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三代人皇後,萬物化生

字數:4199   加入書籤

A+A-


    “換而言之,人皇的概念形成更早,那是來自於文明之初的!
    可是後來,由於遠古人對於天地的敬畏,對於天地的不理解,形成了對天地的恐懼。
    因此,神權開始興盛,這從周朝之前,甚至包括周朝在內,打仗之前要先占卜,可以看出一二。
    隻需探尋曆史就會發現,所謂的商紂王,是當時那個時代最大的反神先鋒。
    他被打敗之後,周朝自降位格,自認為天子,神權再次抬頭。
    但這一次,神權沒有再完成統治,反而被諸子百家給‘瓜分’了!”
    玄奘手裏轉動著念珠,默默的聽著,並沒有打斷,也沒有口出疑惑。
    這些東西,曆史上記載得清清楚楚,是沒法反駁的。
    隻不過在往日裏,沒有人去深入研究過,要麽都是研究自己那一套,根本沒有從整個大局去看過。
    他現在隻覺得,李承乾非常可怕,他似乎把整個曆史給看透了,甚至從中走出了自己的路。
    “直到始皇帝……也就是秦皇統一六國,大量銷毀一些各國歌功頌德的東西,包括各國的神話傳說,也包括諸子百家的一些東西。
    本來這隻是為了統一文化,結果項羽的一把火,把一切都燒成一空。
    那個時期,幾乎算是文化空白時期。
    除了知名的一些經典,基本沒有什麽東西流傳下來,什麽都毀了。
    到了漢代,由於沒有了完整傳承,平民百姓的天地始終是敬畏的,神權又開始慢慢抬頭,比如說董仲舒提出的那一套。
    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可能神話就會越來越多,神權又開始形成統治。
    隻需要連續出幾個軟弱的皇帝,就會被神權重新架空。
    還好,漢末之後,又是好幾百年的亂世,沒有讓神權得到機會。
    但是,你們佛教也好,道教也好,還是頑固的生存了下來,編造種種神話傳說,又想要開始架空皇權。
    時代在發展,不說你們那一套,還能不能夠做到架空皇權。
    就說隻要有朕在,也絕對不會允許!
    朕,曾經把人文的初祖軒轅黃帝,列為第一代人皇,因為他結束了茹毛飲血的部落時代,形成了最初的文化脈絡。
    商紂王,立為第二代人皇。
    因為他是反神先鋒,第一個把當時猖獗無比的神權,打壓下去的存在。
    盡管神權的反撲,讓他很快就沒了,以至於某位周天子也怕了,自將位格稱自己為天子。
    但是這種精神,這種時代的烙印,神權也磨滅不了。
    要不然的話,就不會有諸子百家的存在。
    朕,又把始皇帝,列為了第三代人皇。
    因為他,完成了當時中原大地的大一統,從此真正形成家國概念。
    盡管他可能隻是為了自己的統治,無論如何,他做出來的效果就是這樣。
    法師啊,這第一代人皇,形成了炎黃華夏文明的初始。
    第二代人皇,把神權徹底的崩散。
    第三代人皇,把人權徹底凝聚。
    老子曾經立下德經和道經,其中有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你說說,這第四代人皇,要想成就人皇位格,需要做什麽?”
    李承乾臉上,帶著似笑非笑的笑容。
    玄奘手裏的念珠轉得飛快,滿臉駭然的盯著李承乾。
    “陛,陛下……你,你要做第四代人皇?!”玄奘結巴道。
    李承乾突然麵無表情,自斟自飲了一杯酒。
    淡淡道:“人皇,那是後人對前人的評價。
    就如同史書,那是後朝對前朝的評價。
    朕做不做人皇,能不能成為人皇,那是需要後人去評價的。
    朕隻是覺得,第四代人皇應該做的是,讓天下人人如龍,人定勝天!
    不管神佛也好,天災也好,通通要屈於人之下。
    人,隻要有用的神佛,沒用的都會把它們埋葬。
    三生萬物!
    萬物者,包容一切,讓一切有序運轉,越來越繁榮。”
    玄奘明白,李承乾是用神佛來比喻他們佛道兩家。
    有用就用你們,沒用就把你們埋葬,這就是人道。
    人道,與天地一切抗爭,不允許被神佛壓製。
    哪怕你是真的神佛,也必須要對人有用,人才會留著你。
    而且這個三生萬物的例子,舉得太好了。
    人文初祖軒轅黃帝是一,他凝聚了文明的初始。
    打下神權的帝辛是二,因為他讓神權再也沒有辦法壓下人權,形成人權和神權相互侵占的局勢,為百花齊放奠定基礎。
    始皇帝是三,這個三指的是構架的穩定,也就是皇權郡縣製。
    那麽接下來,該輪到三生萬物,萬物化生的時候了。
    玄奘撥動念珠的手在顫抖,他是真的開始理解,李承乾要做什麽了。
    “法師,這是曆史的滾滾大勢,任何人都阻擋不了!
    誰要是敢阻擋,必將被這股大勢,碾壓成飛灰,成為曆史的塵埃。”
    大唐這個時代,形成了太多的東西的概念,包括外國人對華夏的印象!
    這是曆史上諸位先賢的成果,也是曆史的滾滾大勢。
    包括佛道兩家,基本完整的天庭和地府理論,都是在大唐這個時期形成的。
    比如說再往後一點,曆史上的話,那位現在的禦史中丞唐臨,在他晚年寫了一本誌怪小說,寫的是跟地府有關的事。
    那本書,叫做《冥報記》。
    那本書,算是徹底把地府的概念給完善了。
    以李承乾的角度來看,倒像是在大唐後期,曆史突然被什麽東西影響,突然給拐了個巨大的彎,瞬間閃了腰。
    而他現在做的事情,才更像是滾滾曆史大勢,應該出現的一幕。
    他不知道,這一切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甚至無法去猜測,那平時不聲不響的係統的來曆。
    但他有深刻的預感,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對的。
    現在,大唐這個時期,應該是第四代人皇出世的時候。
    不能再像曆史上那樣,突然間被腰斬,然後一直後退,直到那所謂的近代,才漸漸重新翻盤。
    大唐這個璀璨的時代,不應該被影響和腰斬,而應該三生萬物,形成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