但是,曆代儒家吃老本,甚至故意把典籍都解釋錯誤,這是想幹什麽?
    既然是曆代傳承,那就應該知道當時是什麽意思。
    無心之失尚且不談,如果是故意的話,也太過於可怕了。
    “孔祭酒,你儒家最出名的論語,朕可是有很多想法的,嗬嗬……
    好了,有些偏題了。
    就說這第一條,也是周朝的強加之罪,因為在商朝,重用婦人並不是罪。
    至於重用小人,也就是奴隸。
    朕現在都恨不得把女子用起來,那個時候,他商王帝辛但凡是有點誌向,想要把奴隸用起來,很奇怪嗎?
    同樣的道理,想要用奴隸,那就觸犯了當時貴族的利益。
    還有,商朝那段曆史,有諸多關於反抗神的記載。
    神是什麽?
    神,不過是當時那些掌權人的借口,換而言之他們需要神。
    帝辛要打破神的禁錮,就是打破當時階層的禁錮。
    他輸了,所以他被評價為昏君。
    諸位想想,若是沒有他把神的禁錮打破,現在我華夏民族會是什麽樣子?
    可還有現在我煌煌大唐的存在?
    既然要打破神的存在,荒廢祭祀就是必要的手段,有何罪?
    然後第三條,說的不就是帝辛不任人唯親嗎?
    不任人唯親,是錯嗎?
    因此,朕要為帝辛平反!”
    喜歡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