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覲見

字數:5280   加入書籤

A+A-


    王黼聞言,心中警鈴大作,他如何看不出蔡京的盤算。
    宋代皇室“重道德輕技術”的教育傳統,是培養皇子端正的三觀,使其遠離狂悖、暴虐、荒淫等無道行為。
    具體事務則交給相應的賢才來做,這是“士大夫政治”成熟的體現,太子的培養方向是“最終裁決者”。
    可作為皇帝,不能隻學習文化素養啊!
    農業、軍事、經濟、工業等領域的知識,肯定掌握的越多越好。
    而宋朝過度弱化皇帝的實務能力,使得皇帝不了解許多政策,自然成不了一個合格的“政策製定者”。
    例如:蔡京的泡沫經濟,童貫的軍事奏報,簡直一騙一個準。
    這種教育也削弱了皇帝麵對危機時的應對能力。
    王黼剛才那套漂亮話,也隻能騙騙趙佶這個門外漢。
    他急步出列道:“陛下!臣蒙聖恩提舉應奉局已是勉力而為,若再兼漕運司,恐分身乏術,反誤了陛下大事……”
    蔡京輕笑打斷:“嗬嗬,王相太過謙了,正所謂一事不煩二主,而且以王相之才,區區漕運何足掛齒?”
    蔡京語氣轉為戲謔,“王相不是想督辦江南織造嗎,正好拿這個練練手。”
    趙佶撫掌道:“太師所言極是,王卿既能者,自當多勞。”
    “可臣恐怕……”
    “陛下既然已經首肯,王相就不要推辭了。
    當然,若王相實在沒有精力,不如把其他職務先辭了,專職操辦陛下交代的花石綱和漕運,畢竟陛下對王相可是寄予厚望的。”
    王黼不得已,隻得領旨。
    禮部尚書白時中出班奏道:“陛下,《周禮》雲‘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嚐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今秋孟祭在即,太常寺已提交祭祀儀程,備齊禮器牲牢,請陛下示下主祭人選。”
    北宋祭祀分為大祭、中祭和小祭。
    規模最大的,當屬三年一次的“南郊祭天”,在冬至舉辦,皇帝親祭,屆時文武百官、禁軍儀仗、宮樂舞姬等數萬人參與,耗時數日。
    其次是九月份的“明堂大禮”,也是每三年一次,與南郊祭交替舉行。
    而白時中說的“秋孟祭”,是最後一種大祭,祭祀太廟,稱為“太廟時享”,因春夏秋冬每季一次,也可稱為“四孟祭”。
    前兩種大祭,畢竟每三年才舉辦一次,需皇帝親祭,至於“四孟祭”,皇帝一年主持一次即可。
    趙佶道:“燕王掌宗正寺,亦通曉禮樂,就由燕王佐禮吧。”
    趙俁出列,“臣、領旨。”
    北宋嚴防宗室幹政,判宗正寺通常不參與軍國大事,僅限處理皇族的內部事務。
    讓趙俁主持祭祀的事,趙佶提前讓人傳了話,不然他可不會過來。
    之後,又有幾名官員奏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為別的,隻為在趙佶麵前露一露臉。
    一名小太監在趙佶耳邊低聲道:“官家,高衙內今日進宮了。”
    “哦?”趙佶明顯來了興趣。
    梁守忠在青州得了高世德的好處,回來後對他讚不絕口。
    趙佶聽說他擁有兩隻能載人的巨雕,心中不禁為之向往。
    趙佶不光喜歡奇珍異寶,珍禽奇獸也在他的喜愛範疇,延福宮內就圈養著不少飛禽走獸。
    趙佶滿身都是藝術細菌,他的繪畫題材豐富,風格細膩優雅,而且他還偏愛畫鳥。
    如今高世德回來了,他自然要觀一觀對方的大鳥了。
    他輕輕擺手,打斷了一位不知名官員的侃侃而談。那官員見狀,忙識趣地退回隊列。
    趙佶看向高俅道:“高卿,日前青州捷報頻傳,高世德立下不少功勞,朕聽聞他已經回京了?”
    高俅連忙出列,躬身道:“犬子微末之功,全賴陛下天威庇佑。
    昨日他回京得見封賞敕書,當即向北叩首,涕淚俱下,感激陛下隆恩浩蕩。
    臣見他誠惶誠恐,今日特地帶他入宮,專候朝後向陛下叩謝天恩。”
