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104
字數:3014 加入書籤
“嗯,派太醫去瞧瞧,送些好藥過去。”也沒說解了甄嬛的禁足,朝瑰想發泄那便讓她去吧,左右不過一個妃子,皇上又不心疼。
此後每隔三五天朝瑰便來一次碎玉軒,當然朝瑰也不是每次來都要動手,有時讓甄嬛行禮卻不讓她起來,而朝瑰喝著茶好不悠閑。
隻是舊傷添新傷,一直養不好甄嬛的身體迅速消瘦下去,好不可憐。
有時嬪妃們還會趁朝瑰來碎玉軒的時候組團來嘲笑甄嬛,尤其是以華妃為主的幾人。
麵對這些像在動物園裏看猴般的視線,甄嬛從最開始的羞憤欲死逐漸麵無表情,身體的傷加上心理的傷使甄嬛更強大,像小強一樣不死,硬是爬起來站住了。
來了幾次後華妃便不來了,實在是甄嬛死魚一樣的表情太無趣了。
華妃不來朝瑰還是要接著來的,現在折磨甄嬛就是朝瑰的樂趣。
除此之外朝瑰還常去找宜修說話,現在兩人的關係好得如親姐妹般,有時皇上要想和宜修用膳都還要排隊,搞得皇上要把朝瑰禁足又忍住了,還有不到兩個月。
敬嬪和欣嬪、恬貴人帶著公主一起來了承乾宮,恰巧朝瑰也在,三人向宜修和朝瑰行了禮。
敬嬪先開口:“公主和親之事已有著落,隻是這一去千裏迢迢,咱們心中總是不忍。”
宜修輕輕抿了口茶,“事已至此……”已無法轉圜。
眼見話題逐漸傷感,欣嬪轉換著話題說:“準噶爾那邊風俗與咱們大不相同,隻怕是公主要受委屈了。”
“多謝幾位娘娘關懷,朝瑰感謝不盡。”
自大清入關以來,公主們也有著自己的命運軌跡。
固倫榮憲公主深受先帝的寵愛,是先帝第三女,生母是榮妃馬佳氏。
榮憲自幼便聰慧伶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及笄之年,為了穩固大清與蒙古的關係,即便先帝再寵愛榮憲,照樣被許配給蒙古巴林部去了。
可即便榮憲滿心不舍,但她也深知自己肩上肩負的使命,毅然決然的踏上了遠嫁之路。在蒙古草原上,她努力適應著新的生活,將中原的文化與技藝傳授給當地百姓,溝通和密切了兩個民族之間的交往和影響,加速了文化交流,更促進了蒙漢之間的融合。
還有海蚌公主,是先帝第六女,生母是貴人郭絡羅氏。
同樣遠嫁於博爾濟吉特氏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公主下嫁喀爾喀蒙古後,喀爾喀內部諸部落停止相互傾軋,共同抵禦噶爾丹的侵擾,使得喀爾喀各部全部歸附大清。
此外,她還關注農事,鼓勵百姓開墾良田,吸引漢民前往耕種,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民族融合,還促進了蒙漢文化的相互了解與借鑒,對豐富和發展邊疆地區的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
她充當了喀爾喀蒙古與大清的聯結紐帶,是唯一擁有在蒙古監國之權的公主。
同樣都是和親遠嫁,朝瑰便想做和榮憲、恪靖公主一樣的人,論政治頭腦,她朝瑰認為她不比榮憲和海蚌公主差。
想到這,朝瑰覺得內心一片火熱,恨不得立馬就大幹特幹,絲毫不見就要去和親的悲傷,也不再去碎玉軒找甄嬛麻煩了。
次日,蘇培盛傳旨“華妃享貴妃待遇;敬嬪晉封敬妃;欣嬪、慎嬪享妃位待遇;恬貴人晉封恬嬪;惠貴人享嬪位待遇;曹貴人賜封號襄;餘答應、何答應晉位常在。”除沈眉莊帶產子後立馬便得以晉封,其他人估計等到下一此大封後宮才得以晉封了。
另一道旨意則是華妃恢複協理六宮之權,另賜敬妃同與華妃協理六宮之權。
“啪!”翊坤宮響起花瓶破碎的聲音,華妃想不明白,為何皇上給大家都晉升了卻唯獨落了自己。
恢複宮權也罷了,這是本就有的,但敬嬪那個悶葫蘆居然晉妃位和自己平起平坐,還享有宮權。
景仁宮裏也是差不多的場景,皇上晉多高位,卻不和她商量,柔則更覺得她這個皇後當得更沒意思了,這算哪門子的皇後啊。
得到晉封消息的敬妃幾人打聽到是皇貴妃向皇上進言,領旨謝恩後就來到承乾宮感謝宜修。
欣嬪這次是徹底靠向宜修,畢竟當初也是因為宜修的進言才得以封嬪,才能接回淑和,如今享妃位待遇,距離妃位也就一步之遙了。自然是千恩萬謝的,日後就要抱緊皇貴妃這條大腿,哪怕千難萬險也要堅定的跟著皇貴妃。
敬妃本來就和宜修是一條心,自然是宜修好她就跟著好,更何況兩人都是坦蕩的人,自然是傾心相交。
而安陵容更是以宜修為主,早在入選進宮那日起就自認是宜修的人了,即使皇上在她麵前,皇貴妃也是她堅定唯一的首選。
皇上一下晉位這麽多嬪妃,對於嬪妃來說是喜事,對內務府來說可要忙壞了,不過也是好事,能拿更多的賞銀。
“娘娘息怒啊,皇上這樣做定是有他的道理,娘娘不妨想想年將軍就快回來了,倒時還怕沒有晉封的機會嗎?”
“是啊,哥哥就要回來了,本宮便不和這起子小人計較。”提到年羹堯不日便要還朝的消息,華妃氣就消了大半,可對於皇上給所有人都晉封卻忘了自己一事還是耿耿於懷。
見華妃怒氣消了大半,頌芝便讓人進來收拾滿屋狼藉。
然而這一切的喜慶都與甄嬛沒關係,她還在碎玉軒養傷,力求不留一絲疤痕,以恢複從前的容貌。
喜歡綜穿:命運的逆轉請大家收藏:()綜穿:命運的逆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