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肖老爺子的教導
字數:3586 加入書籤
如今肖老爺子已經辭官,那這宅子自然要退回工部去,不能再住了。
而這些年,肖家大伯和三叔,憑借多年的努力和積蓄,已經在京城裏購置了房子,雖然不大,但也夠住。
但是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就是肖家二房是沒有自己的房產的。
如今老太爺是要回老家的。肖家老家在巴蜀,家裏是有田產和房產的。
可家裏的這點產業,就算將來分家,三個兄弟也不會分得多少,何況長子繼承家業,能分給二房的就少之又少。
於是肖培就隻能在休沐的時間去找房子。
肖夫人因為這事已經哭了好幾回,跟肖培也抱怨了好幾回。“你說你爺爺怎麽想的?他年紀也不算大,還能再幹幾年的。等幾年之後你也站穩腳跟再乞骸骨也不遲啊!”
“爺爺有他的苦衷,娘,您就別管這麽多了,我會找到房子的。”肖培說道。
“我說的是房子的事嗎?”肖夫人氣得眼淚直飆,“我說的是你的親事!”
因為肖老爺子隱退一事,原本有幾家頗有意向的高門頓時打了退堂鼓。
倒也不是說就此退親,而是打算用庶女來替換嫡女。
畢竟很多時候,其他高門娶媳婦就看重這個嫡庶之分。
嫡女的教養,氣度,人脈這些,都跟她的親娘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說有的庶女也是養在嫡母名下。但名義是名義,實際是實際,親生的與非親生的區別可大了去了。
有的庶女,在家裏過得還不如體麵的奴仆呢,更不用說學識的培養,主事能力的教導了。
她覺得肖培將來前途遠大,怎麽能娶一個庶女為正妻?與其這樣,還不如娶了杜春華呢。畢竟他爹如今可是三品官員,她也是正兒八經的官家嫡女。
這麽一想,倒有些惱恨自己當日的短視,應該徐徐圖之才好。
不過那就又有一個問題了。若是自己不加阻攔,隻怕培兒就把人給你帶回來了。
真是的,總之這一切都怪老爺子,在不該退的時候退了下來,導致那些官宦世家都看不起培兒來。
怎麽辦呢?肖夫人如今是一籌莫展。
大嫂和三弟妹已經搬出去了,而老爺子也訂好七日後出發。意思是他們隻能住到七日後,然後就該搬家了。
那日老爺子把她叫進去,給了她一個小箱子。“我一直沒什麽積蓄,這輩子賺到錢,不是買了家裏的祭田,就是供了族裏的學堂,餘下的,也買了一些善本古董,手頭留下的錢,除了上次給你的,也就剩下這些了。”
說著打開手裏的匣子,裏麵都是銀錠子。
肖氏有點失望,這麽大一點盒子,就算裝滿了銀子,又能值幾百兩呢?
果然,肖老爺子歎了口氣道:“這裏是六百兩銀子,你交給培兒讓他去買個小院子,也算暫時有個落腳的地方。”
肖氏雖然很不滿意,但也隻能蹲身行禮道謝。
肖俊德讓小廝幫肖氏把銀子帶回她們屋裏去,等到肖培下值,肖氏就喊他過來。
“你爺爺又給了六百兩銀子,加上上次還有三十兩黃金,大概也就不到一千兩。你拿著去打聽一下,看能不能先買一處院落。畢竟總是租房子住也不是個事。”
肖氏對肖培說道。
“娘!”肖培有點不好意思。自己如今都是進士了,卻還得娘來操心這些事情。
“我去跟爺爺道謝去!”肖培擦了擦眼睛,跟肖氏說過之後,便去書房見肖俊德。
“你回來了!”肖俊德正在看書,見了孫兒進來,便含笑點了點頭。
“爺爺,您回鄉之後也是要用錢的,這銀子您還是帶著伴身吧!”肖培又把銀子帶了一部分回來。
肖俊德笑了起來,“你呀你呀!給你就收著就行。”
“其實,這也基本上就算是給你和你叔伯們分家了。”老人跟著歎了口氣。
“你們不用擔心我。這些年我給族裏購了不少田,其中就有我的養老田。我一個老人要吃多少用多少,那些地租也就盡夠了。
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以後必定是前途無量的。我走了之後,先前那些門生多數還是會照應你的,但這種情分,用一次就少一次,你還得往刀刃上使。”
“我知道了,多謝爺爺!”
肖俊德的眼睛已經不再清澈,在吩咐過肖培後,抬眼望著屋頂,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過了良久才歎道:“如今陛下年紀大了,銳氣消退豪情不再。而太子被貶,其餘皇子盡數蠢蠢欲動,眼看的又是一場奪嫡之爭。”
想當初他初入仕途不久,也是遇上了諸皇子奪嫡的混亂局勢。其中當今聖上最終脫穎而出成功登上帝位。
可結果就是,六位參與奪嫡的皇子全部被殺,就連十幾個未成年的皇孫也全部處決,由此被牽連的文武百官數以百計,盡數被抄家,輕則流放,重則誅三族。
上一次的奪嫡之爭,死去的人足有上萬。為此朝堂甚至為之一空,他們這些低級官員,很多才得以飛速提升。
而經三十年過去,又一場腥風血雨就要來了。
“你這個時候進入仕途,其實不是什麽好時機。但也因為你官職不高,隻要謹慎行事,就可以不用卷入這種紛爭裏。
其實,按照那就原本的位次,中個二甲二十多名其實挺好,出個外任,做一個縣令,輪上兩三個地方之後,大抵朝裏的局勢也就穩定住了。
而那時你年當而立,也有了地方工作的資曆,正到了攢勁的時候。
可如今成了探花,勢必會進入某些人的眼中。不為你能做什麽,就為了你探花郎的名頭。
所以你需謹言慎行,盡量不要參與進去。這奪嫡之爭,不到最後一刻不會知道是誰笑到最後。
這大概是爺爺能給你講的最後一課,以後你就要好自為之了。”肖俊德拍了拍他的手,長長歎息。
肖培知道,這些都是金玉良言,都是爺爺宦海沉浮四十年的寶貴經驗。
“爺爺,您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麽做了!”肖培點點頭,把爺爺的話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