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鄉試號舍求生指南
字數:7878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兩日,方南閉門謝客,連趙王府燙金帖子遞來的邀約,也客氣擋了回去。
國公府後院,平日裏彌漫著木屑清香與鐵鏽氣息的工匠房,此刻爐火正熾,映得牆壁上人影幢幢,很是熱鬧。
叮叮當當的打鐵聲、鋸木頭的刺啦聲、還有木槌敲擊榫卯的篤篤脆響。
方南擼起錦緞袖口,露出結實的小臂,額角也沁出細密的汗珠,全無平日的貴公子模樣。
“王師傅,您看仔細了,”方南的聲音在嘈雜中異常清晰,手指重重地點在攤開的圖紙。
圖紙線條精細,結構新奇,畫的正是一件類似後世行軍床的折疊躺椅,關節處用細密的線條標注著活頁、鐵箍和榫卯。
“此物的精魂,全係於‘折疊’二字!這裏,用精鋼活頁連接,既要轉動滑順,又要承重穩固。”
“此處榫卯咬合後,再以熟鐵打造的外箍緊緊箍死,確保展開時紋絲不動,收攏時又能緊貼如板。”
“骨架非十年以上的硬柞木不可,取其堅韌,鋪麵須用上好的老藤,細細劈開,經緯交織,既要透氣如篩,又要經得起百十斤的分量。”
方南頓了頓,目光掃過旁邊一卷厚實柔軟、色澤如初雪的羊毛毯子“配上它,卷實了,用這特製的皮扣帶捆在椅背橫梁上。”
老王摘下腰間常年掛著的煙袋鍋子,布滿老繭和木屑裂痕的手指,撫過圖紙上每一根線條。
老王眯縫著那雙看透無數木紋走向的眼睛,嘴裏發出“嘶…嘖嘖…”的驚歎,如同在鑒賞一件稀世古玩“少爺啊少爺,您這心思…當真是巧奪天工!老朽在木頭堆裏刨食了大半輩子,經手的床榻桌椅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可這般精巧、這般便攜、這般…匪夷所思的躺椅,當真是頭一遭!”
老王渾濁的眼睛裏爆發出一種近乎孩童般的光彩,那是匠人遇見絕世好活計的本能興奮,“您把心穩穩地放進肚子裏,老朽豁出這把老骨頭,也必叫它在號舍裏,撐得比咱府上的楠木大床還穩當,讓您睡得比在錦繡堆裏還舒坦!”
一側的爐火旁,熱浪灼人,鐵匠張師傅赤裸著古銅色的精壯上身,肌肉虯結,汗珠順著脊溝滾落,砸在腳下的泥地上,瞬間化作一小股白煙。
老張掄著一柄分量驚人的鐵錘,手臂肌肉賁張如鐵鑄,錘頭挾著呼嘯的風聲,精準地砸在鐵砧上一塊燒得通紅的薄鐵板邊緣。
每一次敲擊,都迸射出大蓬灼熱的火星,發出沉悶而富有節奏的“鐺!鐺!”聲。
方南要求打造出一個輕便小巧、火力又能隨心掌控的炭爐,以及一套與之匹配、功能齊全的微型鍋碗瓢盆。
“張師傅,爐膛切記不可過深,”
方南湊近了些,指著爐子的雛形比劃著,“進風是命門!底部開三排細孔,側壁再開一排,位置要錯開,關鍵在這裏——”
方南拿起一根小鐵棍,點向爐壁上一個預留的凹槽,“這塊活動的鐵片,插進去,上下抽動,便能精細調節進風量。”
“風大則火猛,風小則火柔,煙囪要兩節式,短小精悍,接口處務必嚴密,確保煙氣直上雲霄”
方南拿起旁邊一張畫著鍋具的草圖,“鍋就按這個來,帶蓋的小深鍋,鍋壁要薄而勻,受熱快,容量卻要足,蓋子上得有氣孔,也帶個小把手。”
方南指向幾個畫著蓋子的圓形容器“必須帶蓋,防塵防蟲,還能疊放省地方。勺子、筷子,用硬柞木心削製打磨,要光滑趁手,分量輕巧。”
張師傅停下錘子,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憨厚的笑著“少爺,您畫的這些個物件,稀奇是真稀奇,道理小的聽明白了!”
