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最佳短片

字數:3612   加入書籤

A+A-


    周溯正感慨著呢,電影節的頒獎典禮“唰”地一下正式拉開了序幕。
    你還別說,早期歐洲電影圈和那幫藝術家們,對美國文化跟價值觀,那反抗意識老強了。
    就拿2003年這檔子事兒來說,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鬧得全世界都不得安寧。
    周溯坐在頒獎禮堂裏頭,外麵大街上反戰示威遊行的動靜,那叫一個大,在場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評委會主席也不含糊,直接就表態:“電影不能跟現實脫鉤,得勇敢正視現實。”
    所以啊,這一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入圍的作品,一大半都是跟反戰或者反思戰爭沾邊兒的。
    周溯入圍的是最佳短片獎,這頒獎次序挺靠前。頒獎環節一開始,就見從幕後慢悠悠走出個華人麵孔。
    周溯一眼就認出來,是香港導演杜琪鋒。
    到了新時代,杜琪鋒的作品沒那麽出名了。畢竟在網絡時代,節奏快得飛起,好多香港導演的作品都有點跟不上潮流。
    但周溯看過不少杜琪鋒早年的作品,尤其是他執導、周星馳主演的《濟公》,對現實那冷峻的諷刺,實在讓人難忘。
    這次杜琪鋒是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評委之一。電影節期間,他還公開炮轟全球電影質量下滑。
    周溯挺認可這觀點,可他也清楚,時代潮流這東西,哪能因為老一輩的看法就改變呢。
    隨著杜琪鋒走上台,周溯哪怕經曆過兩世,還是忍不住緊張起來。
    畢竟這可是他頭一部作品,也是他在眾人跟前頭一回正式亮相。旁邊的李偉、瀟瀟他們,也都默默雙手合十,替周溯祈禱。
    杜琪鋒這人辦事兒倒挺幹脆,直接拆開獲獎名單,扯著嗓子大聲念道:“獲得最佳短片獎的是——《"aordeur》!”
    “本片以極簡的篇幅構建出精密的懸疑迷宮,在琴聲與槍聲的交織中完成人性試探的終極實驗。”
    “恭喜!!!”
    聽到杜琪鋒念完獲獎名單跟獲獎詞,台下的周溯他們一下子樂開了花,因為《"aordeur》就是《調音師》的英文名嘛。
    薑偉趕忙催周溯:“周溯,麻溜兒的,該你上台啦!”周溯趕緊整了整衣服,麻溜地跑上了台。
    周溯慢悠悠往領獎台上走,台下人“轟”地一下就炸開了鍋。
    誰能想到上去領獎的這人嫩得不像話,瞅著還不到20歲,關鍵是模樣生得那叫一個好看,好多演員在他麵前都得“敗下陣來”。    杜琪鋒其實評審的時候就看過《調音師》,也曉得這是大陸來的短片,可壓根沒想到這短片導演居然嫩得很,瞅著也就二十出頭。
    他把個小巧的獎杯放到周溯手上,笑著打趣:“沒想到你這麽年輕呐!”
    周溯客客氣氣回應:“謝謝杜導。”
    到底是短片獎,跟長篇比起來,受重視程度確實差點意思。所以評委會給周溯的發言時間也沒多少。
    周溯就說了幾句:“我是剛考上大學的大一新生,這次拍攝,得感謝我的母校,京城電影學院。希望以後能拍出更好的作品,也謝謝評委會的認可。”
    聽到周溯的獲獎感言,台下的人紛紛鼓起掌來。誰能想到,這部短片竟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大學生拍的呢!
    在電影展覽那陣子,其實不少人都看過這部影片,裏頭那些精妙設計,讓大家驚訝不已。
    當時啊,大家都覺得這起碼得是個經驗老到的導演才能拍出來的。
    “後生可畏呀!沒想到剛出道就獲獎了。”張藝某望著周溯的背影,忍不住感慨。
    一旁的張韋平還是那副倨傲的模樣,不屑地開口:“哼,不過是個短片獎罷了,沒啥大不了。這次要是咱們《英雄》拿了金熊獎,那版權價格還不得飛上天。”
    聽到這話,張藝某心裏忍不住暗暗搖頭,心說自己這搭檔骨子裏就是個生意人,對電影壓根沒啥藝術追求。
    可緊接著,他自己也暗暗緊張起來。畢竟這次在國內,他的轉型嚐試被批得那叫一個慘。
    要是能拿下柏林金熊獎,那可就相當於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證明自己這次轉型沒走錯路。
    周溯的獲獎感言說完,就被工作人員引到采訪區了。
    外麵的記者那叫一個熱情似火,畢竟像周溯這麽年輕的獲獎者可不多見,再加上他那模樣,說他是偶像演員都不為過,結果人家還是個導演。
    其中,來自國內的報紙記者拍照拍得最起勁兒,畢竟截至目前,周溯可是這一屆裏首個拿獎的華人麵孔。
    一聽周溯自我介紹說是北電大一新生,央視網的記者忍不住發問:“你大一就拍短片啦?”
    周溯客客氣氣回答:“是啊,這都多虧學校大力支持,還有老師們全力幫忙。”
    記者點點頭,又給周溯拍了幾張照片,打算一會兒和其他消息一塊兒發回國內。
    拍完照,周溯麻溜兒地趕回頒獎禮堂。
    雖說後麵的獎項跟他沒關係了,但來都來了,怎麽著也得感受下這氣氛,說不定下次自己就能拿下那分量最重的大獎呢!
    周溯匆忙趕回頒獎典禮現場,此時長篇電影獎項的頒獎環節已然拉開帷幕。
    隻見李陽穩步登上領獎台,他的作品《盲井》榮獲了傑出藝術銀熊獎。
    周溯等人心中滿是喜悅,畢竟同為華夏兒女,這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他們曾細細品味過李陽的《盲井》,影片以冷峻的現實主義視角,深度刻畫了礦工們的生存狀態,每一個畫麵都仿佛在訴說著生活的沉重與堅韌。
    眾人深知,若沒有這樣真實且深刻的記錄,那些被隱匿於黑暗中的現實,或許將永遠被掩埋,更別提會有所改變。
    在這一刻,電影的力量似乎真切地觸碰到了每個人的內心,讓他們感受到了一種超越獎項本身的使命感。
    雖說這些記錄,在曆史與社會宏大的發展進程中,或許不過如滄海一粟,顯得微不足道。
    但就在此刻,電影所蘊含的力量,卻實實在在地獲得了眾人的認可。
    喜歡華娛從奪取金獅開始請大家收藏:()華娛從奪取金獅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