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大比格物風雲起,奇思妙解見真章

字數:3759   加入書籤

A+A-


    揚州城,大比廣場上,十二座雕梁畫棟的高台一字排開,分別代表著大陳七州最頂尖的學院。每座高台上都懸掛著各自學院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正中央,一座更為宏偉的觀禮台矗立,工部尚書周正明、樞密院副使李崇山、司農寺少卿王敏端坐其上,身後站著一眾官員和侍從。
    揚州刺史洛洪身著緋袍,手持一卷竹簡,緩步走上觀禮台前的高台,高聲宣布“大陳學院大比第二場比試正式開始!”
    “第一項,格物科!請各學院派代表上台,任務是還原渾天儀誤差,限時修複地動儀機關!”
    洛洪話音剛落,十二座高台上分別走出一位年輕學子。
    國子監的旗幡下,溫清悠已經提著工具箱起身,腰間銀鈴隨著步伐輕響。
    身旁的秦朗下意識伸手欲攔“這機關精巧,你……”
    “林夫子前日便定了我。”
    溫清悠回眸一笑,發間玉簪折射出細碎光芒,“你且看好了。”
    她身後,白發蒼蒼的林夫子撫須頷首,身旁的武夫子正往掌心倒著金瘡藥——這是為防止機關誤傷提前備下的。
    與此同時,棲梧書院走出的玄衣少年宋硯正摩挲著袖中刻刀,指節因常年雕刻泛著薄繭。
    雲溪書院的少女江晚檸將鵝黃裙擺掖進腰帶,露出綁著銅鈴的牛皮綁腿,行動間叮當作響。
    致遠學院的壯漢周鐵直接扛起半人高的工具箱,震得木台微微發顫。
    白露書院的少女楚夢璃則慢條斯理展開一卷泛黃的《渾天儀考工錄》。她指尖劃過羊皮紙卷上的星軌圖,突然抽出一支炭筆在木台邊緣演算公式,墨跡未幹便伸手調試渾天儀的赤道環。
    溫清悠走上高台時,正對上宋硯挑釁的目光。對方手中刻刀已經抵住渾天儀齒輪,刀刃與青銅摩擦出尖銳聲響。
    而楚夢璃更直接,撕下《渾天儀考工錄》的邊角料折成楔形,墊在渾天儀底座下調整水平,這不合規矩的舉動讓台下工部官員皺起了眉。江晚檸則掏出一柄精巧的卡尺就開始丈量地動儀立柱,動作之嫻熟讓司農寺少卿微微挑眉。
    “時辰已到!”
    洛洪的銅鑼聲驚飛簷下燕雀,溫清悠指尖剛將最後一處齒輪歸位,額角細汗順著下頜滑落。她抬頭望向觀禮台時,正看見宋硯對著故障的地動儀機關怒砸錘子,楚夢璃的《渾天儀考工錄》攤開在渾天儀旁,書頁間夾著用金箔繪製的機關拆解圖。
    工部尚書周正明率先起身,紫袍上的雲紋暗繡在陽光下流轉,他帶著考評團緩步走向各學院高台。
    行至棲梧書院時,宋硯通紅的眼眶和凹陷的齒輪讓周正明連連搖頭“蠻力破巧,本末倒置。”
    致遠學院的周鐵倒是將地動儀機關複原,可渾天儀的誤差計算錯誤百出,樞密院副使李崇山在記錄簿上重重畫下叉號。
    輪到白露書院,楚夢璃垂眸斂去眼中不甘。她的渾天儀雖校準了誤差,卻因撕毀典籍被扣除應變分,麵容蒼白如雪“學生願賭服輸。”
    而雲溪書院的江晚檸,在最後關頭用銅鈴絲線臨時加固了地動儀的懸垂擺,司農寺少卿王敏摸著山羊胡沉吟“雖非正統解法,倒也別出心裁。”
    當考評團駐足國子監高台,溫清悠從容掀開地動儀銅蓋,露出內部精巧咬合的機關“渾天儀誤差源於黃道環傾斜角偏差,學生通過增減墊片校準;地動儀的八道機關中,蟾蜍銜珠處暗簧鏽蝕,已用新鑄青銅件替換。”
    她手腕翻轉,從袖中取出一張半透明的雲母片,上麵用朱砂畫著機關改良圖,“另附《渾天地動二儀修繕劄記》,供大人參考。”