“不就是個能大能小的火,一套能煮能盛的家什嘛,包在小的身上,必用上好的精鐵,給您打一套又輕便、又結實、又趁手的好家夥。”
“再配上府裏庫房存的銀絲炭,那玩意兒燒起來,沒煙沒味,火頭又穩又長。”
國公府的大廚房裏,彌漫著一種喧囂與濃香。
在方南的方子指導下,幾位老廚娘拿出了壓箱底的本事,使出渾身解數,要為自家少爺準備這三日考試的口腹之依。
灶膛裏柴火劈啪,大鍋小釜熱氣蒸騰,空氣裏塞滿了各種誘人至極的複雜香氣。
上等雪花般的精白麵,摻入細細研磨的芝麻粉、極細的海鹽粒、還有一絲提味的霜糖,倒入大陶盆中。
廚娘們的手腕翻飛,揉出的麵團勁道十足,能拉出薄而透光的筋膜。
擀麵杖滾動如飛,麵片被擀得薄如蟬翼,幾乎能透出下方案板的紋理。
特製的土窯早已預熱,炭火被撥得隻剩下幽幽文火。
一張張薄餅被小心地送入窯壁,慢慢地烘,耐心地焙。
時間仿佛在窯內凝滯,隻餘下麵粉與火舌無聲的纏綿。
待到取出時,每一張都呈現出純粹的金黃,邊緣微微翹起,薄脆如瓦,卻又在光線下透出堅韌的質地。
輕輕一掰,那“哢嚓”的脆響直透心底,純粹的麥香混著芝麻的油脂氣瞬間炸開,充盈口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廚房角落支起了幾口專門的小炒鍋。
晶瑩的糯米、圓潤的小米、飽滿的薏米、帶著麥麩清香的燕麥、還有紅寶石般的紅豆,分門別類,在廚娘們精準掌控的火候下,於細沙中耐心翻炒。
每一粒穀物都在熱力下膨脹、變色、散發出自身獨特的熟香。
炒熟後,又被小石磨細細研磨成粉。
核桃仁、杏仁、飽滿的瓜子仁、帶著鬆脂清香的鬆子仁,在石臼裏被小心地舂成細碎顆粒。
最後,這五色粉、四色仁,按方南定下的比例,在大盆裏反複拌勻。
細鹽、磨得極細的糖霜,還有一小撮磨碎的十年陳皮粉,被當作點睛之筆撒入。
隻需滾水一衝,瞬息間便化作一碗稠滑噴香、色澤溫潤、營養豐沛的暖粥。
另有一份豪奢版的純炒麵,裏麵揉進了大量撕得細如發絲的秘製肉鬆,以及曬得幹香切得細碎的梅幹菜末,鹹香濃鬱,直擊味蕾。
後廚最深處,上好的豬裏脊,紋理分明如大理石,或是精壯的牛腿肉,筋絡已被仔細剔除。
鋒利的薄刃在廚娘手中化作一片寒光,肉被切成幾乎能透光的薄片。
特製的醬汁在小缸裏散發出醇厚的召喚——頭道醬油的鹹鮮、陳年花雕的馥鬱、野山蜂蜜的清甜、老薑榨汁的辛辣、秘製五香粉的複合辛香。
肉片浸潤其中,被反複捶打、揉捏,讓滋味絲絲縷縷滲透肌理。
隨後,肉片被小心地鋪在細密的竹篩上,送入特製的熏烤間。
果木炭燃著幽藍無煙的火,低溫的熱力如同溫柔的手,耐心地舔舐著肉片。
時間流逝,水分被一絲絲抽離,油脂化作微小的油星滴落,隻留下純粹濃縮的肉之精華。
成品紅亮如瑪瑙,薄韌而有彈性,入口先是濃鬱的鹹甜醬香,繼而化作紮實的肉香在齒頰間久久徘徊。
