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兵馬未動糧草行,暗流湧動越王城
字數:6877 加入書籤
上京城的空氣中,都開始彌漫著一股鐵與火的味道。
兵部的衙門裏,燈火徹夜不熄,官員和吏員們腳下生風,無數的命令和文書如同雪片般飛向帝國各處。
城外的京畿大營,變成了最為繁忙的所在,一隊隊士兵開拔集結,號角聲、馬蹄聲、甲胄碰撞聲匯成了一曲激昂的戰爭序曲。
然而,比兵部更忙的,是戶部。
戶部侍郎王坤,人稱王胖子,此刻正頂著兩個碩大的黑眼圈,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賬目,愁得頭發都快薅光了。
“我的親娘哎……這哪裏是打仗,這簡直是燒錢啊!”王胖子抓起一把算盤,劈裏啪啦一通猛算,最後得出的數字讓他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五十萬大軍的人吃馬嚼,兵器甲胄的損耗更換,弓弩箭矢的補充,還有開拔的賞錢,安家的撫恤……一筆筆算下來,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國庫剛剛因為北伐見了底,這一下子又要被掏空了。
“不行,我得去找陛下了,再這麽下去,我戶部連老鼠都要餓得上吊了。”
張胖幕僚哭喪著臉,揣著賬本,一路小跑進了皇宮。
禦書房內,林風正在一張巨大的南境地圖前凝神思索。
“陛下,陛下,老臣有事啟奏!”
王胖子一進門,就撲通一聲跪下,聲淚俱下。
“陛下,您就饒了微臣吧!
國庫真沒錢了!您看,這是南征的預算,光是前三個月的開銷,就足以讓國庫空懸。
這仗要是打上一年半載,咱們君臣就得手拉手去城門口要飯了啊!”
林風回過頭,看著這個活寶一樣的戶部侍郎,有些哭笑不得。
“行了,起來吧,多大點事,看你那點出息。”
他走到書案後坐下,不緊不慢地給自己倒了杯茶:
“錢的事,你不用擔心。朕什麽時候讓你為錢發過愁?”
“陛下,此一時彼一時啊!”
王胖子苦著臉道。
“以前抄幾個貪官汙吏,是能發一筆橫財。可現在這朝堂上,被您殺得殺,貶得貶,剩下的都是些窮鬼,刮不出三兩油水了啊!”
“誰說朕要從朝堂上刮錢了?”林風神秘一笑,從書案的暗格裏,取出另一本冊子,扔給了他。“看看這個。”
張胖子疑惑地接過,打開一看,眼睛瞬間就直了。
這本冊子上,密密麻麻記錄的,不是田畝稅收,也不是商賈關稅,而是一座座金礦、銀礦、銅礦的位置,還有各大鹽場的分布圖,甚至還有幾條不為人知的海外貿易航線。而這些地方,無一例外,全都在南境!
“這……這是……”王胖子的手開始哆嗦起來。
“這是胡家幾十年搜刮來的家底。”
林風的語氣很平淡,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胡文雍以為自己藏得很好,卻不知,他府裏上到他的小妾,下到給他倒夜壺的下人,都有我天機閣的人。他有多少錢,朕比他自己都清楚。”
林風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口氣:
“所以,此戰,名為征南,實為‘討薪’。
咱們不是去燒錢的,是去拿回本該屬於國庫的錢。
朕給你個任務,大軍打到哪裏,你的戶部官員就跟到哪裏。
朕負責殺人,你負責抄家。這筆買賣,穩賺不賠。”
王胖子聽得目瞪口呆,手裏的賬本“啪嗒”一聲掉在地上。
他看著眼前這位雲淡風輕的陛下,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這位爺,不僅是戰神,還是個財神爺啊!跟著這樣的主子,還怕沒錢花?
“陛下聖明!陛下英明神武,算無遺策!微臣這就去辦!
保證把胡家的金庫搬得連老鼠進去都得含著眼淚出來!”
前一刻還哭天搶地的王胖子,瞬間滿血複活,撿起賬本,拍著胸脯,精神抖擻地退了出去,背影都帶著一股要去發財的興奮勁。
……
當上京城的戰爭機器全力開動時,消息也終於傳到了南境越王府。
胡文雍接到密報時,正在喝著湯藥。
當他聽完探子關於林風在太和殿劍指江南,冊封雷洪征南大元帥,盡起五十萬大軍南下的消息後,他手中的藥碗“哐當”一聲摔得粉碎。
“五十萬?他哪來的五十萬大軍!”
胡文雍猛地站起,臉色因憤怒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恐懼而扭曲。
“他剛剛平定北方,國力空虛,怎麽可能動員如此龐大的軍隊!
這一定是虛張聲勢!是想嚇唬本王!”
他雖然嘴上這麽說,但心中卻已亂了方寸。
林風這個名字,就像一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他本以為自己已經足夠高估這個年輕人,卻發現自己每一次的預判,都錯得離譜。
“王爺息怒!”
