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武威城夜宴技驚四座

字數:8393   加入書籤

A+A-


    方南率領隊伍,一路馬不停蹄,風餐露宿,除了必要的吃飯睡覺和補充給養,幾乎全在趕路。
    每人雙馬輪換,馬車也是封地特製,極其堅固耐耗。
    經過近一個月的長途跋涉,沿途景色逐漸綠色漸稀,黃土裸露,望眼一片荒涼。
    隊伍行進中,遠處的地平線出現了一座雄城的輪廓。
    城牆高厚,旌旗招展,正是河西道的首府武威城。
    河西道,下轄涼州、甘州、肅州、沙州等十數個州府,乃是大楚經營西域的前沿,也是通往西域的咽喉。
    離武威城尚有數裏,方南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吩咐石頭“打出儀仗,整肅軍容。”
    石頭一愣,這一路上為了趕路方便,低調行事,那些代表身份的旗牌儀仗都收在箱子裏從未用過。
    “少爺,這是?”
    方南微微一笑,解釋道“一路上無關州府,無需理會。如今到了地頭,日後要與河西道各級衙門打交道,甚至可能要調動本地資源。”
    “初次亮相須得擺出威儀,讓他們知曉朝廷的重視,也讓他們知道我們並非可輕慢之人,這關乎日後辦事的效率和順暢,規矩不能省。”
    石頭恍然大悟,連連點頭“還是少爺想的周到!”
    隊伍前列豎起了三麵大纛旗,居中一杆赤底金邊的大旗,上書一個鬥大的“方”字。
    左右兩杆,一麵上書“奉旨安西宣撫”,另一麵上書“驃騎大將軍方”。
    王二蛋率領五十名盔明甲亮、身材魁梧的特種隊員,分列方南左右,充當護衛親兵。
    其餘士卒也紛紛整理甲胄兵器,從一支風塵仆仆的趕路隊伍,變成了一支威嚴赫赫、殺氣凜然的精銳。
    隊伍重新開動,向著武威城行去,如此顯赫的儀仗,早早被武威城頭的守軍發現,飛報入城。
    當方南的隊伍抵達武威城門外時,隻見城門洞開,一隊官員早已在此等候。
    為首一人,年約四旬,身著三品孔雀補子官袍,正是河西道觀察副使,姓陳名景。
    陳景身後,跟著武威知府、通判等一眾地方官員。
    陳景見方南儀仗鮮明,軍容雄壯,不敢怠慢,連忙帶著眾官迎上前來,拱手施禮“下官河西道觀察副使陳景,率府衙眾官,恭迎靖海侯、驃騎大將軍、安西宣撫使方大人,方大人一路辛苦!”
    方南勒住戰馬,居高臨下,目光掃過眾官,這才翻身下馬。
    方南上前一步,拱手回禮,淡然道“陳副使及諸位大人不必多禮,本侯奉旨西行,途徑寶地,日後諸多事務,還需仰仗諸位大人配合。”
    “不敢不敢,配合大人、為國分憂,乃下官等分內之事。”
    陳景態度恭謹,心中卻對方南的年輕感到震驚,如此年紀便身居高位,手握重權,聖眷之隆可見一斑。
    “方大人,請入城,觀察使劉大人在衙署恭候大駕。”
    方南點頭,重新上馬,陳景等官員也紛紛上轎的上轎,騎馬的騎馬,在前引路。
    入城之後,大隊人馬由一名軍官引導,前往武威守軍的軍營駐紮休整。
    方南帶著石頭、王二蛋以及五十名儀仗護衛,隨著陳景等官員前往河西道觀察使衙署。
    河西道觀察使劉珩(hang),乃是一品封疆大吏,年過半百,資曆深厚。
    劉珩自持身份和年紀,並未出城親迎,選擇在衙署大門外降階相候,既符合官場規矩,也保全了顏麵。
    隊伍來到衙署前,劉珩見到方南,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仍為其年輕和氣度所動容。
    劉珩向前幾步,拱手笑道“靖海侯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老夫未能遠迎,還望海涵。”
    方南快步上前,拱手還禮,笑容和煦“劉觀察使言重了,本侯奉旨辦事,途徑貴地,本該先行拜會,怎敢勞觀察使親迎,觀察使鎮守西陲,勞苦功高,久仰大名。”
    兩人一番官場寒暄,氣氛頗為融洽。
    劉珩將方南請入衙署正堂,分賓主落座,陳景等一眾官員在下首相陪,侍女奉上香茗。
    “方侯爺年少有為,跨海征東,平定扶桑,立下不世奇功,如今又肩負經略西域之重任,實乃國之柱石,老夫欽佩之至啊。”
    “觀察使過譽了。”方南輕呷一口茶,淡然道,“全賴陛下英明,將士用命,不過是恰逢其會,盡了臣子本分。”
    “倒是觀察使坐鎮河西,維係絲路暢通,安撫諸族,才是真正的勞心勞力,功在社稷。”
    劉珩擺手笑道“侯爺謬讚了,說起西域確是令人憂心,馬匪猖獗,商路斷絕,邊軍受挫,百姓不安。”
    “侯爺但有所需,河西道上下一體,必定全力配合,要人給人,要糧給糧!”
