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賜婚與傳承
字數:4447 加入書籤
在平定林正德後約莫半月,弘平帝在早朝結束後,突然下旨召秦朗入禦書房覲見。
“秦朗啊,”弘平帝坐在龍椅上,雖然聲音仍有些沙啞,但眼神卻充滿了慈愛與深意,“你為我大晉立下不世之功,北境安定,朝堂清明,朕心甚慰。”
秦朗躬身道:“為陛下分憂,為大晉效力,乃是臣的本分。”
“好一個本分!”弘平帝哈哈一笑,隨即話鋒一轉,“如今你功成名就,又到了而立之年,朕也該為你考慮終身大事了。”
秦朗心頭一跳,他隱約猜到了什麽。
“朕有一女,李明月。”弘平帝緩緩說道,“她聰慧敏銳,通曉天文地理,又深明大義。朕看她對你,也頗為賞識。”
秦朗的呼吸微微一滯,果然是明月公主!他與李明月相識於雁門關,曆經戰火洗禮,彼此心照不宣。此刻聽到弘平帝親口提及,心中既有欣喜,也有一些緊張。
“明月公主金枝玉葉,臣…臣恐高攀不起。”秦朗雖然心中早已認定李明月,但在帝王麵前,仍需謙遜。
“胡說!”弘平帝佯怒道,“你秦朗為大晉立下蓋世功勳,何謂高攀?朕看你二人,郎才女貌,乃是天作之合!朕今日便做主,將長樂公主李明月許配予你鎮國公秦朗!擇良辰吉日,即刻完婚!”
這道旨意,並非簡單的賜婚。弘平帝此舉,深藏著多重深意。
首先,這是對秦朗莫大的恩榮和褒獎,也是將秦朗與皇室緊密聯係在一起的紐帶。從此以後,秦朗不僅僅是鎮國公,更是皇室駙馬,其地位更加穩固,也堵住了那些林正德殘餘勢力“功高震主”的悠悠之口。
其次,弘平帝顯然希望通過這門婚事,進一步鞏固太子李承乾的地位。秦朗與李明月成婚,意味著秦朗將成為太子的親密盟友和堅定支持者,為李承乾的順利繼位,保駕護航。
最後,弘平帝或許也寄希望於李明月的智慧,能夠在未來輔佐秦朗,共同治理大晉。
秦朗感受到了弘平帝的深意,他立刻跪下,恭敬地叩謝皇恩:“臣秦朗,叩謝陛下隆恩!願為公主,為大晉,肝腦塗地!”
在得知賜婚的消息後,李明月公主喜極而泣。她早已心屬秦朗,但礙於公主身份和秦朗的軍人職責,兩人之間始終隔著一層窗紗。如今父皇親自賜婚,多年的情愫終於有了歸宿。
弘平帝下旨賜婚的消息,很快傳遍京城,再次引起轟動。百姓們紛紛稱讚弘平帝英明,認為這是“金玉良緣”,大晉有如此賢明之君,有如此蓋世英雄,實乃大晉之幸。
弘平帝特命禮部擇定吉日,為秦朗與李明月公主舉行盛大的婚禮。這場婚禮,不僅是鎮國公與長樂公主的結合,更是大晉國力強盛、政局穩定的象征。
整個京城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沿途百姓夾道相迎,歡呼雀躍。秦朗身披狀元紅袍,騎著高頭大馬,英姿勃發。李明月公主則鳳冠霞帔,明豔動人。
婚禮當日,文武百官,四方使臣,皆來慶賀。太子李承乾親自擔任主婚人,更顯得這場婚禮的非同尋常。
在婚禮上,秦朗與李明月交換信物,互許終身。他們的結合,不僅是兩情相悅,更是將秦朗與皇室,與太子李承乾的命運,緊密地聯係在了一起。
婚禮的盛大與喜慶,也讓那些曾經心懷不軌的勢力,徹底打消了任何念頭。他們清楚地看到,秦朗已經徹底融入皇室,成為大晉未來最為核心的力量。再想動秦朗,便是與整個大晉皇權為敵。
秦朗與李明月公主成婚後,京城度過了短暫而平靜的一年。
這一年裏,秦朗雖然仍是輔國大將軍,禦林軍都統,但弘平帝和太子李承乾都刻意讓他多陪伴公主,不必過於勞累。他將重心放在了玄甲衛的擴充與訓練上,並協助太子整理軍政事務,為太子順利繼位做準備。
李明月公主也展現了她賢內助的一麵。她不僅悉心照料秦朗的日常生活,更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學識,為秦朗在處理朝政時提供獨到的見解,成為秦朗最得力的幫手。她還經常與青雲道長交流,學習道家養生之法,並秘密地繼續調查弘平帝中毒的幕後真相,她知道,雖然林正德已死,但那個投毒者李福安背後,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黑暗。
北境方麵,在洪震南和鐵開碑的鎮守下,以及大晉持續的“歸化”政策下,草原日益安定,商貿往來頻繁,百姓安居樂業。那些曾經的部落,逐漸被大晉的文化和律法所同化。