    “難得這孩子有這份忠心,高卿既然已將世德帶來了,何不此刻宣他上殿?”
    高俅一副激動地瑟瑟發抖的樣子,“臣惶恐!”
    其實,高世德謝恩這種小事,沒必要在朝會上接見。
    而且趙佶說話的語氣、稱呼都略顯親近,這在私下很正常,可現在畢竟是朝會。
    所以他才會表現出受寵若驚的激動模樣,當然,這也是俅哥的拿手好戲。
    趙佶笑著擺了擺手,太監唱道:“宣——高世德進殿——!”
    ……
    空曠的大殿內,高世德獨自閑坐,好在內侍給他奉了一壺茶,他一杯接一杯地喝著,打發無聊時間。
    高俅交代,等下朝後,會帶他去見趙佶,並要求他跪著謝恩。
    高世德本不願遵從,奈何俅哥吹胡子瞪眼,苦口婆心加威逼利誘,最後連大棒都拎出來了。
    一名內侍急步跑來,“高衙內,陛下召您入殿。”
    高世德一愣,“啊?好,請前麵帶路。”
    ……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高世德頭戴三梁冠,青纓垂肩;身著紫羅袍,氣宇軒昂;腰懸金束帶,流光幻彩;腳踩鹿皮靴,步履生風。
    高世德行走間,步伐沉穩有力。
    行至禦前七步,他一撩袍服前擺,雙膝跪地,俯首朗聲道:“臣高世德,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中驟然一靜。
    朝堂麵聖,慣例隻呼“聖躬萬福”,重要慶典上則喊“萬歲”。
    具體流程是,禮儀官引導:“山呼”。
    群臣齊喊“萬歲”。
    禮儀官:“再山呼”。
    群臣:“萬歲”,隻喊兩遍,禮畢。
    至於“萬歲萬歲萬萬歲”這樣的疊稱,聞所未聞。
    趙佶先是一怔,繼而龍顏大悅:“哈哈,好!好個‘萬萬歲’!”
    高世德順勢雙手奉上謝表:“臣蒙天恩,擢升神衛軍兩廂都指揮使,特此叩謝聖恩!”
    一名太監忙快步走下階梯,接過謝表,又返回呈到禦案上。
    趙佶點頭,“嗯,世德快快起身吧。”
    “謝陛下。”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們可能會對形象氣質佳的人產生本能的好感。
    因為這類人的外表、衣著、舉止儀態,都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愉悅。
    而趙佶更是外貌協會的活躍會員,他見高世德儀表堂堂,心中好感倍升。
    “《詩經》有雲:‘既見君子,我心則喜’。”
    接著,趙佶竟當場打開謝表,翻看了起來,百官隻能默默等待。
    隻因高世德謝恩,趙佶竟將百官晾在了一邊,顯然,他的心情很不錯。
    蔡京瞟了一眼高世德,心中暗忖:‘這小子怎會想出這等新奇賀詞?回頭讓蔡績多跟他學學。’
    高世德從那次春獵開始,便進入了蔡京的視線,之後的買官,壽宴,至現在。
    蔡京覺得高世德不是池中之物,讓蔡績與他交好也不是壞事。
    王黼心裏酸溜溜道:‘呸,高家子嘩眾取寵!’
    童貫站在武官之首,微微側頭,笑著小聲道:“嗬嗬,高太尉,你這義子倒是有意思。”
    高俅嘴角微微上揚,謙虛道:“嗨,這臭小子平時沒個正形。”
    高俅沒有蔡京的“學識”,沒有童貫的“戰功”,但他卻能擔任殿帥十幾年,巍然不動,自然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他見高世德老老實實地按照吩咐叩首,心中想道:‘這混小子昨天嘴還挺硬,沒想到事到臨頭,竟比老子還會拍馬屁,嘿,後繼有人了。’
    高世德覺得,趙佶是馳名中外的藝術家,自然有資格受他一拜。
    他這麽心思單純的人,是尊重藝術的,絕不是因為趙佶的權力。
    ……
    【南郊祭天】
    【明堂大禮】
    喜歡高衙內的恣意人生請大家收藏:()高衙內的恣意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