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提問
字數:3089 加入書籤
溫清悠正講著課,課堂上突然有一人舉手,秦朗一看,這人不是趙承瑞嗎。
旁邊的陳源開口道“這趙承瑞就是愛出風頭,估計他又是想引起這溫清悠的注意。”
隻見趙承瑞站起身來,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袍,頭戴玉冠,顯得風度翩翩。
他朝著溫清悠微微拱手,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說道:“溫姑娘,方才溫姑娘對《關雎》中‘興’之手法的解讀確實新穎,引人深思。但學生認為,《詩經》作為經典,其每一處細節皆蘊含著多重深意,我們不妨從曆史文化的角度再做探討。”
溫清悠眼中閃過一絲欣賞,點頭道:“趙公子請講,想必定有高見。”
趙承瑞微微揚起下巴,掃視了一圈周圍的同窗,似乎很享受眾人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
他緩緩說道:“在先秦時期,‘雎鳩’除了象征忠貞,還與當時的社會婚姻製度緊密相連。當時的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雎鳩’雌雄和鳴,也寓意著婚姻中夫妻的和諧相處,是對理想婚姻模式的一種暗示。這是否也能看作是‘興’之手法所蘊含的更深層次意義呢?”
此言一出,講堂內頓時響起一陣低聲的議論。有的學子對趙承瑞的觀點表示讚同,點頭稱是;有的則麵露思索之色,似乎在考量這個觀點的合理性。
溫清悠也不禁將目光投向趙承瑞,眼中多了幾分關注。
秦朗在一旁微微皺眉,他總覺得趙承瑞此舉有炫耀之嫌,並非單純為了學術探討。但不可否認,趙承瑞提出的觀點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溫清悠認真聽完後,微笑著說道:“趙公子從曆史文化角度切入,為我們開拓了全新的視野。《詩經》流傳千年,其內涵猶如一座寶藏,不同的視角皆能挖掘出無盡的瑰寶。趙公子的見解,讓我們對《關雎》中‘興’之手法的理解更為深刻。”
得到溫清悠的認可,趙承瑞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
他再次拱手,說道:“溫姑娘謬讚了,學生不過是班門弄斧,還望溫姑娘和諸位同窗多多指正。”嘴上雖謙遜,可那得意的神色卻難以掩飾。
陳源在秦朗耳邊小聲嘀咕道:“你看他那副樣子,不就是想在溫清悠麵前表現自己嘛。”
秦朗輕輕搖頭,沒有回應,他將目光再次投向溫清悠,心中好奇,麵對這接連不斷的觀點碰撞,她又會如何引導這場學術討論的走向。
溫清悠見眾人討論得愈發熱烈,抬手示意大家稍作安靜,微笑著說道:“諸位公子的見解都十分獨到,讓我們對《詩經》‘興’之手法的理解更為全麵和深入。那我們不妨再將視野拓寬,看看‘興’在其他經典詩篇中,又是如何與各種文化元素相互交織,展現其獨特魅力的。”
她輕輕翻開手中的書卷,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接著說道:“就如《蒹葭》一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開篇以蒹葭和白露起興,營造出一種朦朧、淒清的氛圍。從曆史文化角度看,這背後或許蘊含著當時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依賴,以及在特定環境下對美好情感的向往。大家不妨思考一下,這種‘興’的運用,與《關雎》中的‘興’,在表達情感和承載文化內涵上,有哪些異同之處呢?”
溫清悠的話音剛落,講堂內便再次響起一陣嗡嗡的討論聲。學子們紛紛低頭沉思,或是與身旁的同窗輕聲交流。
秦朗微微皺眉,陷入了思考。他想到《關雎》中“興”的運用,更多是直白地引出君子對淑女的追求,情感表達較為熱烈,而《蒹葭》中的“興”,似乎營造出一種更為含蓄、悠遠的意境,那“在水一方”的伊人,更像是一種遙不可及的美好理想。
這時,一位平日裏較為沉默寡言的學子站起身來,有些靦腆地說道:“溫姑娘,學生以為,《關雎》的‘興’是從現實場景出發,借雎鳩引出人間愛情,情感表達較為直接,充滿了活力與熱情;而《蒹葭》的‘興’,營造出的是一種如夢似幻的氛圍,那茫茫的蒹葭與清冷的白露,使得對伊人的追求仿佛蒙上了一層輕紗,情感更加含蓄、深沉,也多了幾分惆悵。至於文化內涵,《關雎》關聯婚姻製度,而《蒹葭》,學生猜測,是否與古人對神秘、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有關呢?”
溫清悠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點頭鼓勵道:“這位公子的見解十分新穎。從情感表達和文化內涵兩方麵進行對比,思路清晰。的確,《蒹葭》所營造的朦朧意境,背後或許蘊含著古人對未知的好奇與向往,這種解讀為我們理解這首詩提供了新的視角。那其他公子還有不同看法嗎?”
陳源思索片刻後站起來說道:“我覺得從文學表現手法上看,《關雎》的‘興’奠定了全詩較為明快的基調,即便追求過程中有輾轉反側,但整體情感是積極向上的,朝著與淑女‘琴瑟友之’‘鍾鼓樂之’的目標前進。而《蒹葭》的‘興’,從一開始就奠定了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基調,全詩彌漫著一種求而不得的憂傷。從文化層麵來講,《關雎》更貼近社會生活層麵的文化,而《蒹葭》似乎觸及到了古人精神層麵更深層次的追求,一種對理想境界的執著追尋。”
趙承瑞也不甘示弱,緊接著說道:“陳兄所言極是。不過,我還想補充一點,從韻律上看,《關雎》的‘興’句與後文在韻律上的呼應,使得詩歌讀起來朗朗上口,更具節奏感,符合當時人們在社交場合演唱的需求;而《蒹葭》的‘興’,其韻律的悠長與重複,更強化了那種悠遠、惆悵的氛圍,仿佛是詩人內心深處無盡的歎息。”
溫清悠聽著眾人精彩的發言,心中滿是欣慰。她說道:“諸位的見解讓這兩首詩的內涵更加豐富立體。《詩經》中的‘興’,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我們通往古代文化與文學殿堂的大門。每一首詩的‘興’,都在不同的維度上,展現著古人的智慧、情感與審美。”
隨著溫清悠的講解告一段落,講堂內的氣氛依舊熱烈非凡。
溫清悠環顧四周,見學子們眼中都閃爍著求知與思索的光芒,心中一動,說道:“今日大家對《詩經》‘興’之手法的探討十分精彩,想必諸位心中都有所感悟。課堂臨近尾聲,不知有沒有同學願意以今日所學,吟詩一首,展現一下自己的才思?”
喜歡穿越古代,無雙庶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無雙庶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