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李承乾提出華夏遺民論

字數:4216   加入書籤

A+A-


    各種各樣的物價,除了一些番邦商品和奢侈品,也是極為低廉。
    按照他的打聽,隻要是有工作的百姓,基本都能夠買得起。
    那種繁榮昌盛帶來的人間煙火氣,甚至讓鬆讚幹布有些迷戀。
    要知道,現今的吐蕃還是奴隸社會。
    真正進入封建社會,還是曆史上的文成公主帶去的。
    奴隸社會跟封建巔峰社會之間,差距實在太大了,那是天塹一般的差距。
    在他們吐蕃,除了貴族就是奴隸,奴隸們的生活是不用多說的。
    他也是個雄心壯誌的帝王,也想要改革。
    而他盯上的,就是旁邊的中原王朝。
    實在是中原王朝,太過於可怕了。
    不管如何改朝換代,不管是處於巔峰還是低穀,都能把他們打的服服帖帖,從有曆史記載以來就如此。
    這樣的能力,這樣的底蘊,這樣的實力,鬆讚幹布也很想要。
    所以他想模仿大唐,從各方麵模仿。
    無奈,一個國家的製度還有方方麵麵,並不是三言兩語能夠搞清楚的。
    隨意更改的話,隻會畫虎不成反類貓,一不小心會讓社會構架崩潰。
    同時,國內的舊勢力,也肯定會極力反抗。
    所以才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跟大唐聯姻。
    因為據他所知,凡是跟中原王朝的皇帝聯姻,都會被送上一些好東西。
    在聯姻之前,他也得展示自己的價值和強大。
    因此,當年才有了那一次戰爭。
    不出所料,當時在位的李世民給出了回應,雖然沒有明確的同意,但他想努力一下。
    眼看馬上就要成功了,沒想到大唐突然就換皇帝了。
    而這個皇帝一上台,就直接拒絕,隻同意開通互市。
    之後,他也聽聞了一些大唐的事,知道大唐的一些情報。
    可在那個時候,他隻覺得大唐新皇帝亂來,看來大唐又要陷入混亂了。
    說不定到那個時候他有利可圖,所以他幹脆坐山觀虎鬥。
    如果有可能的話,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把邊境線狠狠的推一波。
    不曾想,大唐卻是越來越好。
    互市雖然順利開通了,結果卻很明顯,他想要的拿不到,大唐皇帝明顯防著他。
    本來還想著徐徐圖之,反正他還年輕。
    誰知道,大唐開始找借口屯兵邊境,從那時候起,他的情報就開始斷斷續續。
    明知道大唐是想幹什麽,但他覺得吐蕃也挺強大,真要是打起來,鹿死誰手還真未可知。
    更何況,他們還占著地利和統治優勢。
    果然,戰爭來了。
    接下來,就是吐蕃苦難的開始。
    大唐派的都是赫赫有名的老將,一番碰撞之後,根本就毫無破綻,反倒是邊境線被往內慢慢推移。
    幾乎兩年打下來,吐蕃真的頂不住了。
    不隻是兵員的損傷,還有各種物資的缺乏,已經越來越嚴重了。
    尤其是像必需品的鹽,真的是缺到了極致,就連他這個王都快要沒得吃了。
    剩下的隻有兩個辦法,要麽向大唐投降,要麽放棄現有國土,看看能不能打下旁邊的戒日王朝。
    現在的戒日王朝,同樣非常的強大,鬆讚幹布根本沒有把握。
    至於說向戒日王朝借兵,像鬆讚幹布這樣的雄主,根本沒想過這種窩囊的主意。
    借兵容易,想要還回去就難了,說不定就在自己本土生根了。
    那位戒日王,他也是很清楚的。
    相比較而言,吐蕃人與大唐人之間,除了地域造成的高原紅,整體的形象上,都是差不多的,文化上也多有交流。
    他們跟戒日王朝,看起來壓根就不是一個人種,所以不考慮。
    這一次,鬆讚幹布力主自己來到大唐,不怕國內的貴族偷家,一方麵是有這個自信。
    另一方麵也是想要親眼看看,大唐究竟是怎麽個情況。
    怎麽新皇帝上位幾年,就變得他完全看不懂了!
    至於根本目標,他還是主張跟李承乾達成協議,不想再繼續打下去了。
    他自己是一個有雄心壯誌的帝王,他知道李承乾也是,所以他才有這個膽量來。
    有雄心壯誌的帝王,不屑於用一些陰謀詭計。
    隻是真正來到長安,看到了一些東西之後,他發現自己好像沒有談判的條件。
    預想之中,跟他們打了兩年,按理來說,大唐也應該差不多了。
    實實在在過來之後才發現,長安城的繁榮超出他的想象,別的地方應該也不會太差。
    這就等於是說,跟他們打了兩年,大唐更加強大,更加繁榮了,這還怎麽談條件?
    因此,他現在等著李承乾拋出話來,看看李承乾猜測自己是個什麽意思,再來決定怎麽應對。
    此時,李承乾確實是想試探鬆讚幹布的意思。
    因此,他接過話頭道:“大唐的繁榮,是建立在一代代王朝,努力發展文明的基礎上!
    說起來,自殷商,有明確的曆史記載以來,我華夏文明源遠流長。
    不管是你吐蕃現有的地域,還是海外各國,都有我華夏遺民的影子。
    由於曆朝曆代的戰亂,很多百姓也好,一些躲避戰亂的權貴也好,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可謂越走越遠,甚至冒險漂洋過海。
    這種情況下,我華夏文明的種子,四麵八方的散落。
    又根據各自地域的不同,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文明。
    說句可能讓讚普覺得自大的話,比如你我之間,如果去掉地域造成的膚色不同,還有衣飾不同,我們之間在外表上,有很大的區別嗎?
    再來看看你旁邊的戒指王朝,還有那些金發碧眼,紅發黃眼,甚至膚色黑漆漆的番邦,那差距可就大了。
    一眼看過去,就不是同一個祖宗。
    因此,我大唐私以為,吐蕃中的大多數人,也有著華夏的血脈,你覺得呢?”
    鬆讚幹布捏著酒杯的手緊了緊,沉默不言。
    他在猜測,李承乾這話究竟是什麽意思。
    吐蕃,本身就是之前那片地域上,各個遊牧民族,在他的攻伐和帶領之下形成。
    本質上來說,他就是學習的大唐。
    總體而言,吐蕃目前大多數的民族,在外表上的確跟唐人很相似,這是無法否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