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給你們的俸祿,本就是扣了稅的
字數:4279 加入書籤
百官心中一動,不得不承認,李承乾是說了實話。
世家,已經沒辦法再成為依靠,除非現在就推翻李承乾。
若不然,以後人人讀書,人人都是聰明人,世家還如何高高在上?
人人讀書的情況下,隨便拉上一支人馬,不說能夠打天下,最起碼能用。
也就是說,世家就再也沒有了任何優勢!
除非,憑著底蘊和號召力,自己坐上新的皇位。
“朕直白的跟你們說,一代新人換舊人,曆史是向前滾滾而行的。
無論是朕,還是其他人,總有人出來改變這個世道。
這是誰,都沒辦法阻止的!
我們的祖先從遠古走來,從對天地自然一無所知,一直走到今天。
從最開始可能住在樹上或者山洞裏,到後來聚集成部落,再到後來聚集成族群,再到現在的大一統帝國。
從一開始可能什麽都不穿,到後來的獸皮樹葉裹身,再到現在各種華服。
從最開始用石頭木棍,到後來的銅器,再到現在的鐵器,哪有什麽不變的東西?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既得利益者,這是無可避免的。
每當新的時代來臨,原本的既得利益者,總是會受到巨大的衝擊,甚至是徹底消亡。
能在這曆史的波濤之中,穩住自身並且傳承下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就像朕改革官員製度一樣,生產力正在變化,地盤正在變化,人口也正在變化,不改不行!
就好像一輛馬車,它隻能裝那麽多東西,如果強行塞得更多。
要麽輪子承受不住,要麽馬匹承受不住,要麽車廂承受不住,總有一個地方或者多個地方會承受不住。
這種情況下,要麽造更大的馬車,要麽就把馬車改成別的車,別無他法。
現在,我大唐就是這輛陳舊的馬車。
這輛馬車,從祖祖輩輩就繼承下來,到現在已經腐朽,也裝不下那麽多東西了。
朕,正在從各方麵,試圖加固和擴大這駕馬車,甚至是徹底改變這駕車。
這個時候,你們認為,朕如果把這車弄散架了,你們就沒地方遮風避雨了。
你們認為,朕的加固也好,全新的發明也好,都不一定適合這車。
而且,你們每天還要用這駕車,做你們自己熟悉的事。
一旦被朕給改了,萬一不適合你們呢?
所以,你們拚命的阻止。
在時代的浪潮之下,你們能夠阻止嗎?
哪怕大唐衰亡,新的駕車之人,麵對已經被朕拆得破破爛爛的馬車,也一樣會動手改造。
他會把朕留下的,他覺得好用的,依然會加上去。
這駕馬車,隻要已經開始動手,就再也不可能回歸原樣,沒有誰能夠做到。
爾等,究竟是想保住自己眼前的利益,還是保住子孫後代的利益?
爾等家裏的子孫後代,可都很有出息嗎?”
這話一出,直擊百官的心裏。
他們都是可以娶妻妾的,就算是律法不允許的,也可以別的形式出現。
這方麵,每個朝代都管得不是很嚴。
畢竟是男人當家作主,男人是什麽樣子的,男人也是了解的。
所以,至少絕大多數來說,家裏都不是那麽一兩個孩子。
就算是不重視的庶子,不代表他們偶爾想起來,不想他們成才。
隻不過是,不想他們爭奪家產之類的。
總而言之,每個家族都希望自己繁榮昌盛,都希望家族裏的每一個人,能夠獨當一麵。
尤其是那些,剛剛才開始,因為自己的官職,新興起來的家族。
他們更加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夠代代永攀高峰。
而不是隨著自己過去之後,就什麽都完蛋了。
就在百官還沉浸在自己思緒中的時候,李承乾又說:“從古至今,這世道其實很簡單,就是起起落落,一直在循環。
每一代,都有人想要混個從龍之功,或者自己做皇帝。
來來回回,無數無名的英豪,葬身在腳下的黃土地上,甚至可能連名字都沒留下,就跟那到處是哭穀的亂世百姓一樣。
誰又能保證,自己或者自己的家族,能夠永遠流傳下去?
而現在,朕就給了你們一個,不自己亂來,就能永遠流傳下去的機會,你們不想要嗎?
就如同爾等自己,若是朕當初,學那前朝一般,你們有多少人能夠留下?
金錢也好,權勢也好,都不過是過眼雲煙。
真正能夠傳承的,無非就是血脈,再無其他。
隻要大唐永遠繁榮昌盛下去,那你們的子孫後代,就算是再怎麽差,最起碼也能一直傳承。
總有那麽一代,能夠重新起來。
而一旦大唐國庫沒錢了,那就意味著,爾等是子孫後代,也隨時會再次陷入亂世之中,隨時可能血脈斷絕或者改姓,這是爾等想要的嗎?”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莫不如是。
而文武百官,也不知不覺的,陷入了李承乾的語言陷阱。
因為在這片大地之上,傳承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
一個是血脈傳承,第二個就是家世傳承。
為了傳承的問題,基本是可以犧牲一切的。
就好像,如果某個官員犯了大罪,甚至哪怕是被冤枉的,皇帝要砍了他的頭,這個官員都會跪地謝恩。
並不是因為他們自己認為,他們被砍頭是榮幸。
而是因為,皇帝陛下令砍他的頭,這就意味著子孫後代安全。
子孫後代安全,就已經是這種官員最大的願望了。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此時他們謝恩,也是真心實意的。
所以,在家族傳承血脈傳承這個問題上,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
事情關係到了家族傳承,那他們就得仔細思考,是不是要顧著眼前的利益了。
金銀珠寶再多,好像也沒有任何意義。
就在大家沉默的時候,房玄齡站出來說:“陛下,五成是不是太多了?”
“哈哈哈哈哈哈……”
李承乾朗笑道:“朕隻是在舉例子而已,並沒有說真的要五成,這個需要你跟唐儉去算!
另外,百官的俸祿不變,就好像店小二的稅該商家去交,這百官俸祿上的稅,不過是國庫左手倒右手,自然不算在其中。
或者說,給你們的俸祿,本就是扣了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