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魏征被擼,馬周接任中書侍郎

字數:4096   加入書籤

A+A-


    “紙有萬千種,筆墨也並非唯一,朕早就已經想到。
    朕這裏,有多種紙的製造方式,也有多種筆墨的製造方式,更節省成本,也更加的高效。
    有了電力之後,速度也更快。
    隻要能夠做出來,真正普及天下不再是問題。
    說句不雅的話,哪怕爾等拿著紙去擦屁股,在未來都會覺得無所謂!”
    百官瞠目結舌,一方麵心中擔憂,另一方麵又覺得,李承乾說得太誇張了。
    紙張怎麽可能廉價到那個程度,要真廉價到那種程度,這文脈下沉就必將變成大勢,根本就無可阻擋。
    “魏征,去河南道那一次,朕和你說過的,關於思想品德之事,你有沒有寫出一些?”李承乾突然問。
    “陛下,臣確實有寫一點,但還比較少,因為事務繁多,沒有那麽多時間,有時候也沒有靈感。”魏征無奈回應道。
    他現在才發現,原來在這裏等自己呢。
    這個思想品德一旦出現,那他魏征豈不是成了現在的千夫所指?
    青史留名是定了,可文人士大夫們,隻怕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哪怕是死了,估計都要想著把他挫骨揚灰,他這是被李承乾給坑了呀。
    別看魏征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那是因為他心中有數。
    可這個思想品德一旦完成,他得完蛋呀!
    “嗬嗬……不著急,魏愛卿你可以慢慢來。
    朕這邊,也會輔助於你。
    等思想品德成書,你的功績朕不會忘記,在署名上你一定是第一位。”
    魏征冷汗刷的就下來了,臉色有些發白。
    他明白了,李承乾這是拿他當替罪羊。
    就算大家都知道,其實是李承乾幹的。
    可李承乾本身,屬於虱子多了不癢。
    他就不一樣了,維持了半輩子的名,死後必將被極盡編排,搞不好被挖墳掘屍,挫骨揚灰。
    魏征心中一團亂麻,一時間不知道怎麽辦才好。
    他要的名,馬上就要被毀了。
    “怎麽,魏愛卿,有什麽難言之隱嗎?”李承乾問。
    “臣,臣事務繁多,不如……不如……”
    魏征吞吞吐吐,被李承乾逼得簡直無路可退。
    “哦……也對,魏愛卿事務的確繁多!
    這樣吧,魏愛卿事務繁忙,朕也不忍你如此辛勞。
    你的功績,隻要大唐在一天,就永遠也抹不掉。
    如此,魏愛卿保留吏部尚書之職,但卸去門下省侍中之職。
    重點主持思想品德成書,如何?”
    魏征心頭咯噔一下,一股涼意從頭到腳。
    他知道,自己一直頂撞李承乾,每一次都沒有站住腳,已經引起了李承乾的厭惡,遲早他得被收拾。
    同時他也知道,以自己對貞觀之治的貢獻,無論如何都涉及不到砍頭,這也是他的底氣所在。
    到今天,終於來了!
    “臣……遵旨!”
    魏征沒有反駁什麽,他心中清楚是遲早的。
    沒把他全部的職務卸掉,讓他告老還鄉,已經算是李承乾手下留情了。
    他是吃過李承乾給的那種藥的,自我感覺自己還精神頭十足,沒有那種大限將至的感受。
    但他不敢反駁,因為理由是他自己給的,隻不過被李承乾抓到了由頭而已。
    給他保留個吏部尚書的職務,同時繼續讓他主持編著那思想品德,就等於是沒有徹底放棄他。
    若真的把他一擼到底,讓他告老還鄉的話,他這一輩子就沒了,甚至還會被報複。
    這些年,他為了塑造自己的名,可是得罪了不少人。
    有個吏部尚書的位置在,好歹別人還得求著自己。
    因此,他隻能捏著鼻子認下。
    百官也出現了輕微的騷動,他們沒想到,一不小心就見證了如此大場麵。
    正常情況下,別說坐到如此高位,就算是再低的位置,隻要是個官,人還沒有咽氣就往死裏幹,誰都不會想要放手,那隻是權利。
    “馬周,你來接任門下省侍中!
    至於你自己原本的位置,你推薦幾個人上來,朕酌情考慮。”
    馬周,本來按照按曆史來說,明年也會接任中書令,能力和各方麵都是有的。
    現在不過是換個位置,但並不影響他發揮自己的才能。
    同樣是三省的最高長官,都可以稱之為宰相。
    “臣,馬周遵旨!”
    馬周沒想到,自己隻是吃個瓜,居然瞬間飛升了。
    他心中暗暗打定主意,一定要趕緊拿出一些民生建議來,免得李承乾對自己失望。
    對於李承乾來說,馬周現在背後沒有了世家,自身才能有足夠,讓他接替魏征,就等於是讓他變成自己人,徹底掌控門下省。
    而門下省的職責,總體來說就是審核詔書,頒布國家政令。
    整體就是審核封駁監督的職能。
    關係到國家政令方麵,基本都是門下省製定。
    如此一來,李承乾的政令,將會更加的通達。
    同時,馬周自身,本來也有這方麵的才能,可謂相得益彰。
    至於中書省,由於李世民曾經做過中書令的原因,所以在整個貞觀時期,中書令不是一直都有,一般都是中書侍郎間接負責。
    目前的中書侍郎是岑文本,本來中書省負責根據皇帝意圖或國家需要,策劃並起草詔書、敕令、奏章等官方文書。
    國家重大政策、官員任免、軍事部署等均需經中書省草擬成文。
    現在,基本屬於被架空的狀態。
    剩下的尚書省,就是房玄齡負責的。
    不過他也隻是尚書左仆射,並不是尚書令,原因還是李世民擔任過。
    整體而言,他們就是屬於沒有那個身份,但實際負責相關的一切事務。
    三省都沒有真正的最高長官,一切權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上。
    當然,也就是遇到了強勢的皇帝。
    遇到不強勢的皇帝,職位不一定那麽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