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明年開春,先滅吐穀渾

字數:4686   加入書籤

A+A-


    “既然如此,朕總結一下!
    軒轅皇帝為人文初祖,可為人皇。
    帝辛打破神權,任用底層百姓,可為人皇。
    始皇帝建立皇帝製度,種下大一統思想,可為人皇!
    後世之君要為人皇,除非再開一道,否則不配與這三位並列!”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三代人皇,就這樣定了下來。
    而秦皇的稱號,也將從這一開始,變更為始皇帝。
    從此千秋萬代,除非還有人說出比李承乾更充足的理由,否則是不會再變更了。
    “在長安城中單獨建人皇廟,專門供奉著三位!
    隨奉各大先賢!
    包括但不限於,神農,有巢,燧人。
    他們屬於氏族,並不是單純的某一個人,並且已經不可考察。
    因此,就以碑供奉!
    還有,倉頡,大禹,這一類的先賢也供奉進去,四祖也供奉進去。
    至於百家先賢,在朕看來,他們都不配跟這些並列。
    人皇廟,供奉的是人族先賢,而不因為他們是否為帝。
    天下各州縣,認同者自建,不認同者不強求。
    如何?”
    信仰這種東西,是強求不來的。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話都說到這裏了,百官也不會因為這種事情反對了。
    真要算起來,諸子百家那些,的確不足以和這樣的先賢匹配。
    這些先賢,全都是屬於在整個文明初期作出的貢獻,相當於訂立人倫和文明的開端。
    後世的諸子百家,不過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推出自己的側重思想而已。
    雖然也是在文明方麵做出的貢獻,但卻不屬於初期了。
    “好,來說第二件事!
    明年,朕登基以來第二屆科舉就要開始了。
    這一次,朕希望有真正的女子科舉。
    每個州,按照原本的定量,錄取男女各一名,或者各兩到三名,一同參加殿試。
    男女之間,不互相做比較。
    就當前而言,若是比學識的話,除非是奇女子,否則的確不堪和男子相比。
    並非是她們本身不行,而是因為目前來說,女子在學識方麵的確是被壓製的。”
    房玄齡站出來道:“陛下,男女科舉是否分開進行?”
    “不需要分開,如果這方麵要顧慮,那就不要去科舉!
    各自錄取,是因為朕考慮到實際情況,往後可能會更改。
    若是天下的讀書人,特別是那些腐儒要指指點點,就讓他們不要科舉!
    他們既然不想和女子同考場,也不想同朝為官,不去即可。
    區區一些學經史子集,尤其是學儒家學傻了的腐儒,朕不稀罕!
    若是自命大才,認為朕不用他們是朕的損失,那也任由他們!”
    孔玉忠懵逼,孔玉忠無奈,孔玉忠無語,感覺自己被罵慘了。
    可他現在更想知道的是,他們家的典籍究竟被扭曲了多少。
    這要不改過來,按照李承乾的脾氣,以後隻怕要完蛋。
    “臣,遵旨……”
    任何思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唐朝的風氣開放隻是相對而言。
    從周朝就開始壓製女子,到了現在,腐儒思想其實已經開始盛行。
    要不然的話,後邊那個武則天,為何會被罵得那麽慘?
    為何會在她不行之後,所有人立即反水。
    甚至被後世的那些腐儒,批評為牝雞司晨。
    任何人開曆史之先河,本身就不能要求太高。
    公正的想想,一個女子在群狼環伺之中,不任用酷吏,她能做得了什麽?
    一個女子在這種環境之下,要想把自己的政令傳遍天下還完美執行,難度至少是男子皇帝的百倍。
    多的是陽奉陰違,甚至拖後腿的存在。
    這樣的情況下,還能保住大唐的基本盤,並且鎮壓天下,甚至扭轉一些人的認知,已經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功績完全值得肯定。
    若不是她那一波衝擊,隻怕都不需要等到宋朝,就在唐朝中後期,就要演變成封建巔峰了。
    仔細想想就明白,封建巔峰是怎麽演化的。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基礎,就是物質的豐富,導致讀書人大大增加。
    同時也因為和平太久,血性自然就慢慢消散了,腐儒開始大行其道。
    宋朝,就有這方麵很典型的特征。
    物質很豐富,但是血性越來越少,各種吟詩作對的文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不看重實用,重重壓力都給到女子身上。
    由於筆墨紙硯的更加普及,考功名的男人要女子供養,甚至還覺得理所當然。
    李承乾可不希望,在他的統治下變成這種模樣。
    趁著現在才剛剛有苗頭,就開始從各方麵改造大唐。
    絕不允許某些有腐儒思想的讀書人,大行其道。
    儒家對大統一功不可沒,可對思想的禁錮也是功不可沒。
    “那就來說第三件事,吐蕃的事情!
    高句麗的滅亡,鬆讚幹布一定想不到。
    既然已經滅了,他就肯定會更加防備。
    此時,鬆讚幹布一定會對大唐極端警惕,甚至明年會主動試探。
    與其讓他主動試探,不如我們主動出擊。
    就像打高句麗一樣,打他個措手不及。
    但是要攻打吐蕃,吐穀渾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命李靖,李秀寧等人,明年開春,即刻攻打吐穀渾,趁著吐蕃沒有反應過來,把吐穀渾滅了,免得腹背受敵。
    至於怎麽打,朕就不瞎指揮了!
    一應供應,還有調度。
    唐儉,程咬金,你們兩個可不要掉鏈子,兵部這邊也要配合!”
    “臣遵旨!”
    “臣遵旨!”
    唐儉和程咬金,馬上領命。
    這兩年雖然滅了高昌,也同樣滅了高句麗。
    但因為都是李承乾的不死軍參與,所以唐朝的損失,基本上就是一點糧草問題,堪稱毫無損失。
    現在打吐蕃,完全沒有問題。
    最重要的是,現在看起來,李承乾沒有參與的意思,而是真正用大唐的軍隊去打,那可就更好了。
    要不然,真是一點功勞都撈不到,提都不好意思提,就當是去旅遊了。
    喜歡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攻打長安,決勝父子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