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摟草打兔子

字數:4311   加入書籤

A+A-


    李瑄蹙眉道:“將軍想要多少封口費?”
    高世德伸出兩根手指。
    李瑄舒了一口氣,“兩萬兩?”
    高世德鄙夷道:“切,海寇就是海寇,這眼界,窄得可憐啊!”
    “二十萬兩?你怎麽不去搶!”
    高世德心道:‘我就是再搶啊!’
    “堂堂高麗第一世家生死存亡的大秘密、竟不值這個數?文傑,把這群沒見識的海寇拉出去宰了吧!簡直是浪費本將軍的時間。”
    李瑄捏著鼻子應下了,“好,二十萬兩,李某答應你便是!”
    高世德聞言,將腿從桌子上放下來,震驚道:“莫非你真是耽羅島監務?不是假冒的?”
    李瑄的臉黑如鍋底,“本官自然是真的!”
    高世德拱了拱手,“啊哈哈哈,失敬失敬,來人,快給李大人看茶!”
    “現在能告訴在下,你到底是誰了吧?”
    “自然,本將軍乃是大宋的蕩寇將軍,高世德是也,對了,我爹是高俅!”
    李瑄詫異地看了高世德一眼,‘怪不得此人敢如此猖狂!’
    高世德此時把高俅抬出來,也是讓李瑄別想著耍花招,趕緊打錢!
    “高將軍,我高麗素來仰慕大宋仁義之邦的風範。當年太宗皇帝曾言‘以信義交鄰國’,仁宗皇帝更是以‘德化四海’著稱。希望將軍言而有信,莫要有損大宋天朝上國的威儀。”
    “哈哈,李大人盡管放心,高某的信譽在汴京有口皆碑,收了錢,絕對守口如瓶!自然會把某些事爛在肚子裏。
    其實,若不是李大人前來,我也懶得摻和貴國那點事兒。”
    李瑄麵皮抽搐,‘感情是我上趕著來給你送錢的唄!’
    “高將軍,那批軍甲對我李家至關重要,還請將軍能夠物歸原主!”
    高世德歎了口氣,一臉為難的表情, “唉~,李大人,咱們交情歸交情,可這批軍甲……”
    李瑄心中頓感不妙,“怎麽?”
    “本將軍領軍數十載,也不過是個五品將軍,這次剿匪好不容易撈著點像樣的繳獲,若是能呈報朝廷,說不定還能往上挪一挪位置。
    我觀李大人也是個通情達理之人。你總不能為了一己私利,壞了別人的大好錢程吧?”
    李瑄眼角抽搐,‘你才多大就領兵數十載?再說了,你爹是高俅,你的官位還不是想咋挪咋挪?’
    高麗軍甲與大宋軍甲款式不同,高世德若真上交了,李家在高麗肯定得手忙腳亂地遮掩真相。
    他強壓怒火,擠出一絲笑容,“高將軍多慮了!區區軍甲算什麽功勞?
    我李家在高麗朝堂也算有些分量。不如這樣,我讓家主請王上親筆寫一封表彰信,遞交給大宋朝廷,盛讚將軍剿匪之功!這可比幾副破甲胄體麵多了,你說是不是?”
    高世德眼睛一亮,拍案讚歎:“哎呀!李大人果然夠朋友!這主意妙啊! ”
    李瑄見他上鉤,趕緊趁熱打鐵:“嗬嗬,那軍甲的事……”
    高世德突然又皺起眉頭,搓著下巴作沉思狀:“李大人,咱們朋友歸朋友,可生意歸生意。這批軍甲工藝上乘,放在市麵上,少說也得值個……”
    李瑄臉色一僵,終於忍不住咬牙道:“高將軍,二十萬兩封口費我已經應了,你還想怎樣?”
    高世德一臉無辜:“哎,李大人,你誤會了!一碼歸一碼,那二十萬兩隻是買‘秘密’的錢,您若想買軍甲,自然得再花一份了!”
    李瑄氣得胡子直抖:“你……你這是趁火打劫!”
    高世德笑眯眯地端起茶盞,慢悠悠道:“這樣吧,我也不多要,二十萬兩,軍甲你拉走,如何?"
    李瑄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手指顫抖地指著他:“你……你這是坐地起價!那批軍甲根本不值這個價!”
    “咱們是朋友嘛,李大人何必在意那些細節?最重要的是生意做成了,我們兩家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不敢說守望互助,最起碼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吧?”
    “可你要得也太多了,加在一起就是四十萬兩了!”
    “不不不,是五十萬兩!”
    李瑄氣急,“高世德!你別太過分!”
    “嗬嗬,李兄,你又誤會了,我隻拿四十萬兩,至於多出的十萬兩,是李兄的辛苦費!你忙前忙後,總不能白忙活不是?”
    李瑄神情為之一振,有些心動,‘這高衙內,人還怪好嘞!’
    “李兄放心,在我這裏,五十萬兩的事不會漏,軍甲的事、也不會漏。”
    接下來的談話氣氛非常和諧,兩人稱兄道弟,好似相識多年的老友一般。
    在宋代,兄弟相稱並不是我喊你為兄,你喊我為弟,而是互相稱對方為兄。親兄弟間一般都稱“哥”。
    李瑄開心地走了,高世德等人也繼續返航,雙方約定,數日後在青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高世德不過一頓茶的工夫,就進賬了四十萬兩。某些好漢領著上千兄弟攻打州府,才勉強有這個收獲。
    ……
    出使過高麗的大宋官員,對李資謙的評價是,李外表莊重沉穩,舉止從容得體,喜好結交賢才,樂於行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掌握著國家大權,但懂得尊重王室,能夠維護王室尊嚴,也算得上是個賢能的臣子。
    然而他也有缺點,輕信讒言,貪圖利益。大肆侵占百姓田產宅院,名下的土地阡陌相連,宅邸建造得奢華鋪張。
    各地送來的禮品堆積如山,光腐敗的肉食就常常積壓數萬斤,其他財物更是多到數不清。
    高麗王,名王俁,如今身體不太好,王太子才十歲。
    高麗民間有這樣一句讖言:“龍孫十二盡,更有十八子。”
    有幕僚向李資謙解釋說:十二,合在一起是“王”字;十八子,合在一起是“李”字。讖言是說“王”家之後,便是“李”家的天下了。
    李資謙覺得,這句讖言應在了自己身上,心裏有些蠢蠢欲動,這才有了私藏軍甲的事情。
    當李瑄將自己的海上遭遇稟告給李資謙後,李資謙不憂反喜。
    他捋著胡須,眼中精光閃爍。
    如今,高麗早已停用了遼國的年號,國事改用幹支紀年,而民間商戶記賬,也有用大宋年號的。
    朝堂上不少官員提議,趁機徹底擺脫遼國的藩屬關係,重新投入大宋的懷抱。
    高麗給別國當小弟的觀念深入人心,而遼國、金國都太殘暴了,還是大宋好!
    李資謙覺得,自己上位後若是受到大宋皇帝的冊封,那就名正言順了,如今搭上高俅的關係,也是好事一樁。
    李資謙喃喃自語道:“傳聞高俅做過蘇軾的書童,那尋幾件名貴字畫送去,必然是投其所好了。”
    他轉頭問李瑄道:“對了,這個高衙內喜好什麽?”
    ……
    喜歡高衙內的恣意人生請大家收藏:()高衙內的恣意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