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天羅地網,獵物入甕
字數:6470 加入書籤
隔天,下午三點四十分,一架從吉隆坡起飛的航班降落在赤鱲角機場。
陳誌明走下舷梯,拎著一個黑色公文包。
他四十五歲,中等身材,穿一件深藍色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苟。
多年來追查1MDB案,讓他的眼角多了些細紋,但眼神依然銳利。
跟在他身後的是美方代表,FBI駐亞洲聯絡官,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白人男性。
兩人沒說話,快步走過入境通道。
香江的人已經在等了。
領頭的是梁警司,五十歲出頭,穿著便裝。
他伸出手:“陳調查官,一路辛苦。”
陳誌明握了握手:“梁警司。”
“車在外麵。”梁警司說。
三輛黑色轎車停在停車場。
陳誌明和梁警司坐進中間那輛,美方代表上了另一輛。
車隊駛出機場,往市區方向開。
“會議室都準備好了。”梁警司說,“CCB那邊的人也到了。”
陳誌明點點頭,沒多說話。
他看著窗外,高樓大廈一棟接一棟。
香江這座城市他來過幾次,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沒時間多看。
這次也一樣。
他是來抓人的。
劉特作,1MDB案的核心人物,偷了四十五億美金,逃了多年。
現在終於有線索了。
十多天前,他收到一封匿名郵件。
郵件很專業,用了多層嵌套網絡,查不到發件人。
裏麵有一份詳細的資金調查報告,列出了劉特作在中東、新加坡、香江的資金流向。
港口投資、藝術品、私募基金、信托賬戶,每一筆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最關鍵的是,郵件裏還提到了劉特作現在人在香江。
具體地址沒給,但已經足夠了。
陳誌明一開始不敢相信。
這麽重要的情報,怎麽可能突然從天而降?
他懷疑是陷阱,或者有人想借刀殺人。
但他還是查了。
讓手下核實那些資金流向,一筆一筆對。
結果發現,百分之七十是真的。
那些離岸公司,那些信托賬戶,確實和劉特作有關。
雖然做了很多層掩護,但隻要深挖,總能找到蛛絲馬跡。
陳誌明意識到,這不是陷阱。
有人想讓他抓到劉特作。
但對方是誰?
為什麽要幫他?
他不知道。
不過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是多年來最接近劉特作的一次機會。
車開了四十分鍾,停在一棟灰色大樓前。
香江執法隊總部附近的一個聯合指揮中心,專門用來處理跨國案件。
陳誌明下車,跟著梁警司走進電梯,直上八樓。
會議室不大,長桌,十幾把椅子,牆上掛著香江地圖和幾塊白板。
已經有人在等了。
CCB的黃總督察,四十多歲,戴眼鏡,坐在長桌一側。
他身邊是兩個助手,都穿製服。
O記的另外幾個探員也在,加上陳誌明和美方代表,會議室裏一共坐了十個人。
“陳調查官,請坐。”黃總督察站起來,伸手示意。
陳誌明坐下,把公文包放在桌上。
梁警司關上門,回到座位。
“我們開始吧。”
陳誌明打開公文包,拿出幾份文件,分發給在座的人。
“這是我們這幾年對1MDB案的調查資料。劉特作通過空殼公司和第三方代持,從馬來西亞國家基金挪用了四十五億美金,目前國際執法隊對他發出紅色通緝令,但一直沒抓到人。”
他頓了頓,翻開另一頁:“去年我們追蹤到一筆資金流向,從新加坡轉到香江。金額不大,五百萬美金,但操作手法和劉特作一貫的方式很像。我們懷疑他可能在香江。”
黃總督察看著手裏的文件,皺眉:“但沒有確鑿證據?”
“沒有。”陳誌明坦率地說,“隻是懷疑。”
他從公文包裏拿出一個U盤,遞給梁警司。
“十多天前,我收到一封匿名郵件。裏麵有這些。”
梁警司把U盤插進會議室的電腦,投影儀亮起來。
屏幕上出現一份份文件。
資金流向圖、離岸公司架構、銀行轉賬記錄、信托賬戶明細。
每一份都標注得清清楚楚,像是專業調查團隊做出來的。
“我們花了一周時間核實這些資料。”陳誌明說,“百分之七十是真的。那些離岸公司,那些賬戶,確實和劉特作有關。”
黃總督察盯著屏幕,眼神變得凝重。
“誰發的郵件?”
