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字數:6595   加入書籤

A+A-


    中環,陸羽茶室。
    這是一家開了快八十多年的老茶樓,三層小樓,木質窗框,青磚牆麵,門口掛著紅底金字的招牌。
    裏麵是傳統粵式裝修,紅木桌椅,鏤空屏風,牆上掛著幾幅山水畫。
    空氣裏飄著茶香和點心的香味,偶爾傳來粵語交談的聲音,語調輕緩。
    楊鳴和嶽父坐在靠窗的位置。
    桌上擺著一壺普洱,幾碟點心:蝦餃、燒賣、叉燒包、馬蹄糕。
    趙老頭發花白但梳得整齊,穿一身深灰色的西裝,坐姿端正,氣質溫和但自帶威嚴。
    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慢慢喝了一口。
    “這茶還是老味道。”他說,“二十多年前我來過一次,那時候還在任上,來香江考察。當時就有人帶我來這裏喝茶。”
    楊鳴也端起茶杯:“爸,以前經常來香江?”
    “不算經常。”趙老說,“就來過幾次,都是公務。那時候內地和香江的交流還不像現在這麽頻繁,來一次都要走很多程序。”
    他放下茶杯,夾了塊馬蹄糕。
    “現在方便多了,想來就來。”他笑了笑,“華玲說你在這邊買了房子?”
    “嗯,前幾天剛弄好。”
    趙老點點頭:“香江這個城市,我年輕的時候就很向往。繁華,國際化,機會多。”
    他頓了頓。
    “不過住久了,還是會想家。”
    楊鳴聽出了他話裏的意思。
    過了一會兒,趙老問:“你接下來,是不是準備定居香江?”
    楊鳴搖搖頭。
    “不會,相比香江,我更喜歡國內,特別是川渝。”
    “哦?”趙老抬眼看他。
    “香江是個好地方,但終歸不是家。等徹底安穩下來,我想長居川渝。”
    趙老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華玲聽到這話,會很高興。”
    “她一直想回去。”楊鳴說,“隻是這幾年確實抽不開身。”
    “我理解。”趙老說,“做事業,總要有所犧牲。”
    他夾了個蝦餃,慢慢咀嚼,然後又問:“那你們倆,有沒有考慮過要個孩子?”
    楊鳴愣了一下。
    這個問題,他確實沒想過。
    或者說,他想過,但沒有認真想。
    趙老看著他,等著他的回答。
    楊鳴放下茶杯。
    “說實話,我還沒考慮成熟。現在時機……還不夠。”
    “時機?”趙老笑了笑,“你是覺得還不夠安穩?”
    楊鳴點點頭。
    “嗯,還有些事沒完全解決。等解決了,會認真考慮這件事。”
    趙老沒有追問,隻是說:“也對,事業要緊。不過話說回來,人這一輩子,不能總想著等一切都完美了再去做什麽。有些事,做了才會完美。”
    楊鳴聽出了他的意思。
    “我明白。等今年年底,如果一切順利,我會和華玲認真商量這件事。”
    “嗯。”
    趙老端起茶壺,給楊鳴續了杯茶。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家常,說起滇南的天氣,說起江城的變化,說起川渝的美食。
    聊了十幾分鍾,趙老把話題轉了回來。
    “華玲跟我提過,你最近在為一個人困惑。叫劉特作?”
    楊鳴點點頭。
    “嗯,這個人……有點看不透。”
    “怎麽說?”
    “他對我很好。”楊鳴說,“借錢給我,利息很低。投資我的公司,條件很寬鬆。介紹資源給我,從不要回報。表麵上看,他就是個慷慨的合作夥伴。”
    “但你覺得不對?”
