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特種作戰和武器研發

字數:7017   加入書籤

A+A-


    一行人回到村子,到了領主府,門匾已被換成了靖海侯爵府。
    “少爺回來了。”
    方嶽出門迎接,指揮著身後的小廝,“快去幫著卸行李,仔細著點,別磕碰了!”
    方南翻身下馬,將馬鞭丟給身旁的小廝,目光落在石頭身上。
    方南從懷中掏出一本小冊子,封麵上寫著——《特種作戰訓練與管理綱要》。
    “石頭,這個給你,先看看。”
    石頭雙手在衣襟上擦了擦,這才接過冊子,翻開前麵幾頁,隻看了幾行,眼睛瞬間瞪得溜圓。
    冊子裏的內容,遠遠超乎了石頭的想象。
    裏麵詳細闡述了何為特種作戰,在敵後執行隱秘、致命、高效任務的極端軍事模式。
    羅列了苛刻的隊員選拔標準,絕對忠誠、超凡體能、靈活頭腦、堅韌意誌。
    極端環境下的體能極限壓榨訓練、各種地形下的偽裝與滲透技巧、野外生存與補給獲取、情報偵察與地圖判讀、小型目標定點清除、多小組協同戰術……。
    冊子內容的理念之超前、內容之詳盡、要求之嚴酷,徹底顛覆了石頭對士卒的認知。
    這不再是傳統的結陣而戰,而是將每一個人都打造成黑夜中的利刃,叢林中的鬼魅。
    “少爺,這……這太……太厲害了!”石頭激動得聲音發顫,手指緊緊捏著冊子的邊緣。
    方南唇角微揚,拍了拍石頭結實的肩膀:“按照手冊的要求,從現有護衛隊中選拔,首批要一百人,寧缺毋濫,要絕對忠誠、身體素質好、頭腦靈活、有毅力的,選拔完帶到河邊的核心作坊區領取裝備。”
    “是!”石頭大聲應道,將冊子揣入懷中貼肉放好,旋即轉身向護衛隊營房的方向疾步而去。
    方南安排完石頭,看向兩個小丫鬟,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我去河邊作坊區研製些緊要物事,要在那邊待上一段時日,你二人在府裏安頓下來,無事時可以四處逛逛。”
    兩個小丫鬟一聽,臉上綻放出驚喜,跟著少爺實在是福氣,活計輕鬆,沒那麽多深宅大院的繁文縟節束縛。
    村子熱鬧繁華,商鋪林立,人來人往,可比國公府有趣自在多了。
    兩個小丫鬟斂衽行禮:“少爺放心,我們曉得了,定不會亂跑。”
    方南對方嶽囑咐了幾句,言明若有緊要事務,可去河邊作坊區尋他。
    一切安排妥當後,方南帶著小狼旺財,去了作坊邊的大山腳下。
    到了地方,方南下馬,揉了揉小狼毛茸茸的腦袋,又搔了搔它的下頜,小狼享受地眯起眼,喉嚨裏發出嗚嗚的舒適低鳴。
    “去吧,旺財,”方南指了指層林盡染的山巒,“到山林裏去,自己覓食,注意安全。”
    小狼興奮地甩了甩尾巴,用它的大頭用力蹭了蹭方南的手心,隨即轉過身,四肢發力竄入茂密的灌木叢中,幾個起落便消失在山林深處。
    自從上次隨方南回到村子,深入山林生活了一段時間,小狼骨子裏的野性似乎被徹底喚醒,對廣闊的山野充滿了向往。
    方南回到作坊,找到鐵匠老王,老王此前隨軍出征扶桑,前段時間隨鎮國公一同回來。
    “少爺來了”老王正盯著徒弟鍛打鐵胚,見方南進來,用汗巾擦了把手,快步上前行禮。
    “不必多禮。”方南笑著虛扶一下,隨即從懷中取出一疊繪滿圖形的紙張。
    “老王你看看這個,立刻安排打造,用最好的鋼鐵。”
    老王雙手接過圖紙,凝神看了幾頁,呼吸便不由粗重起來,一雙粗糙大手微微顫抖。
    圖紙上繪著各種奇形怪狀的裝備,帶有齒輪和望山結構的強弩,有放血凹槽、三麵棱形、寒光閃閃的刺刃,短小精悍可用於投擲的小型飛斧,刀柄內置火石、細繩等生存工具的匕首,帶有精鋼抓鉤和絞盤,可用於攀越和拖曳的弩槍……
    內襯細密鋼片的特製皮甲,保護手背和腳踝的強化護臂與護脛,可有效遮蔽麵容的頭套,綴滿不規則布條模擬環境色彩的鬥篷。
    有多個分隔可容納多種物資的行軍背包,皮質水囊,輕薄保暖的絨芯睡袋,密封的單兵口糧袋,裝有止血粉、繃帶、縫合針線的急救包,耐磨的麻纖維絞索、一麵開刃可劈砍挖土的多用途工兵鏟……
    每一張圖紙都配有極其詳細的尺寸、角度、用料說明和功能注解。
    “少爺,這些……這些裝備……”
    老王激動得嘴唇哆嗦,打造過無數武器裝備,從未見過構思如此精巧又極具實用性的裝備。
    “這簡直是……巧奪天工!匪夷所思!”
