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薛仁貴和玄奘

字數:4604   加入書籤

A+A-


    甚至可以這樣說,薛仁貴是一個傳奇的全才。
    首先,他有三箭射殺三名大將的經曆,這代表他有做猛將的能力。
    正所謂秦王持弓尉遲恭執槊,李世民曾經也是一個猛將。
    作為一個猛將,要麽馬戰衝鋒陷陣很厲害,要麽就是弓箭很厲害。
    作為古代冷兵器時代,唯一的定點遠程攻擊力,能做弓箭手的都是屬於精兵。
    不但要有很好的臂力耐力,還需要很好的眼力精準度。
    然後,他還有帥才。
    在曆史上打高句麗的時候,有著三千人攻城,不但攻破了,還殺了上萬,讓四十餘城望風而降的戰績。
    即便因為後來被副將違抗軍令坑了,被貶了。
    但是,上任安東都護之後,依然能夠安撫高句麗的遺民,讓他們忘記亡國之痛。
    從整個曆史的大方向來看,他也同樣做到了。
    因此,這是一個了不得的全才。
    “民,薛仁貴,拜見陛下!”
    薛仁貴一身素色的長袍,腰間束著玉帶。
    看起來嶄新無比,整個人也很精神。
    不過,他自己的家底是買不起的,顯然是靠著家族資助的。
    畢竟,皇帝千裏昭昭的說要見他,那就不是他個人的事了。
    “平身!”
    李承乾是在立政殿見的他,畢竟他現在公務繁忙得很。
    “薛仁貴,朕聽聞你自幼聰慧,對於用兵之道,甚至對於理政,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對還是不對?”李承乾問道。
    薛仁貴微微抬頭,看向坐在高台上的那個身影。
    隻是,察覺到對方的目光也在盯著他,那趕緊要低下頭去。
    雖然現在這個時代,並沒有什麽盯著皇帝看是失禮的說法,但他還是感覺壓力山大。
    因為家裏變故的原因,他幾乎已經算是平民百姓。
    貴族沒落是寒門,寒門沒落了就是平民百姓。
    如果再起不來,那麽連最後一點傳承的家底都得敗光。
    最後的最後,就是純粹的百姓了。
    而薛仁貴在家裏,就正好卡在寒門沒落,成為百姓的最關鍵時刻。
    所以,他還有一些傳承,還可以通過自學。
    畢竟他年紀小的時候,父親是還活著的。
    他根本就搞不明白,全天下那麽大,李承乾為什麽會知道他。
    在原本的曆史上,他早先就該參軍的,有記載稱他做過玄武門的守衛。
    也有記載,他跟李靖是師徒關係。
    不管原本的曆史上,這些是真是假。
    總之,由於李承乾帶起的蝴蝶效應,他直到現在還在務農。
    “不敢欺瞞陛下,民確實是有些心得。
    不過,沒有經過實際驗證,也就是一些自己琢磨的東西。”
    薛仁貴不敢謙虛,因為他知道,這可能是自己唯一的機會。
    不管李承乾是從哪裏聽到的他,若是麵見了皇帝之後,皇帝卻又沒什麽說法,就讓他回去了。
    讓他現在獲得的一切,不但會重新還歸家族,甚至會過得更加淒慘。
    因為家族比他更需要,被皇帝給看上。
    “自己琢磨,也有自己琢磨的好處。
    最起碼,不會墨守成規,也不會帶上別人的烙印。
    那麽你覺得,如果給你一支軍隊,你現在能打仗嗎?”李承乾直接問。
    “民……可以試試!”
    薛仁貴一咬牙,直接答應下來。
    “這樣,你先去找李靖,去跟他學習一下兵法。
    不過,朕隻是給你牽一條線,你能不能得到他的認可,那得看你自己。
    大約明年,朕會派你去南方,去整合那些這山林中的部落,算是給你實踐的機會。
    之後,再根據你的情況,另行安排。”
    “民……遵旨!”
    薛仁貴很激動,那可是李靖,作為一個在武將上,立誌有所圖的人,他怎麽可能不知道?
    “來人……”
    隨著李承乾的一聲呼喊,一個活人侍衛走了進來。
    “帶他去李靖的府上,就說是朕說的,讓他考核一下,順便教他點東西。
    至於住處的話,嗯……”
    “陛下,民在長安有住處,是家族安排的……”
    “那行,去吧!”
    “民,告退!”
    薛仁貴退下之後,正巧又有侍衛來報,玄奘法師求見。
    李承乾心中一動,讓玄奘過來。
    玄奘這個時候求見,應該是已經寫好了,他的西域遊記了。
    差不多一炷香之後,玄奘來了。
    此時的他,雖然已經去了滿臉的風霜之色,但整個人看起來,卻是老了很多,精氣神也沒有他剛剛回來的時候那麽好。
    “阿彌陀佛,貧僧見過陛下!”
    玄奘雙手合十,微微一拜。
    “免禮,不知法師想要見朕,所為何事?”李承乾明知故問。
    玄奘從自己的僧袍之中,掏出了一本線裝書,雙手捧著恭敬道:“陛下,貧僧這些年遊曆的心得,已經書寫完畢。”
    “呈上來!”
    玄奘沒動,殿廷通奏上前接過書,仔細查驗有沒有暗藏什麽東西後,這才轉身來到案桌前放下。
    李承乾拿起來,默默的翻閱起來,並從中抽出一張西域的地圖。
    稍微看了一下之後,李承乾問:“玄奘法師,你所求何為?”
    “貧僧別無所求,唯願陛下放過佛門一馬!”
    玄奘說著,又是雙手合十深深一拜。
    “朕何時不放過佛門了?
    玄奘法師,看來你的佛法也不怎麽樣。
    並非是朕不曾放下,而是爾等自己不曾放下。
    爾等好好吃齋念佛,甚至吃肉念佛,都與朕沒有關係。
    有信徒供奉你們,那是你們自己的本事,這樣管不著。
    你現在還能說出這個問題來,隻能證明你們自己沒有放下。
    朕如果真的想取締佛門,先不說能不能做到,那現在天下間的寺廟,就不可能還存在。
    那些泥雕木塑的菩薩,不管有沒有金身,什麽都不會剩下。
    朕做的,不過是給你佛門定下了一個規矩。
    至於這個規矩是什麽,你們自己去理解。
    看在你獻的這兩個東西的份上,朕告訴你一句話。
    民心,永遠不要去染指,包括蠱惑。
    你佛門可以導人向善,但是朕覺得,清規戒律最好嚴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