    方南放下茶盞“有觀察使此言,本侯便放心了,此次馬匪之事,絕非尋常,背後恐有蠻族及西域某些勢力插手。”
    “本侯奉旨,既要剿匪,亦要查清幕後黑手,恢複商路,初來乍到,還需觀察使多多西域最新情報,尤其是關於樓蘭國及其周邊動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劉珩點頭“這是自然,相關卷宗、邊軍奏報、商旅情報,老夫已命人整理,稍後便送至侯爺下榻之處。”
    “據目前掌握的情況,樓蘭國近半年來的確異動頻頻,軍力膨脹極快,其行事也越發霸道,吞並了不少周邊小部落……”
    兩人就西域形勢、地理氣候、風土人情以及可能的用兵策略交談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
    方南思路清晰,問題切中要害,讓劉珩心中那點因對方年輕而產生的輕視之意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驚訝與重視。
    眼見天色漸晚,劉珩便道“侯爺一路勞頓,老夫已在城中望西樓設下薄宴,為侯爺接風洗塵,還請侯爺賞光。”
    “觀察使盛情,方某卻之不恭。”方南笑著應下。
    方南與劉珩話別,在衙署屬官的引領下,前往城內的驛館休息。
    方南洗漱一番,換上一身輕華貴的錦袍後,觀察使府上來邀請的人也到了。
    望西樓是武威城內最負盛名的酒樓,高三層,雕梁畫棟,極為氣派,今夜被觀察使衙門整個包場。
    方南帶著石頭到達時,劉珩親自在樓下迎接。
    酒樓內早已高朋滿座,城內有頭有臉的官員、將領、士紳名流、一些頗有名氣的文人才子,皆已到場。
    見方南到來,眾人紛紛起身見禮,方南笑著一一回應。
    劉珩引著方南直上三樓。
    三樓視野開闊,設了三桌,乃是主桌,坐的都是劉珩、陳景等河西道最高級別的文武官員。
    二樓是其他官員和本地豪紳。
    一樓則大多是文人才子、小吏以及各位大人的隨從護衛。
    石頭因有男爵和將軍銜,被安排在了三樓次桌,與幾位高級武官同席。
    大廳中央有一高台,從本地凝香苑請來的幾位當紅清倌人演奏琵琶、古箏,輕歌曼舞,絲竹悅耳。
    珍饈美味如流水般呈上,西北之地飲食豪邁而精致。
    烤得金黃酥脆、滋滋冒油的羊羔,肉質鮮嫩。
    手抓羊肉配以蘸料,令人食指大動。
    河西特有的駝峰炙,美味無比。
    黃河大鯉魚、山珍野菌、各色點心……琳琅滿目,香氣四溢。
    酒自然是“楚陽春”,醇香烈性,正合此地風情。
    方南趕路一月,多是幹糧冷水,此刻麵對如此盛宴,也不禁胃口大開。
    隻是身為主賓,不斷有官員前來敬酒、攀談,使方南無法像旁邊的石頭那樣大快朵頤。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大廳中的歌舞表演暫歇,劉珩為了助興,也是附庸風雅,提議讓在場的文人才子上台吟詩作賦,並請方南品評。
    才子們紛紛登台,吟詠風光,抒發情懷,感懷古今,搖頭晃腦,各展才學。
    方南聽著,覺得整體而言,意境、格調均屬尋常,與腦中那些傳世名篇相差甚遠,便隨著眾人鼓掌,敷衍地稱讚幾句。
    最終眾人一致推舉河西道本年秋闈的解元,名叫柳文卿的青年所作之詩為最佳。
    柳文卿二十幾歲,頗有才名,也有些傲氣。
    柳文卿見方南年紀與自己相仿,卻已身居高位,心中本就存了幾分嫉妒之意,又見方南對自己等人的詩詞似乎評價不高,更是激起了好勝之心。
    借著幾分酒意,柳文卿向三樓拱手道“學生拙作,蒙各位大人謬讚,實在慚愧,久聞靖海侯爺乃今歲京畿解元,文采斐然,冠絕一時。”
    “學生鬥膽,懇請侯爺不吝賜教,現場作詩一首,讓我等邊陲學子,得以領略真正的大才風采,開開眼界,還望侯爺萬勿推辭!”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不少文人學子的附和。
    方南放下筷子,心中無奈一笑,這贏了也是勝之不武。
    柳文卿顯然是想借機掂量自己的斤兩,若一再推辭,反倒顯得自己徒有虛名。
    劉珩和眾官員也紛紛笑著勸進“是啊,侯爺,便讓我等一睹京畿解元之風采。”
    “早就聽聞侯爺詩詞書法雙絕,今日恰逢其會,侯爺就莫要推辭了。”
    方南看著台下柳文卿那略帶挑釁的眼神,又看了看四周起哄的人群,知道躲不過了。
    方南心中暗道“是你們自找的,本想以德服人,奈何非要逼我以文壓人。”
    方南朗聲一笑,站起身道“既然觀察使大人和諸位如此盛情,柳解元又誠意相邀,那方某便獻醜了。”
    方南並未走樓梯,身形微微一晃,足尖在欄杆上輕輕一點,整個人便如一片羽毛,瀟灑飄逸地從三樓翩然落下,穩穩地站在了一樓大廳中央的舞台上。
    這一手輕身功夫,頓時引來滿場驚呼!