    周正明的手指撫過溫清悠修複的齒輪,鎏金護甲與青銅碰撞出清響“技藝精巧度四分,實用價值三分……”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溫清悠染著銅鏽的指尖,“應變能力本可扣罰,但這份劄記確有創見,亦給三分。”
    考評團完成打分後,工部尚書周正明將記錄著十二學院成績的卷軸呈給端坐在觀禮台主位的三皇子陳睿淵。
    陳睿淵修長手指接過卷軸,展開細細瀏覽。
    他墨色的眸子掃過每一行分數,在看到國子監溫清悠的成績時,微微挑眉,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其餘兩位考評官屏息凝神,靜靜等候皇子的評判。
    片刻後,陳睿淵合上卷軸,聲音清冽沉穩“此次格物試,眾學子各展所能,足見大陳人才濟濟。然治學之道,貴在嚴謹精巧,更需推陳出新。國子監溫清悠,不僅完成題目要求,更能撰寫劄記提出改良之法,實為難得。”
    他將卷軸遞給一旁的揚州刺史洛洪,目光掃過台下十二座學院,朗聲道“洛卿家,宣讀成績吧。”
    洛洪雙手接過卷軸,整了整官袍,踏上高台中央,高聲宣布“大陳學院大比第二關格物試,經考評團裁定,總分第一名為——國子監溫清悠!”
    大比廣場上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國子監高台上,秦朗激動地握緊拳頭,趙承德、林詩允等人紛紛歡呼雀躍,林夫子和武夫子對視一眼,欣慰地捋著胡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溫清悠站在高台上,向觀禮台深深行禮,發絲間的玉簪在陽光下閃耀,如同她此刻耀眼的榮耀。而其他學院的學子,或麵露欽佩,或若有所思,暗暗記下此次比試的經驗教訓,準備在後續的比試中一展身手。
    觀禮台上工部尚書周正明摩挲著記錄簿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對身旁的樞密院副使李崇山歎道“此女對渾天儀黃道環的改良之法,竟與我三年前推演的方案不謀而合,後生可畏啊。”
    “但撕毀典籍終究不合規矩。”
    李崇山指了指白露書院方向,目光透著嚴厲,“楚夢璃雖算出誤差,卻折損了文人士子的治學底線。”
    司農寺少卿王敏卻不以為然,晃著手中的茶盞笑道“依我看,江晚檸用銅鈴絲線應急倒頗具巧思,若在農事器具改良上,這般靈機應變或有大用。”
    後排的年輕官員們更是交頭接耳。
    “聽說國子監的溫清悠出身世家?乃國子監祭酒之女。”
    “難怪能琢磨出那些務實的解法,不像某些寒門子弟隻會照搬典籍。”
    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輕笑,三皇子陳睿淵身旁的侍衛統領壓低聲音道“殿下,棲梧書院宋硯的父親正黑著臉呢,畢竟他家世代都是工部匠人……”
    陳睿淵目光掠過溫清悠,忽然開口“諸位卿家,此次格物試倒讓本皇子想起太祖開國時的箴言——‘學問當為天下用’。那些被扣分的學子,究竟是輸在技藝,還是輸在了治學之心?”這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深潭,觀禮台瞬間安靜下來,唯有洛洪宣布成績的聲音,穿透凝滯的空氣,在廣場上空回蕩。
    喜歡穿越古代,無雙庶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古代,無雙庶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