整塊的豬後腿精肉在大鍋裏咕嘟咕嘟翻滾,直至酥爛到筷子輕輕一碰便能瓦解。
撈出瀝幹,趁熱被幾雙巧手耐心地撕扯、撚搓,化作千萬縷蓬鬆的細絲。
一口特製的小寬鐵鍋架在文火上,刷上薄薄一層清亮的菜籽油。
肉絲入鍋,鍋鏟翻飛,鹽、糖、醬油、以及極少量提味的香料粉,在恰當的時刻撒入。
廚娘們的手腕穩定而充滿韻律,翻炒、抖散,讓每一絲肉都均勻受熱。
漸漸地,肉絲中的水分徹底蒸發,顏色由淺轉深,最終定格在誘人的金褐色,蓬鬆如絮,酥脆異常,拈起一撮放入口中,竟似雪花般輕盈化開,隻留下滿口濃鬱醇厚的肉味奇香。
茯苓、懷山藥、湘蓮肉、芡實、薏米、去核紅棗、桂圓肉、核桃仁——八種滋補養人的精華,早已被分別炮製妥當,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上好的野山蜂蜜在銅鍋裏溫火化開,粘稠如金。
粉末與蜂蜜、少量糯米粉在大盆裏反複揉合,直至成為一團色澤溫潤、散發著草木清香的軟糕。
上籠屜用文火蒸透,待涼透後,被利刃切成方寸大小、厚薄均勻的小塊。
軟糯中帶著微微的韌勁,入口是清甜不膩的蜜香,隨後是各種山珍果仁複合的醇厚底蘊,入腹便升起一股溫煦的暖意。
新鮮采摘的薄荷葉搗出碧綠的汁液,與純淨的霜糖一起在銅鍋裏細細熬煮,直至粘稠,倒入模具,冷凝後敲開,便是一塊塊碧綠剔透、棱角分明的硬糖。
含一顆在口中,那股清涼之氣如同冰泉直衝囟門,瞬間驅散昏沉。
另有十數片切得薄如蟬翼、幾近透明的上好老山參片,用油紙小心隔開包好。
舌下含服一片,淡淡的草木苦味後,便是絲絲縷縷回甘生津的暖流,提振精神於無聲無息。
大簸籮裏,是陽光與糖霜共同雕琢的傑作,橙黃飽滿的杏脯,透著琥珀光澤。
粉嫩柔軟的桃脯,甜香誘人,蘋果幹片蜷曲著,保留著脆爽的餘韻。
深紫色的葡萄幹如同寶石,荔枝幹外殼微褐,內裏晶瑩,桂圓肉則飽滿厚實,色澤深褐如蜜。
果脯浸漬於濃稠的蜂蜜,裹著潔白的糖霜,酸甜交織,果香濃鬱。
頂花帶刺的嫩黃瓜,洗淨後用粗鹽細細揉搓殺水,逼出青澀。
瀝幹後,投入早已熬製好的醬汁大缸——甜麵醬的醇厚、頭道醬油的鹹鮮、足量的霜糖、以及八角、花椒、桂皮的複合辛香,在時間的作用下,賦予了瓜條深沉濃鬱的醬色與滋味。
入口,是驚人的脆嫩,鹹鮮中帶著絲絲縷縷的回甘,極其爽口。
新采的藠頭,圓潤潔白如小蒜頭,洗淨後徹底晾幹表皮水分。
投入特製的泡菜壇,壇中是滾沸後放涼的米醋,加入足量的鹽、糖,再投入一把切碎的紅豔辣椒。
密封數日後啟壇,一股衝鼻的酸辣氣直竄而上。
夾出一顆,入口先是極致的酸冽,瞬間打開味蕾,緊接著是霸道的辣意直衝鼻腔,而後是藠頭本身獨特的辛香回甘,開胃解膩。
方方正正、細膩如脂的小塊白腐乳,整齊碼放在巴掌大的小陶罐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臨裝入考籃前,廚娘才小心地揭開罐蓋,用銀匙舀出幾滴香氣撲鼻的壓榨芝麻香油,均勻地淋在每一塊腐乳上。