    尤其是那些武將,更是瞳孔一縮,從三樓跳下不難,難的是如此舉重若輕,落地無聲,這分明是內力修為已臻化境的表現!
    台上的幾位清倌人更是美目圓睜,看著眼前這位身姿挺拔、麵容俊朗、氣度非凡的年輕侯爺,心跳都不由加速了幾分。
    柳文卿也被方南這突如其來的一手驚了一下,隨即更加不服,心道“武夫逞強罷了,詩詞看的可是文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柳文卿拱手“請侯爺賜教!”
    方南指著一處屏風,對酒樓掌櫃笑道“掌櫃的,借貴店屏風一用,題詩一首,可否?”
    掌櫃的喜出望外,連連作揖“侯爺肯留下墨寶,是小店天大的榮幸,侯爺請隨意!”
    夥計們抬過那扇巨大的木質屏風,放置在舞台中央,備好濃墨與毛筆。
    方南提筆在手,略一沉吟,腦海中已閃過無數邊塞名篇。
    方南飽蘸濃墨,筆走龍蛇,手腕揮灑間,一個個蒼勁有力、矯若驚龍的大字便躍然屏風之上,書法融合顏筋柳骨,又帶有自身獨特的瀟灑韻味。
    詩成,筆擲。
    方南對著台上一位容貌出眾的清倌人微微一笑,指了指屏風“有勞姑娘,為諸位念來。”
    那女子受寵若驚,臉頰飛紅,移步上前。
    方南哈哈一笑,身形再次拔地而起,如同鷹隼淩雲,在空中一個優美的轉折,竟又輕飄飄地落回了三樓自己的座位之上!
    這一下,全場徹底寂靜無聲!
    剛才跳下去展現的是輕功,那這原地拔起數丈高,精準落回原位,簡直是傳說中的絕技了!
    幾個見識廣博的老將領再也忍不住,失聲驚呼“宗師!絕對是宗師之境!”
    “如此年輕的宗師……聞所未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充滿了震撼、敬畏與難以置信。
    柳文卿張大了嘴巴,那點文人相輕的傲氣被這神乎其技的身法打擊得粉碎。
    方南感受到全場聚焦的目光,暗自搖頭,裝逼似乎裝得有點過頭了。
    方南對著樓下台上那位還在發愣的清倌人提醒道“姑娘,請念詩。”
    那女子這才如夢初醒,強壓下心中的激動,走到屏風前,看著那鐵畫銀鉤的字跡,用清脆悅耳的聲音,朗聲念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寂靜,死一般的寂靜。
    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喝彩與驚歎!
    “好詩!好詩啊!絕了!”
    “此詩一出,我等方才所作,簡直是螢火之於皓月!”
    “字字珠璣,意境高遠,真乃傳世之作!”
    “文武雙全,真乃天人也!”
    所有的文人才子,包括柳文卿在內,全都心服口服,麵露慚色和激動,紛紛向著三樓躬身施禮“侯爺大才,學生等受教了!”
    劉珩、陳景等官員也是撫掌讚歎不已,酒樓掌櫃欣喜若狂,指揮著夥計小心地抬起那麵屏風,向四周賓客展示,引來陣陣驚歎聲。
    飲宴至夜色已深,劉珩見時機差不多,便示意了一下。
    兩位美豔動人的清倌人,嫋嫋婷婷地走到方南席前,盈盈拜倒,眼波流轉,含情脈脈。
    劉珩笑道“便讓二人侍候侯爺歇息,聊解旅途勞頓如何?”
    兩位女子看著方南俊朗的容顏和瀟灑的身姿,心中自是千肯萬肯。
    方南微微一笑,擺手婉拒“觀察使美意,方某心領了,隻是軍務在身,明日還需早起趕路,不敢懈怠,二位姑娘請回吧。”
    兩位女子眼中閃過濃濃的失望與幽怨,一步三回頭地退下了。
    劉珩見狀,也不強求,寒暄幾句後,宣布宴席結束,眾人恭送方南先行離開。
    喜歡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從烽燧堡小卒到權傾天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