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交流電提上日程
字數:4468 加入書籤
李承乾沒有待太久,很快就離開了。
重新回到宮中後,他寫了一封中旨,還有一封密信,派出自己的不死軍直奔南方。
既然電力已經出現了,橡膠的事情就要提上日程。
橡膠樹隻有南方的氣候才適應,也隻有南方才有,尤其是某個島上。
需要馬上讓李治派人,首先找到橡膠樹,然後收割橡膠,並且把橡膠處置成半成品運送到長安來。
橡膠的收割辦法,就寫在密信之中。
唐朝雖然沒有人工種植的橡膠樹,但在及南方的一些區域,必然有野生的存在。
從這一刻開始,可以尋找並盡快搞種植了。
單靠諸如杜仲樹那一類的有膠植物,產量還是太低了,根本無法進行大範圍的推廣。
一切弄好之後,李承乾鬆了一口氣,心中思慮種種,突然又眉頭一皺。
如此弄出來的電力,隻是屬於直流電。
直流電在傳輸的過程之中損耗會很大,想要全天下使用,基本屬於是妄想,除非進行多點發電。
但是多點發電,也不太現實。
不好管理不說,很難大規模的運用,還必須得把交流電搞出來。
李承乾雖然知道直流電和交流電的區別,可具體怎麽回事,具體怎麽搞,完全沒有概念。
靈光一閃,李承乾隻好求助於民用商城,想看看有沒有電力方麵的書籍。
這其中,甚至包括燈泡鎢絲的製作。
原本的話,李承乾是準備先用碳化的竹絲代替。
隻要把成套的這種書買下來,憑著那些工匠的聰慧,他們自然能研究明白,無非就是個時間問題。
一番查找之後,李承乾鬆了一口氣。
果然,書籍類的東西,是沒有任何限製的。
換而言之,隻要基礎達標,能夠明白書籍上的東西,就能夠把後世的一切都製造出來。
係統獎勵的,是屬於歸納之後的總綱,也就是基礎中的基礎。
商城中的書籍,是屬於在這總綱之後,各種發展的支線。
沒有總綱,就像是沒有基礎,雖然也可以反推,但對於本來沒有基礎的大唐人而言,沒有總綱就沒辦法展開。
徹底明白這一點後,李承乾就更加有底氣了。
如此一來,或許在他有生之年,就能夠讓科技的發展,基本達到後世的程度。
他唯一要掌控的,就是不能拔苗助長,必須讓他們一步步學習。
就好像後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創造出前人想都沒想過的東西,道理是一樣的。
現在,不過是把因果關係倒過來。
這才是民用商城,最大的作用!
係統之所以禁止科技產品,也禁止各種種子,並不是要限製他什麽,而是希望他能夠腳踏實地,讓大唐各方麵的基礎完整,能夠一步步走向未來。
而不是他一旦離去,大唐就像空中樓閣一樣,瞬間崩塌。
而電力,就是一切工業化的基礎。
“掃盲以及義務教育,已經刻不容緩了!
否則,哪有那麽多人才去發展?
我這有生之年,能否再現後世那些,都要看發展速度了。”
想清楚後,李承乾又去了一趟將作監。
把關於交流電的種種知識書籍,交給了發電的這一組。
又去了印刷的地方,把活字印刷術教給了他們。
大唐已經有很完善的雕版印刷術,但活字印刷術,目前還沒有人想到。
這東西一旦想到,那就極其簡單。
李承乾甚至沒給他們任何書,就是指點了一下,等待他們把字模做出來就好。
這些技術隻要試驗出來,在做出實驗室產品之後,就可以大規模的生產。
盡管大規模的生產,需要配合所有物料都齊全,但這些都不是事。
又一次大朝會開啟,搞定日常事務之後,李承乾說:“宣,將作監電力組工匠洪利覲見!”
“宣,將作監電力組工匠洪利覲見!”
“宣,將作監電力組工匠洪利覲見!”
“……”
經過一次次傳遞之後,在百官的注視之下,一人捧著一個大盒子,一步一步走入殿內。
百官都很好奇,他那盒子裏麵究竟是什麽東西,看樣子好像有些分量。
最重要的是,為什麽李承乾會讓一個工匠上殿。
能放到大朝會上來說的事情,可都是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尋常小事上奏疏就好。
隻見他來到前方,小心翼翼的把盒子放到羊毛毯上,這才起身拱手彎腰道:“將作監電力組工匠洪利,拜見陛下!”
“平身!直接開始吧,先讓諸位愛卿看看效果。”李承乾淡淡道。
“是!”
洪利點點頭,蹲下身把盒子中的東西,一樣一樣的拿出來,擺在了羊毛毯上。
前方的以及後一點的大臣,紛紛投注以探究的目光。
更往後的大臣,隻能伸長了脖子觀望。
一頓擺弄之後,洪利把最後一個夾子夾上。
刹那間,那一刻在其他人看來,球形的玻璃突然間亮了起來。
那亮起來的光芒,對於從來沒有見過的人來說,堪稱極為刺眼。
近處的人,甚至都被照射出了影子,就猶如一個小太陽。
看到這一幕,全體官員都轟動了。
在他們的印象之中,除了自然的光源,想要主動照明的話,隻能使用火焰,無非就是燃料不同。
可現在這個光源,猶如一顆小小的太陽,卻並沒有看見點火,甚至也沒有看見火光。
這個光,完全不知道是怎麽出現的。
地上那個盒子是什麽東西,那個發光的琉璃又是什麽東西?
為什麽兩根線這樣支撐著,就突然之間亮了起來,還如此的明亮。
有些老古董,甚至開始大聲疾呼祥瑞。
他們想不通,隻能把一切不可理解,但似乎有好處的東西,稱之為祥瑞來解釋。
要不是朝堂之上規矩甚嚴,這一刻他們都想圍上去,好好的觀察一下,究竟是個什麽情況。
洪利束手而立,雖然他已經看過很多次,但還是很激動。
這就是電,可以照明,可以驅動各種轉動的東西。
作為工匠,他都能夠想象到,運用的範圍將多麽的廣泛。
若不是他一手一腳,跟其他人合作做出來的,也稍微明白其中的原理,他都要認為是神跡。
這簡直不似人間之物,偏偏就以人力做出來了。
他們不知道,李承乾拿出的那些書是哪裏來的。
他們不敢問,隻能努力的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