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我太想進步了
字數:5300 加入書籤
“啪!”
燈光亮起,佟儷婭踏進玄關,順手甩脫腳上的淺口軟底鞋。
她自然地蹲下身,正要替周溯換鞋,烏黑長發如瀑般披灑在雪白肩頭。
幾縷發絲調皮地垂落,她剛抬手捋到耳後——
突然一股力量攬住她的腰肢,天旋地轉間,整個人被周溯帶著起身,牢牢禁錮在懷中。
“呀,你幹嘛?!”
沒給她反應的時間,一個極具侵略性的吻已落下。
“唔……”
牆壁的涼意透過衣衫,與身前熾熱的體溫形成鮮明對比。
在幾乎窒息的纏綿中,她漸漸軟化了抵抗。
······
次日,壹心娛樂辦公室。
周溯指尖劃過一疊選手資料:“姚貝娜、萱萱、李琦……”
最終停在一個名字上,“鄧詩穎?香江人?”
“對,魔都出生,幼年移居香江。”
楊天縝立即回應,“四位導師全部轉身,團隊評估給了s級,天賦驚人。”
“簽約了嗎?”
“還沒有。有香江公司接觸過,但她選擇了參加《好聲音》。”
周溯坐直身體,指尖輕敲桌麵。
這個香江小姑娘,是靠實力殺穿海選的真正黑馬——一個擁有未來天後潛力的天才。
“帶她來見我。”
楊天縝謹慎提醒:“老板,她還未成年,需要監護人同意。”
“那就請她母親一起來。”
周溯斬釘截鐵,“這份合同,我親自談。”
接到楊天縝的電話,鄧媽媽細心叮囑女兒:“見到老板要有禮貌,不要亂說話。”
“知道啦,媽媽。”
踏進壹心娛樂的會議室,鄧詩穎好奇地打量四周。
當看到起身相迎的周溯時,她瞬間瞪大雙眼:
“周……周溯!”
鄧媽媽連忙扯女兒衣角:“周總見諒,她是您的粉絲。”
“沒關係。”
周溯溫和一笑,目光轉向鄧媽媽,“今天請二位來,是想談談詩穎的未來。”
“周總很看好她?”
“當然。我聽說節目裏出了個天才,特地過來看看。”
他示意法務呈上合同,“這是s級新人約,最高規格。公司還可以安排詩穎進入魔都音樂學院深造。”
鄧媽媽與女兒短暫交流後,臉上綻放笑容:“周總,我需要和孩子爸爸通話確認。隻要他同意,我們立刻簽約。”
在法務細致解答所有疑問後,特別是聽到公司能為女兒提供頂尖音樂學府資源時,鄧爸爸最後的顧慮也打消了。
簽約順利完成。
至於鄧詩穎的出道曲?
周溯已有規劃——待《好聲音》賽事落幕,公司將為她量身打造完整的出道方案。
這個夏天,內地電影市場熱得發燙。
《特種部隊》狂砍過億,《冰川世紀3》卷走1.5億。
連葛大爺玩票的中年危機片《氣喘籲籲》,都悶聲撈了四千萬,讓發行方光線笑得合不攏嘴。
更飄的是香江媒體,《竊聽風雲》和《大內密探》剛有點起色,就敢吹“港片黃金時代歸來”,揚言要再度偉大。
而真正的風暴眼,卻在月末悄然凝聚。
“阿溯,飛天獎前有個總局的研討會,點名要你參加。”
韓叁平的電話裏帶著不同尋常的鄭重。
“我也要去?”
周溯心裏一動。
“嗬嗬,上麵親自點的名。”
韓叁平壓低聲線,“聽說,領導看完《潛伏》……評價是‘近年來最好的電視劇’。”
周溯拿著手機,一時哽住。
饒是他兩世為人,聽到這個評價,呼吸也不由得急促了幾分。
國慶前夕,主旋律氛圍拉滿。
周溯推掉所有雜務,準時出現在研討會現場。
台上講話激昂頓挫,台下掌聲雷動。
他坐在人群中,心思卻早已飛到了九霄雲外——想在這個圈子裏真正立足,光有錢有名還不夠,必須懂得“借勢”。
散會後,重量級的主任主動走了過來,關起門說了幾句掏心窩子的話:
“小周啊,《潛伏》做得很好,人民喜聞樂見。有沒有考慮做續集?”
周溯麵露難色,態度卻斬釘截鐵:“主任,故事已經非常完整,再做就是狗尾續貂了。”
主任微微頷首,話鋒一轉:“你和南韓那邊的文化交流,做得不錯。”
他目光深邃,意有所指:“國家正在崛起,文化輸出是重要戰略……你,要勇於擔當。”
話說到這個份上,周溯要是再聽不懂,就真別想在圈裏混了。
他周溯,可是太想進步了。
領導的講話聽著官腔,但周溯品出了真味——核心就一句:放心去幹,國家給你撐腰!
有這道護身符,還怕什麽?
輸出!必須狠狠地文化輸出!
在曹國韋的連環催促下,周溯帶著董漩和燭龍旗下藝人,集體入駐新浪微博。
周溯的第一條微博,簡單粗暴:
一張數據對比圖——
97年,銀幕900塊,《泰坦尼克號》票房3.6億,最高票價30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09年,銀幕6000塊,《阿凡達》票價待定,最高票價已至110元。
配文僅五個字:“阿凡達票房幾何?”
一日之間,周溯微博粉絲破50萬,創下平台紀錄。
若非微博尚在內測,這條必是爆搜第一!
評論區徹底炸穿:
“這數據……十億真是保守了!”
“周半壁這不是賭徒,是預言家啊!”
一條微博,直接照亮了整個行業的認知盲區。
敏銳的品牌方嗅到商機,代言邀約雪片般飛向燭龍影業。
曹國韋都驚了:這哪是導演?分明是行走的流量核彈!
明星們紛紛跟風入駐,卻無人能複製周溯的奇跡——
李栤栤首日六千粉,楊蜜十萬粉,在周溯的百萬數據前,黯然失色。
楊蜜看著數據,嘟著嘴嘀咕:“學長也太招人了吧……”
而周溯入駐微博後,第一場正式的大型活動,就是飛天獎了。
在國內電視劇圈,想拿個有分量的獎,真正能擺上台麵的,就三個:飛天、白玉蘭、金鷹。
這三大獎,含金量天差地別。
飛天獎,兩年一屆,總局親自主辦,參評作品都得由各省相關部門層層舉薦——這是正統的“官方認證”。
雖然偶爾也有爭議,但它的權威性穩居榜首,大眾信服度最高。
白玉蘭獎,每年一屆,魔都主辦。
它更偏向商業和地域考量,評獎隻是門麵,核心其實是行業交流、版權交易。
本質上,是個高大上的電視劇交易博覽會。
金鷹獎,本來也是兩年一屆,但自打第23屆推遲到2006年後,節奏就有點亂,下次得等到2010年。
它號稱觀眾票選,走親民路線。
可自從承辦權交給湘省,騷操作不斷,公信力一路下滑,業內吐槽聲就沒停過。
所以,在真正的圈內人眼裏,座次排得非常清楚:
飛天獎 > 白玉蘭獎 > 金鷹獎。
喜歡華娛從奪取金獅開始請大家收藏:()華娛從奪取金獅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