    “嗯。我總覺得,他一定有目的,隻是我還沒看出來。”
    趙老放下茶杯,靠在椅背上。
    “你這個感覺,是對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好。”
    楊鳴看著他。
    趙老沉默了幾秒,然後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您說。”
    趙老端起茶杯,看著杯子裏的茶水,像是在回憶。
    “二十多年前。那時候有個商人,姓吳,做地產的,很有錢。逢年過節都會來看我,送些茶葉、字畫,都不是貴重的東西,但很用心。”
    楊鳴沒說話,認真聽著。
    “有一次,我家裏裝修,他知道了,主動說認識一個設計師,可以幫忙介紹。我當時覺得他是好意,就答應了。結果設計師來了,做得確實不錯,而且堅決不收錢,說是大家都是朋友。”
    趙老頓了頓。
    “後來逢年過節,他還是會來,每次都帶點東西,茶葉、特產、工藝品。我當時想,這人不錯,懂分寸,不送貴重的,隻是表達心意。”
    “後來呢?”楊鳴問。
    “大概過了兩年,他突然來找我,說他有個地產項目,需要一塊地。他拿了很厚一疊材料,說項目對地方經濟有多大貢獻,能帶動多少就業,能增加多少稅收。”
    楊鳴明白了。
    “他終於露出目的了。”
    趙老點頭:“那塊地在市中心,很值錢,但按規定是不能批給他的。他知道這一點,所以前兩年一直在鋪墊,讓我覺得他是個懂分寸、不貪心的人。等關係到位了,再提要求。”
    “您當時怎麽處理的?”
    “我拒絕了。”趙老說,“我跟他說,這塊地按規定不能批,我幫不了。他當時臉色就變了,但還是客氣地說理解,然後就走了。”
    “後來呢?”
    “後來,他再也沒來過。”趙老笑了笑,“那些茶葉、字畫、設計費,都成了沉沒成本。”
    楊鳴沉默了。
    趙老繼續說:“他從一開始就有目的。那些好,都是鋪墊。他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等我對他放鬆警惕,等我覺得欠他人情,然後提出要求。”
    他看著楊鳴。
    “你現在遇到的,可能也是這種情況。”
    楊鳴點點頭。
    “我也這麽懷疑。但我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麽。”
    “不著急。”趙老說,“他一定會露出來的。這種人,前期鋪墊得越多,後期的要求就越大。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等。”
    趙老頓了頓:“而且你要做好準備,以防他要的太多。”
    楊鳴知道嶽父說得對。
    劉特作這幾個月的所作所為,表麵上都是好意,但實際上都在給他挖坑。
    等坑挖得夠深,他就會提出真正的要求。
    到那時,楊鳴很難拒絕,或者說無法拒絕。
    趙老看著他,慢慢說:“《道德經》裏有句話,‘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楊鳴抬頭看著他。
    “想要從別人那裏拿走什麽,就要先給他什麽。”趙老說,“你這個朋友,應該深諳此道。”
    楊鳴點點頭,沒說話。
    趙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既然你已經察覺到了,就說明你還有主動權。接下來,就看你怎麽應對了。”
    “您有什麽建議嗎?”
    “兩個辦法。第一,提前還清他的好處。把借的錢還了,把他的投資稀釋掉,斷掉他的籌碼。”
    “但這樣可能會兩敗俱傷。”楊鳴說。
    “對。所以還有第二個辦法。”
    “什麽辦法?”
    “順著他。等他暴露自己的目的,然後再想辦法化解。”
    楊鳴想了想。
    “您覺得哪個辦法更好?”
    趙老笑了笑。
    “這要看你自己的判斷。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沒有標準答案。”
    他放下茶杯。
    “不過有一點,你要記住。”
    “什麽?”
    “無論你選哪個辦法,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這種人,一旦翻臉,手段不會太幹淨。”
    楊鳴點點頭。
    “我明白。”
    兩人又坐了一會兒,沒有再說話。
    窗外是中環的街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茶室裏還是那麽安靜,茶香繚繞,偶爾傳來幾句粵語交談。
    過了一會兒,趙老起身。
    “時間不早了,回去吧。華玲還在家裏等著。”
    “好。”
    楊鳴也站起來,兩人一起走出茶室。
    外麵陽光刺眼,楊鳴戴上墨鏡。
    趙老走在他旁邊,步伐緩慢但穩健。
    “小楊。”他突然說。
    “嗯?”
    “華玲跟了你,我很放心。你是個有擔當的人。”
    楊鳴沒說話。
    “但你也要記住。人這一輩子,不能總想著自己扛。有些事,該放下就放下,該求助就求助。”
    楊鳴點點頭。
    “我會的。”
    “好。”趙老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回家。”
    兩人上了車,駛離中環。
    車裏,楊鳴腦子裏都是那句:“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劉特作給了他這麽多,一定是想從他這裏拿走什麽。
    但到底是什麽?
    他還不知道。
    但他知道,答案快要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