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世家聚集,求存之議
字數:4211 加入書籤
事情已經迫在眉睫,世家大族們,已經顧不得李承乾會不會窺視他們。
反正他們聚集起來,也不是為了造反。
太多的事實可以證明,造反在李承乾這裏是行不通的。
一旦敢動,隻怕還沒有走出自家的祖地,九族就已經沒了。
五姓七望之剩下的五家,還有第一個檔次的各大家族,第一次聯合了起來,紮堆在了一起。
他們從當時那一次朝會後,就已經開始聚集了。
到了發行報紙的時候,總算是聚集齊了。
這是一次,關係世家大族生死存亡的決議,沒有誰缺席,也沒有誰敢拖遝扯後腿。
因為這事關係家族的生死存亡,與政治無關了。
就算政治立場不同,在關係家族存亡這一點上,大家都是一樣的。
五姓七望之中剩下的五家,宇文,獨孤,楊家,裴家,杜家,柳家,顏家……
大大小小,一共有接近五十個一線家族的代表,參加了這一次生死存亡的決議。
這次唯一沒有邀請的,就隻有孔家。
看這個樣子,李承乾應該會大肆發展文脈,不是要讓文脈下沉,反而是要讓文脈上下共享。
他們不確定,孔家是個什麽態度。
畢竟這件事情,無論怎麽看,孔家都是獲利的一方。
接近五十個家族的代表聚在一起,人人都臉色沉重,對於奉上的茶水根本就無視。
可也沒誰說話,人人都各懷心事。
終於,獨孤家代表冷笑道:“怎麽,難道這次把大家聚集起來,就是為了吃口茶?
那何必趕這麽遠的路,誰家沒有茶吃嗎?”
太原王氏代表怒道:“獨孤家的,你哼什麽哼,有本事你先提出個章程來,不要在這裏嘲諷誰!
你獨孤家,還以為是在前隋呢?
李世民都不會看你們的臉,更不要說李承乾了。
如果我們內部再這樣搞,大家都別玩兒了,回家去喝茶吧。
隻要不跑出來到處炫,活到壽終正寢應該問題不大。
至於會不會被後代戳脊梁骨,那就看你們怎麽想了。”
趙郡李氏代表,趕緊招呼道:“大家都不要這麽大火氣,聚集在這裏不是為了內訌的。
大家都想想辦法,究竟該怎麽辦?
現在報紙已經發出來了,天下大勢已經形成了。
想要阻斷,也已經晚了。
更何況,如果能夠阻斷的話,早就已經阻斷了,也用不著我們千裏迢迢聚集在一起。
既然你們都不敢說,那就我來說。
首先第一點,大家要不要聚在一起造反?”
造反這兩個字一出,全場默然。
如果願意造反,就不需要在這裏聚集了。
隻要大家達成一致,四麵八方起兵,不就可以圍攻長安嗎?
問題是,造反這一條一開始就被排除的。
誰心中都清楚,在有那種不死軍團的李承乾手上造反,完全是屬於螳臂當車。
無法收買,無法弄死,這不是純純的白搭嗎?
君不見當初清河崔氏,聚集了十萬以上的大軍,結果連一天都沒擋住嗎?
最可怕的是,一天之後直接滅族,殘存的人都不知道在哪兒,可能已經徹底隱姓埋名了。
或許,現在李承乾就在等著他們造反,準備把他們從內部清理了,免得時不時的惡心他。
等了一會兒,李家代表又說:“既然大家都沒想過要起兵造反,也沒把握造反,那這一條就不提了。
不造反的話,就隻能在他手下委曲求全,除外還能有什麽辦法?”
楊家代表插言道:“不能造反,難道還不能乞骸骨?
若是我們要求朝堂上的人,全部乞骸骨呢?”
一部分人的目光看向他,臉上露出讚同和恍然的神色。
但另一部分的目光,卻充斥著嘲諷。
“楊家的,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那一次朝會,沒有攔住李承乾那不做人的小子?”顏家代表嘲諷道。
杜家代表搖頭道:“現在的情況是,朝堂上已經出現了一部分保皇派,包括但不限於,以前那三家提拔上去的。
他們沒了依靠,當時情況不明,我們這些人也不要他們。
現在,他們徹底倒向了皇帝。
這一部分雖然官職小,但也是長期站在朝堂上的,哪怕人人都有自己的心思,但沒有一個愚蠢的。
還有,李承乾那小子搞科舉,把女子也一起算上。
你有沒有想過,有多少女子在明裏暗裏的,支持著他?
更何況,天下之間又不止我們這些世家大族,還有很多已經沒落的寒門。
他們在我們的壓製之下,平日裏隻能是靠我們。
可現在這種大勢之下,隻要李承乾發道聖旨。
你信不信,他們瞬間就會倒向李承乾,把天下地方官員的位置全部填滿!
現在軍方這邊,程咬金不靠譜,李秀寧屬於皇家,秦瓊尉遲恭他們,得了那麽大的好處,也肯定會站在李承乾那邊。
毛算一下,在軍方有威望的將領,絕大多數都在李承乾那邊。
雖然我們各家,現在還占據軍方的各種大小將領位置。
可隻要不造反,我們就不能用。
再來說文臣這邊,三省六部之中,三省原本就在被李世民慢慢集權,走到今天基本已經廢了,成了李承乾的一言堂。
六部之中,吏部、戶部、民部、禮部、工部,你說還有哪個部門我們說了算?
唯獨剩下的刑部,李承乾雖然看似沒有插手,但隨時可能都在找機會。
也就是說,在朝堂上,我們已經沒有話語權了。
李承乾已經把朝堂的話語權大多都拿走,現在又要想靠書籍,把民間的話語權都拿走。
在軍隊不敢造反的前提下,你怎麽敢提乞骸骨?
你敢提,他李承乾就敢提拔人上位!
到那個時候,朝堂民間都沒我們的份。
如果李承乾再朝著軍隊下手,那我們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把所有的權力都集中,我們就隻能在家裏吃茶了!”
這些道理,沒有人不明白,要不然他們就不會聚集在一起了。
隻不過,現在被徹底說穿了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