“不知道。”陳誌明搖頭,“對方用了多層嵌套網絡,查不到。”
“那可信度……”
“可信。”陳誌明打斷他,“我做這行二十年,見過很多匿名舉報。這一份不一樣。對方掌握的信息量太大,而且太精確。不是內部人,就是專業團隊。”
他指著屏幕上的一個信托賬戶:“這個賬戶,連我們之前都不知道。是對方提供的線索,我們才查到。”
會議室裏安靜了幾秒。
梁警司開口:“郵件裏有沒有提到劉特作的具體位置?”
陳誌明說:“沒有,隻說他在香江。”
“那我們還是要先找到他。”
“對。”
黃總督察忽然說:“不知道你們聽說過環球信托基金嗎?”
陳誌明愣了一下:“環球信托?”
“對。”黃總督察翻開手裏的另一份文件,“我們最近在查一個案子。鏡像影業涉嫌洗錢,資金來源是環球信托基金。”
他把文件推到陳誌明麵前。
陳誌明快速瀏覽了一遍,眼神變了。
“環球信托基金……”他抬頭看黃總督察,“你們查到實際控製人是誰嗎?”
“還在查。”黃總督察說,“但從股權結構來看,背後應該是個大人物。而且這個基金在新加坡、開曼、BVI都有分支,操作手法很專業。”
陳誌明和梁警司對視了一眼。
“能把環球信托的資料給我看看嗎?”陳誌明說。
黃總督察點頭,讓助手把文件拿過來。
陳誌明仔細看了十幾分鍾,然後抬起頭。
“是他。”
他的聲音很肯定。
“這個基金的操作手法,和劉特作一貫的方式完全一致。空殼公司、離岸賬戶、信托嵌套,都是他擅長的。”
梁警司坐直了身體:“你確定?”
“八成以上。”陳誌明說,“而且你們查到的這個鏡像影業,資金流向是從中東過來的。劉特作在中東有很多資源,他一直在幫那邊的人洗錢。”
黃總督察皺眉:“鏡像那邊的案子,我們抓的人是個替罪羊。真正的操盤手還沒找到。”
“那就對了。”陳誌明說,“劉特作不會親自出麵。他都是通過代理人操作,自己躲在幕後。”
他指著屏幕上的匿名郵件資料:“而且你們看,郵件裏提到的幾個信托賬戶,和環球信托的架構是對應的。這不是巧合。”
會議室裏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梁警司開口:“如果環球信托基金是劉特作控製的,那鏡像影業這個案子,背後就是他在操盤。”
“對。”陳誌明點頭,“而且從時間線來看,劉特作應該是在去年年中到香江的。環球信托和鏡像的合作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黃總督察翻著文件:“我們查到環球信托在香江有個辦公室,中環。但人不多,隻有幾個律師和財務。”
“那些都是前台。”陳誌明說,“劉特作肯定不在那裏。”
梁警司重複了一遍:“要在香江找一個人,太難。而且還是像劉特作這樣的人。”
陳誌明沒說話。
他知道梁警司說得對。
要地毯式搜索,太費時間。
而且劉特作很狡猾,一旦察覺到風吹草動,立刻就會跑。
他們需要更精確的情報。
“我們可以從環球信托入手。”黃總督察說,“監控他們的辦公室,看有沒有可疑的資金往來或者人員聯係。”
“不夠。”陳誌明搖頭,“劉特作不會留下這種明顯的線索。”
“那我們還能怎麽辦?”
陳誌明沒回答。
他盯著桌上的文件,腦子在快速轉動。
有人想讓他抓到劉特作。
那個人提供了這麽詳細的資料,肯定不會隻到這一步。
一定還有後手。
但,是什麽呢?
他正想著,會議室的門忽然被敲響了。
梁警司皺眉:“進來。”
門開了,一個CCB的探員探頭進來,看著黃總督察:“黃督查,有情況。”
“什麽事?”
“有人來自首。”探員說,“說要指控環球信托基金和鏡像影業洗錢案,背後是劉特作主使。”
會議室裏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