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魏愛卿不愧為大唐肱骨之臣

字數:4503   加入書籤

A+A-


    女子為官,主政一方。
    這個話一出,魏征隻感覺如芒在背。
    現在世家屈服了,大家決定配合了。
    以後要是覺得活得不如意,那就等大唐打出去的時候,去別的大陸重新開始。
    可並不代表他們,願意讓女子也參與進來,搶奪他們本來已經不多的利益。
    上一次女子為官,好歹不能主政一方,現在加上個主政一方,那可就變成真正的實權官員了。
    明知道是李承乾逼魏征說的,甚至可能私下裏就是商量好了的。
    但他們不敢盯李承乾了,隻能把目光投向魏征的背影。
    那目光好像一根根針,狠狠的紮在魏征的身上。
    魏征感覺自己涼透了,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精明了大半輩子,自己跳進坑裏了。
    “嗯,魏愛卿不愧為大唐的肱骨之臣。
    事急從權,此的確算一種解決方案。
    諸位愛卿,可有其他更好方案?”李承乾問道。
    百官心中無限吐槽,他們有方案的話就不會不說了,實在沒辦法。
    按照李承錢這麽砍,他們能怎麽辦?
    他們對某些人也恨起來,明明李承乾有給機會,隻要他們跟和尚之間斷了聯係,稍微周旋一下,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偏偏就有那麽多貪心不足,自以為是,真可謂被錢迷了眼。
    真是天高皇帝遠,不知皇帝有多大的力量。
    還以為跟以前那些皇帝一樣,隨便忽悠,居然敢砍鬼神軍團的人。
    砍了等於白砍,還直接就把自己給暴露了,下一秒就等著挨刀。
    想要搞點事情出來,也得有時間去準備,偏偏李承乾完全沒給準備時間。
    各種雷厲風行之下,和尚跑不掉,跟和尚勾結的官也跑不掉。
    反正就是各種不如意,百官都想擺爛了。
    他們真沒辦法了,這個時候又不能跳出來。
    跳出來解決不了問題,那可就等於被李承乾抓住把柄,最起碼都得脫掉官服滾蛋。
    一不小心,就被拉出去砍了。
    “既然愛卿們沒有更好的方案,那就這樣吧!
    正好上一屆女子科舉,安排在長安的副職女子們,也學習快三年了。
    不管能力夠不夠,可以下放出去試試了。
    到時候,這一屆科舉出來的女子,就重新填補長安城的空缺。
    上一批女子,朕記得是錄取了一百一十八人吧?
    五十六個州府,一個州府兩個,剩下六個繼續留在長安。
    問一下她們自己的意見,誰不願意下放,誰可以不走。
    若是這一類太多,那就強行安排。”
    “臣,遵旨!”
    魏征有氣無力,就像祖墳都被刨了,還無法報仇一樣。
    “嗯,在安排上,一個作為縣令,一個作為主薄,其他在當地找人填充,由縣令和主薄共同商議決定。
    在她們走馬上任的時候,讓她們告知鬼神軍團的人。
    鬼神軍團會派出十個人,每人五個守護在她們身邊,以輔佐她們度過最初的三年時間。
    若是爛泥扶不上牆,該如何就如何。”
    百官聞言,心中再次倒吸口涼氣。
    明白李承乾,果然是有備而來。
    這縣令是正七品,主薄隻是從九品,看起來兩者地位相差巨大。
    但是,主薄的職能是負責監督和執行,如果主薄跟縣令不對付,兩者之間就會出現競爭。
    這女人之間爭起來,可是要命的。
    重點是,這都是吏部直接任命,也算是皇帝直接任命。
    做縣令的那個,就算再怎麽看不慣主薄,她也無奈。
    同時,兩者身邊都有五個鬼神軍團的人保護。
    看似不多,真要弄也不是弄不過。
    可弄完之後,隻怕又是一波三族消消樂。
    如果有因為兩者是女子而不配合的,這十個人,也已經足夠讓她們起步了。
    待到兩三年之後,如果還沒有收歸當地民心,讓百姓服從她們的安排,聽從她們的吩咐。
    那隻能說,是真的爛泥扶不上牆了。
    李承乾這一招,是真正的要讓女子為官了呀。
    可放眼望去,現在的朝堂上,還有誰能夠反對嗎?
    誰要敢跑出來說一句牝雞司晨,可以賭一下自己脖子夠不夠硬。
    魏征無語,魏征默然,魏征有氣無力道:“臣,遵旨!”
    他知道,這個例子一開,自己就是百官眼裏的千古罪人了。
    至於是不是平民百姓眼中的千古罪人,他現在也說不好,但他隻能受著。
    如果不是現在身體好,魏征都要氣吐血了。
    他靈光一閃什麽不好,偏偏閃出這麽個靈感。
    李承乾也沒想到,魏征居然會如此‘配合’。
    反正不管如何,目的達成了就行。
    “魏愛卿且退下,來說下一件事。
    關於字典和簡化字,諸位愛卿都看了吧,可有什麽想要說的?”李承乾問。
    房玄齡站出來道:“陛下,臣發現,字典之中有些字的發音,似乎有些問題,不知……”
    “哦,房愛卿說這個!
    這不是當初,你跟魏征說,有些字因為讀音問題無法標注嗎?
    朕就折中了一下,把這些字的音,用一些方言的音標了出來。
    你可以認為,字典上的音,就是以後的官話發音。
    這一切,都是為了拚音能夠適用。
    拚音能夠適用,又關係到全天下的文脈傳播。
    從秦到現在,官話一直都在變,從來沒有完全統一的時候。
    究其根本,就是因為無法統一。
    無法統一的原因,正好就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學習標準。
    而現在有了標準,自然就得按照標準來。
    如此,你可理解?”
    “臣,明白了……”
    的確,既然沒辦法標注音,那就換一個能標注音的讀音來。
    這一切,都是為了拚音能夠適用。
    而拚音的用途,確實是太大了。
    “還有別的問題嗎?”
    “臣,沒有問題……”
    翻看了簡化字之後,房玄齡確實發現,字體簡化太好了。
    雖然略有些失去文雅,但卻方方正正好寫好記,並且又不失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