    “這是給即將成立的特種作戰小隊準備的製式裝備。”
    方南吩咐:“時間緊迫,務必抓緊打造,首批一百套,數量和質量都必須保證。”
    “少爺放心,老漢我親自帶徒弟們,就算不吃不睡,也絕誤不了事!”
    老王把胸脯拍得砰砰響,轉身就去調度人手分配任務。
    方南進了實驗室,就見艾道長頂著一頭烏糟糟、沾了些許油汙的亂發,眼圈黝黑,眼睛卻閃閃發光。
    艾道長一見方南,立刻撲了上來:“哎呀,少爺您可算來了,快來看看貧道跟大夥兒搞出來的好東西,就等您來驗看了。”
    實驗室裏,寬大的長條桌上,赫然擺放著幾件武器。
    一杆造型修長、線條流暢的步槍,被艾道長遞到方南麵前:
    “少爺您看,按照您的思路終於搞成了,這裏是扳機護圈,裏麵是擊發撞針,槍管內部拉出了來複線。”
    “使用時將子彈從彈倉口塞進去,合上拉式槍機,打完一發扳開這裏,彈簧會把彈殼跳出來,裝填速度比燧發槍快了數倍,不怕風雨。”
    方南接過步槍,入手冰涼,做工遠超預期,各個部件咬合緊密,金屬表麵處理得相當光滑。
    方南熟練地檢查槍膛、操作槍機、模擬裝填和瞄準動作。
    比起記憶中的現代步槍,這把槍仍顯笨重和簡陋,擊發機構也需要更大力度,但在這個時代,這已是跨越式的突破。
    方南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重重地點了點頭:“好!幹得漂亮,艾道長!”
    桌子旁邊的地麵上是一門精悍的野戰炮,炮身不到兩米,帶有拖拽的輪子,炮管裏刻有清晰的膛線。
    火炮使用的彈藥是圓錐柱體、帶有引信結構的開花彈,殺傷威力遠遠超過實心彈。
    方南驚喜的發現,在桌子一角放著一把造型古樸的轉輪手槍,槍身線條簡潔,轉輪彈巢顯得格外醒目。
    “連這個都製出來了?”方南眼中閃過一抹亮光,伸手拿起這把左輪手槍,掂了掂分量,手感紮實。
    典型的六發裝彈,需要手動扳起擊錘處於待擊狀態,近距離的連續火力輸出。
    艾道長嘿嘿一笑,捋著自己亂糟糟的胡子,頗為自得:“上次您給了那份轉輪手槍的草圖和解剖圖,貧道就心癢難耐,簡直是茶飯不思,日夜琢磨。”
    “咱們這兒有高爐煉出的好鋼,還有那些水力驅動的車床、鑽床、銑床,費了一些功夫,總算給弄出來了。”
    方南拿著這把左輪手槍,從旁邊一個小木盒裏取出幾枚黃澄澄、手指粗細的手槍定裝彈,熟練地扳開側板,將子彈一顆顆壓入彈巢,走入院中開辟出的簡易靶場。
    舉槍、瞄準、拇指扳動擊錘至待擊位,方南扣動扳機。
    砰!——
    一聲清脆的槍響,遠處的木靶中心應聲出現一個破洞。
    方南再次扳動擊錘、瞄準、擊發。
    砰!砰!砰!……
    連續六聲槍響,木靶被打得木屑紛飛。
    後坐力明顯讓手腕能感到清晰的衝擊,精度談不上多高,這連續擊發的能力,在近距離內形成壓倒性的火力優勢。
    “好!太好了!”方南大喜過望,回到實驗室問道:“現在新式火器的產量如何?”