油珠浸潤,更添一層誘人光澤,鹹香、脂香、豆香完美融合,隻需一點,便能喚醒一碗白粥或一塊烤餅的全部靈魂。
巨大的湯桶裏,整隻老母雞、帶著火燎香氣的火腿蹄髈、敲開的豬筒骨,在文火的舔舐下,翻滾了整整十個時辰。
油脂被耐心撇去,隻留下如茶湯般澄澈、卻凝聚了所有精華的濃鬱高湯。
這湯被再次濃縮收汁,倒入淺盤,冷卻後凝結成深琥珀色的膠凍。
廚娘用薄刃將其劃成整齊的寸許小方塊,每一塊都用防潮的油紙獨立包裹。
需要時,取一塊投入沸水,瞬間便化開成一碗鮮香濃鬱、熱氣騰騰的上好湯品,暖胃提神。
方南親自采摘、炒製的野茶,取出一部分,混合了自家園子裏種的鮮薄荷嫩葉,以及色澤紅潤的枸杞。
混合均勻後,被仔細地分裝入一個個用細密棉紗布縫製的小袋中,袋口用同色的棉線緊緊係牢。
一袋便是一份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便攜茶飲。
考籃主體用輕韌的櫸木打造,輔以加固的竹條,表麵打磨得光滑如鏡,上了清漆防水防汙。
最底層,是一個巧妙設計的凹槽,恰好嚴絲合縫地容納折疊躺椅那經過精細計算弧度的硬木骨架。
中層是考籃的核心空間,被縱橫交錯的薄木隔板分割成大大小小十幾個格子。
一個狹長的扁格,恰能豎著放入一摞金黃的薄脆烤餅,防止擠壓碎裂。
幾個深方格,分別存放著油紙包緊的五珍炒米粉、鹹香肉鬆炒麵。
幾個略小的格子,墊著油紙,碼放著紅亮的秘製肉脯和金黃蓬鬆的酥香肉鬆。
一個鋪著幹淨紗布的格子,整齊排列著深褐色的八珍糕塊、碧綠的薄荷糖、油紙包好的人參片。
幾個更小的格子,則屬於什錦蜜餞果幹,彼此用油紙隔開。
三個特製的、帶螺旋密封蓋的拳頭大小粗陶罐,穩穩嵌入預留的圓形凹槽,裏麵分別裝著醬瓜、酸辣藠頭和香油腐乳。
一個扁平的夾層,塞滿了用油紙包裹嚴實的濃縮高湯塊。
最邊緣一個小巧的側袋,塞著那一包包特製的提神茶包。
上層,則是一個定製的托盤,剛好穩穩卡住張鐵匠打造的那套寶貝小巧的折疊炭爐、帶蓋的深鍋、帶蓋的碗、木勺木筷,以及一小捆用油紙包好的銀絲炭和引火之物。
王木匠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將所有物品按預設位置一一歸位。
每一樣都如同拚圖般契合,沒有絲毫浪費的空間。
當最後那套鍋具穩穩嵌入上層的卡槽,王木匠拿起那嚴絲合縫、帶有銅質搭扣的厚重蓋子,輕輕合上。
“哢噠”一聲輕響,搭扣扣緊。
整個考籃瞬間變成一個規整、堅實、線條流暢的長方體。
琳琅滿目的吃食,設計精巧的用具,靜靜地躺在那個看似平凡無奇、實則內藏乾坤的考籃裏。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