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拒絕招攬
字數:3378 加入書籤
五皇子的招攬,對常人來說或許是平步青雲的好機會,但在秦朗心中,卻如同一把雙刃劍,暗藏著無盡的凶險。
秦朗深知,曆來皇子之爭,那都是殘酷無比的修羅場。為了那至高無上的皇位,皇子們之間明爭暗鬥,無所不用其極。每一次的決策,都如同在懸崖邊行走,稍有不慎,便會墜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秦朗並非孤身一人,他的身後,是整個秦氏家族。父母的殷切期望,兄弟姐妹的安危,都如同沉甸甸的擔子,壓在他的心頭。他不能因為自己一時的衝動,或者對權勢的覬覦,就輕易地在這複雜的朝堂局勢中站隊。
在秦朗尚不了解朝堂局勢的情況下,貿然選擇陣營,無疑是將自己和家人置於風口浪尖。一旦站錯隊,等待他們的,可能是滅頂之災。家族的榮耀、親人的性命,都可能因為自己的一個錯誤決定而灰飛煙滅。
秦朗想起了那些史書上記載的故事,多少家族因為卷入皇子之爭,最後落得個滿門抄斬的下場。曾經的繁華富貴,在權力的傾軋下,如泡沫般破碎。他不能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在自己的家族身上。
“我不能冒險,絕對不能。”秦朗低聲自語,握緊了手中的韁繩。
秦朗的眼神堅定,心中已然做出了決定,無論未來會麵臨怎樣的誘惑,都要守護好家人,守護住這份平凡而珍貴的寧靜。
馬蹄聲噠噠作響,秦朗漸行漸遠,隻留下一路揚起的塵土,在風中漸漸消散,仿佛在訴說著對家族的責任與堅守。
五皇子陳睿驍望著秦朗遠去的方向,心中滿是遺憾與不甘。他緩緩轉身,踱步回到廳內,一屁股坐在榻上,隨手端起桌上的茶盞,卻又重重地放下,濺出的茶水濕了桌麵。
“哼,真是不識好歹!”陳睿驍忍不住低聲咒罵。在他看來,自己拋出的橄欖枝,對秦朗而言是求之不得的機遇。雖說秦朗隻是庶子出身,但好歹出自將門,背後有著秦明將軍這棵大樹。
秦明在軍中威望極高,陳睿驍此前多次試圖拉攏,卻都碰了一鼻子灰。那秦明脾氣倔強,對皇子們的拉攏一概不買賬,在軍中堅守著自己的立場。
陳睿驍本想著,若能招攬秦朗,憑借秦朗與秦明的關係,說不定能借此打開缺口,在軍方安插自己的勢力。畢竟,在這風雲變幻的皇子之爭中,軍方的支持至關重要。而秦朗自身才情出眾,若能為自己所用,無論是在朝堂上出謀劃策,還是在輿論上造勢,都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可如今,秦朗竟如此堅決地拒絕了他,這讓陳睿驍精心謀劃的一步棋落了空。他越想越氣,心中煩躁不已,覺得秦朗實在是不懂得把握機會,白白浪費了這大好前程。
“難道他真以為,憑借那些詩詞,就能在這亂世中安穩度日?”陳睿驍冷哼一聲,站起身來,在廳內來回踱步。他的眼神中閃爍著不甘與思索,試圖尋找其他辦法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看來,還得另想辦法對付秦明,至於秦朗……”陳睿驍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暫且留他一留,說不定日後還有用處。”
陳睿驍深知,在這權力的棋局中,每一個棋子都可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即便此刻看似無用,也不能輕易舍棄。
陳睿驍整理了一下衣衫,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平靜下來。他明白,在這場皇子之爭中,情緒失控隻會讓自己陷入更不利的境地。他必須保持冷靜,重新謀劃,為登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步步為營。
“如此才情,卻無意於朝堂,實在可惜。”陳睿驍冷靜了一會低聲自語,聲音中帶著幾分遺憾。在他看來,秦朗的才華若能為自己所用,定能在這波譎雲詭的皇子之爭中增添幾分勝算。
“不過,他這般堅守本心,倒也難得。”陳睿驍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苦笑。在這宮廷權謀的漩渦中,多數人趨炎附勢,為了利益不擇手段,而秦朗卻能不為權勢所動,一心追求自己的閑逸生活,這份淡泊名利的心境,在陳睿驍身邊的人中顯得格外珍貴。
“或許,此人日後仍有可為。”陳睿驍心中念頭一轉,他深知,強扭的瓜不甜,既然秦朗此刻不願加入自己陣營,不如放他自由,說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秦朗會因某個契機改變心意。
“也罷,隨他去吧。但需留意其動向,如此人才,不可為他人所用。”陳睿驍眼中閃過一絲銳利,他暗暗下定決心,即便秦朗此刻不能成為助力,也絕不能讓他成為敵人。
秦朗回到家中,徑直走向書房,坐在那張熟悉的書桌前,陷入了沉思。窗外,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一片片光影,可他卻無心欣賞。
回想起在五皇子府拒絕招攬的那一幕,秦朗心中愈發堅定自己的選擇。他出身將門,深知權力爭鬥的殘酷,那些依附皇子的人,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自己一心隻想憑借真才實學,為國家效力,而非卷入那充滿陰謀與算計的皇子黨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秦朗終究還是太過單純,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拒絕已經深深刺痛了陳睿驍那顆自負的心。要不是陳睿驍心裏糾結了一番,秦朗差點被陳睿驍記恨上了,早知道被一個皇子記恨上絕對不是什麽好事情。
京城,溫府,溫大儒書房。
溫大儒此時正看著手中的詩稿,紙張雖不名貴,卻因那力透紙背的字跡和精妙絕倫的詩句,顯得格外珍貴。他輕輕展開詩稿,輕聲吟誦,神情漸漸沉醉。上麵所書正是秦朗這幾日所作詩詞。
放下詩稿,溫大儒靠在椅背上,閉目沉思。他與秦朗相識已久,還記得初次見到秦朗,是在湖邊。那時的秦朗,雖身著樸素,卻難掩其才華鋒芒。他在旁邊觀棋多日,相談幾次,發現年輕人談吐不凡。從那之後,溫大儒便開始留意這個年輕人,時常與他交流詩詞文章,看著秦朗的才華日益精進,心中滿是欣慰。
這時,溫大儒不禁想起兒子溫啟銘前些日子在書房對自己說的話:“父親,秦朗之才,實屬難得。國子監匯聚天下英才,若能讓秦朗進入國子監讀書,接受係統的教育和熏陶,以他的天賦,將來必能在文壇大放異彩,為我大陳王朝的文化繁榮貢獻力量。”
溫啟銘聽父親多次說起過秦朗,深知秦朗雖才華橫溢,但因出身問題,缺乏更好的學習資源和平台。他希望父親能出麵,邀請秦朗進入國子監。當時,溫大儒隻是笑著點點頭,並未當即表態。但在內心深處,他也覺得兒子所言極是。
如今,再次品讀秦朗的詩詞,溫大儒更加堅定了心中的想法。他睜開眼睛,目光中透著堅毅,喃喃自語道:“明日,便讓人去請秦朗來府中,我要親自與他說此事。”
喜歡穿越古代,無雙庶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無雙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