    艾道長聞言回稟:“這步槍和轉輪手槍,結構複雜,零件要求極高,目前靠幾個老師傅帶著徒弟打磨、校對、組裝,材料充足五日能出一把步槍或者手槍,火炮的炮管鏜削來複線極耗功夫,半月能有一門成品。”
    方南聞言眉頭皺起:“我們有高爐提供優質鋼鐵,有水力鍛錘進行鍛造,有車床進行加工,是不是有點慢了?”
    方南當下詢問了製造流程,發現了症結所在。
    匠人們手藝精湛沒有問題,思維卻停留在傳統的一人一物的模式上。
    每個匠人都是獨立完成一整支槍從材料到成品的幾乎所有零件加工和最終組裝。
    這種方式不僅效率低下,零件標準也不統一,無法互換,良品率也難以保證。
    方南讓人將老王和主要參與火器製造的幾位匠人召集到實驗室。
    方南拿起那支後裝步槍,將其分解拆解成零件。
    “諸位師傅,你們的手藝無可挑剔,但需改變方法,提高產量,確保每一個零件都精準一致。”
    方南指著桌上一排排零件,“這支槍可以分解成槍管、槍機、撞針、擊錘、扳機、護木、槍托、彈簧等數十個部件。”
    “不要再讓一位師傅去獨立完成所有步驟,要分工合作。”
    方南指向不同的部件,“張師傅,你以後隻負責用車床加工槍管,嚴格按照標準口徑、長度和膛線深度來操作,別的不用管。”
    “李師傅隻負責鍛造、銑削和打磨所有的槍機部件。”
    “王師傅專門負責製作扳機、擊錘和相關的聯動小件。”
    “趙師傅負責槍托和護木的木工部分。”
    “所有的零件,都必須做到一模一樣,標準統一,可以任意互換。”
    “最後由一位師傅專門負責,將所有檢驗合格的零件組裝起來,進行最終調試。”
    “這樣,每個人隻專注於一個環節,容易精通,速度會更快,質量也更統一。”
    “即使某個人病倒了,其他人隻要學過這個環節,也能立刻頂替工作,不至於讓整個製作停滯。”
    方南的話,如同在眾人麵前推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這些工匠都是經驗豐富的好手,稍一點撥,立刻明白了這種標準化零件、流水線作業的巨大優勢。
    老王激動得直拍大腿:“妙啊,少爺,這法子簡直太妙了,怎麽俺們這些老腦筋就轉不過這個彎來。”
    “這樣一來,人手充分利用,各司其職,熟練度上去之後,何止五日一杆步槍,一日出兩三杆都有可能啊,還能保證零件的統一標準。”
    方南看著眾人吩咐道“以後作坊將圖紙按部件分解,製定每個部件的標準製作流程和檢驗規範,規劃工位和物料流轉。”
    “是,少爺!”眾人齊聲應道。
    艾道長拉著方南走到實驗室,指著桌子上一堆圖紙和零散部件,臉上露出困惑:
    “少爺,您上次留下的這個多管旋轉機槍的構想,實在是精妙,但也……困難啊。”
    艾道長搓著手“貧道有幾個問題,各槍管的旋轉動力如何穩定,持續且均勻地提供?手搖曲柄人力搖動,力道和速度難以保持均勻。”
    “如何將那麽多子彈連續順暢地依次送入旋轉中的每一個槍膛?現有的幾種彈匣、彈板設計試驗下來,都容易出現卡滯。”
    “如此高速的連續射擊,即使有六根槍管交替,熱量積聚,槍管易過熱變形甚至炸膛。”
    “後坐力對整體結構的強度、穩定性,以及架設平台的要求極高……”
    方南看著那堆初具雛形的零件,再看看艾道長那布滿血絲的雙眼,心知艾道長為了研製已是廢寢忘食、殫精竭慮許久。
    方南拍了拍艾道長的肩膀:“道長能提出這些問題,說明已經深思熟慮,這些問題都非常關鍵,是必須克服的難關。”
    “這次來就是要和你一起,把這些難題解決,走去裏麵,我們詳細推敲每一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