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收留廢太子

字數:3655   加入書籤

A+A-


    馮興城的回信讓廢太子十分歡喜。自他出事以來,幾乎所有人都是避著他走,生怕跟他挨得近了,沾上晦氣。
    他這次也是試著寫信,原本也沒報什麽希望。但沒想到師傅他居然答應了,還說他們已經在給他建房子了,雖然粗糙,但過去了就會有住的地方。
    他感動壞了!房子粗糙點怕什麽,難不成還能比他們一家被圈禁時住得差麽?
    而且師傅還怕他們沒錢趕路,還著信送來一千兩銀子,作為他們一家在路上的盤纏。
    他給家人們看了信和銀子,幾乎一家人都哭了起來。
    世態炎涼,在這短短一年時間裏,於他們的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曾經作為帝國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那個人,竟然會有孩子因為貧病交加而死,簡直是天大的諷刺。
    在他被圈禁的時候,甚至那些低賤的宮人和太監,都能衝著他們翻白眼吐口水,克扣他們的份例。
    他是發現了,越是低處的人,心裏是恨他們這些高處的人。從前他們是無可奈何,一旦自己滑落,就會迎來最惡毒的對待。
    這次陛下允許他在外居住。可他深深明白,自己一個有爵無職的罪人,不管到了哪裏都是被欺壓的命。
    尤其是自己曾經是太子,那幾位有可能上位的兄弟們是絕對不會放過自己的。
    自己出京這一路上大概還可保得安寧,一旦到了地頭,沒了禁軍的保護,大概就是一個死字。
    反正到哪也是死,倒不如跟師傅在一處。起碼不管怎麽說,師傅是對子自己最好,最用心的一個人了。
    若是非死不可,那他願意死在師傅身邊,起碼將來也有給自己收斂屍首的人吧。
    懷著這樣的心情,廢太子帶著一家人踏上了旅程。
    從來沒有出過京,讓從小在宮裏長大的孩子們興奮不已。
    做了四十年太子,自己的大兒子已經二十出頭。本來打算前兩年給他定親呢,但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但凡差不多的人家無不敬而遠之,遂一直耽擱到現在。
    長子二十二歲,幼子四歲,一共是十六個孩子,當真是好大的一家人。
    杜猛帶著老丈人前往白城接人,看到下車的這一家人,忍不住暗暗驚歎。
    這太子不知道別的方麵怎麽樣,起碼這腎好啊!十六個孩子,再加上先太子妃,三位側妃,六個侍妾,還有他自己,一共是二十七個人。
    杜猛心道自己總算是提前開始建了房子,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建好,但再有十天半月也就可以住了。
    本來杜猛想讓他們先住城裏的客棧,但老丈人馮興城卻道:“這裏是住不得的,必須回去?”
    “為什麽?”杜猛不解。
    “這裏不安全!”馮興城沉聲說道。
    “應該不至於吧!”杜猛覺得形勢還不至於如此緊迫,“陛下既然賜了爵位,放他們出京,大概這事是翻篇了。誰要是敢這個時候動手,那就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
    “別低估那些人的喪心病狂!”馮老爺子沉聲說道:“有的時候他們為了那一絲絲的可能,都可以害死無數的無辜之人。留在這裏不但他們危險,或許還會給旁邊的人也帶來危險。”
    “行,那都聽您的。恭順公,那我們走吧,正好我們也帶了馬車來了。”杜猛笑著說道。
    “不敢,杜將軍叫我名字就行,我姓竇,名佑維。”
    “那我就稱您為竇國公吧!”畢竟這曾是太子之尊,無論如何也不能直呼人家的名字,不是嗎?
    “也罷,杜將軍覺得怎麽方便怎麽來吧!”廢太子竇國公也不爭執這個事情,這不重要。
    一路回到別院來,看著已經建起大半的府邸,竇國公含著眼淚歎道:“真是麻煩你們了,又出錢又出力,我真的是無以為報。”
    “快別這麽說!”馮興城趕忙道:“這都不算什麽,以後咱們再不管那些紛紛擾擾,隻管在這裏種田養雞,過自己的日子。”
    “是!師傅你說得對。今後我就是陶五柳,種豆南山下!”竇國公笑著道。
    “種豆南山下可以,可千萬別草盛豆苗稀啊!不然你吃什麽?”馮興城撫著白須笑著道。
    “哈哈哈哈!”眾人都大笑起來。
    這一笑,竇國公心裏的塊壘也鬆快了不少。
    他看著外麵的千頃平疇,決定以後就做一個種地的農民。
    想種地好說啊!杜猛含笑點頭,就打算給他盤下北河北岸的這一片土地,大概也有幾百畝地。
    “行,杜將軍先幫我買下來,回頭我賺了錢,或者用俸祿來還你。”竇國公滿是感激。
    作為國公他也是有俸祿的。不過任何勳貴之家,都不可能靠那幾百兩銀子的俸祿活著。
    滿朝勳貴,誰家裏都是幾百口子人,那幾百兩銀子買糧食吃都不夠。
    眾人回來之後,馮珂帶著家人上來拜見。
    杜猛笑著道:“國公一家初來乍到,很多東西都不齊備,你就幫著準備一下。”
    馮珂笑著道:“夫君放心好了,我都準備著呢。”
    她其實跟太子還是比較熟的。此前年幼的時候,她也沒少去東宮玩。跟太孫年紀又相仿,當初玩得還挺好。
    曾經有一段時間,他們還被放在一起議論,差點就組成一家。
    隻是後來他們覺得這樣比較浪費。本來馮家就已經跟太子是一條船上的人,再嫁個女兒就是對資源的浪費。
    可隨即形勢就有了變化,攻訐太子的折子如雪片般飛來。
    他組織人馬進行辯駁,卻不但沒救了太子,反而將這些人都牽扯進來,成了太子結黨營私的鐵證。
    他們落得這個地步,實在還是小看了那些人!
    陛下老了,那些人就紛紛有了異心。太子登基是天經地義的事,對於他們來說就凸現不出他們的功勞來。
    而此時輔助一個原本無望登基的人上位,這個從龍之功就厲害了,足可以護佑子孫百年。
    這大概就是許多人,沒有跟隨太子,反而在其他皇子那邊押寶的原因吧!
    如今太子出局,餘下的那些人,還不知道要鬥到什麽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