這一年的秋末,弘平帝的病情突然急劇惡化。雖然青雲道長和李淳太醫傾盡全力,但由於毒素已深入骨髓,加上弘平帝年事已高,最終還是回天乏術。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弘平帝召太子李承乾、秦朗、李明月公主和少數幾位親信大臣入殿。
“承乾…你過來…”弘平帝的聲音微弱,他伸出顫抖的手,握住李承乾的手,“朕…朕將大晉江山社稷,托付於你…你…你一定要做一個好皇帝…愛民如子,勵精圖治…”
“父皇!兒臣…兒臣一定不負父皇所托!”李承乾淚流滿麵,緊緊握著弘平帝的手。
弘平帝又看向秦朗,眼神中充滿了信任與期許:“秦朗…朕知道你忠心耿耿…朕將大晉的萬裏河山…將承乾…將明月…都交給你守護…你…你務必盡心盡力…輔佐新君…保我大晉萬世太平…”
“臣秦朗!願為陛下,為大晉,赴湯蹈火,死而後已!”秦朗跪伏在地,聲音悲痛而堅定。
弘平帝欣慰地閉上了眼睛。他的臉上,帶著一絲解脫的笑容。
弘平帝駕崩的消息傳出,舉國哀悼。
七日後,按照祖製,太子李承乾在太和殿舉行了莊嚴的登基大典,正式繼承皇位,改元“永安”。
新帝李承乾登基後,立刻下達了一係列重要旨意。
他首先追諡弘平帝為“文武聖明皇帝”,表達了對先帝的無盡哀思與崇高敬意。
接著,他便重申了對秦朗的信任與重用。他沒有剝奪秦朗的任何權力,反而加封秦朗為“太師”,“柱國大將軍”,位列百官之首,“兼領禦林軍都統”,“並節製天下兵馬”。這意味著,秦朗不僅是京城禁軍的最高統帥,更是大晉帝國所有軍隊的實際掌控者。這無疑是授予了秦朗無與倫比的權力。
同時,李承乾也對其他有功之臣進行了論功行賞。洪震南和鐵開碑兩位將軍也得到了晉升和重用。青雲道長繼續擔任護國天師,在朝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永安帝的登基,標誌著大晉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新帝雖然年輕,但他沉穩果敢,又有著秦朗這樣的肱骨之臣輔佐,朝局穩定,國力日漸強盛。
在永安元年的第一個早朝上,承乾帝李承乾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殿中群臣,最終落在秦朗身上。
“太師秦朗!”承乾帝聲音洪亮,“你是我大晉的股肱之臣,北境之功,天下共知。朕登基伊始,望你繼續輔佐朕,為我大晉開創太平盛世!”
“臣秦朗,定當竭盡所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誓死守護我大晉江山社稷!”秦朗鏗鏘有力地回答道。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遠未結束。
大晉雖然解決了北境之患,清除了朝中奸佞,但挑戰依然存在。
在內政方麵,弘平帝後期雖然有所改善,但吏治腐敗、土地兼並等問題依然存在。新帝需要秦朗的軍事力量來震懾宵小,穩定局麵,同時需要秦朗的智慧來協助他進行改革。
在外部環境,大晉的強盛,必將引起周邊其他國家的警惕。西域、南疆、甚至遙遠的東海諸國,都可能成為潛在的威脅。秦朗作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肩負著守護大晉萬裏邊疆的重任。
李明月公主作為秦朗的賢內助,也將繼續以她的智慧和對大晉的忠誠,默默支持著秦朗和永安帝。
秦朗回想起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一步步走到今天,成為大晉帝國的守護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片土地的和平與繁榮,為了這裏的人民能夠安居樂業。
他深知,守護一個帝國,不僅僅是靠武力征服,更要靠仁政德化,靠智慧與遠見。
秦朗,這位來自異世的靈魂,已經徹底融入了這個時代,成為了大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將繼續手握利劍,心懷蒼生,與永安帝一同,為這個他為之奮鬥的帝國,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大晉的未來,在風雨中砥礪前行,卻也充滿了無限可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