殿下,一名身材魁梧,麵容冷峻的將領出列,正是南越軍的大都督,也是胡文雍的內侄子,嶽歧山。
他比胡驍要沉穩得多,是南越軍中真正的擎天之柱。
“王爺,不管上京來的是五十萬還是三十萬,這一戰都已不可避免。
為今之計,是該商議如何禦敵,而非在此自亂陣腳。”
嶽歧山沉聲道。
胡文雍深吸幾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狂躁。他知道嶽歧山說得對。
“傳令!召集所有總兵以上將領,議事!”
很快,越王府的議事大殿內,再次站滿了南境的高級將領。
隻是,這一次的氣氛,比上次胡驍回來時更加壓抑。
所有人都知道,決定南境生死存亡的時刻,到了。
“諸位,林風小兒欺人太甚,已起兵南下,本王欲禦敵於國門之外,爾等有何良策?”
胡文雍坐在王座上,目光掃過眾人。
嶽歧山再次出列,攤開一張軍事地圖:
“王爺,我南境與中原之間,有赤龍江為屏障,更有三大雄關:東麵的‘鎖龍關’,西麵的‘伏虎關’,以及正中的‘鎮南關’。
此三關皆是依山傍水而建,易守難攻。
臣以為,我軍當集結主力,固守三關,深溝高壘,以逸待勞。
北方軍遠道而來,糧草補給困難,日久必生亂。
屆時,我軍再尋機出擊,可一戰而定!”
嶽歧山的策略,是標準的防守反擊,也是最穩妥的辦法。
殿中大部分將領都點頭稱是。
然而,胡文雍聽完,眉頭卻緊緊皺了起來。
固守?那豈不是要當縮頭烏龜?
他剛剛才在南境掀起腥風血雨,樹立自己說一不二的威嚴,現在卻要龜縮防守,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更重要的是,他內心裏,對南境的掌控力,已經產生了懷疑。
那該死的《告南境書》,還有石破軍那支小股部隊的滲透,就像一根根毒刺,紮在他的心頭。
他害怕,如果大軍都集結在前線,後方那些心懷不滿的刁民和被策反的勢力,會趁機作亂,到時候,他就會腹背受敵。
“不行!”胡文雍斷然否決,“固守三關,太過被動!萬一後方生亂,我等豈不成了甕中之鱉?”
他走到地圖前,用手重重一點:
“本王決定,分兵!留十萬兵馬,由嶽都督你,鎮守鎮南關主戰場。
其餘二十萬大軍,分駐各州府要地,一來可以隨時支援前線,二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彈壓地方,給本王把那些蠢蠢欲動的雜草,都看死了!誰敢冒頭,就地格殺!”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嶽歧山臉色大變,急忙勸諫:
“王爺,萬萬不可!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
我軍本就兵力劣於對方,若再如此分兵,則處處設防,處處薄弱!
屆時,北軍隻需集中兵力,猛攻一點,我軍防線必破啊!
王爺,這是自毀長城之舉!”
“放肆!”
胡文雍猛地一拍桌子,雙目赤紅地瞪著嶽歧山。
“嶽歧山!你是在教本王做事嗎?
本王說的話,就是軍令!
你到底是忠於本王,還是也跟那上京的小子有了首尾?”
這頂帽子扣下來,嶽歧山瞬間如墜冰窟。
他看著眼前這個猜忌多疑、剛愎自用的王爺,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他知道,再勸下去,恐怕自己也要步了陳青源的後塵。
“臣……遵命。”
嶽歧山艱難地從牙縫裏擠出這三個字,躬身退下。
那挺得筆直的脊梁,此刻卻顯得有些蕭瑟。
他心中一片冰涼。他不怕北方來的五十萬大軍,他怕的,是王爺這道自斷臂膀的命令。
南境,危矣。
會議不歡而散,胡文雍一道荒唐的軍令,讓整個南境的防禦體係,變得千瘡百孔。
而與此同時,在寧舟山的山寨裏。
石破軍也接到了一封來自上京的密信。
信是用一種特殊的藥水寫成的,隻有用特定的溶液浸泡才會顯出字跡。
信上的內容很簡單:
“大軍已動,兵分三路。趙帥主攻鎮南關。爾等任務,待鎮南關大戰起,三日之內,毀其糧道,斷其後援。另,送汝一份大禮,名曰‘民心’,善用之。”
信的末尾,還附上了一份名單,上麵是胡文雍此次為了“彈壓地方”而分兵駐守的各個將領的名字,以及他們的駐地和兵力。
這份情報之詳細,讓雷豹看得咋舌不已。
“石將軍,這位陛下,真是神了!胡文雍前腳剛下令,他後腳就知道了!”雷豹一臉的崇拜。
石破軍看著那句“送汝一份大禮,名曰‘民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知道,胡文雍的酷政和分兵,正是陛下送給他的“大禮”。
他轉身對雷豹和一眾已經聯絡好的義軍首領說道:
“各位,陛下的大軍已經來了!我們蟄伏了這麽久,是時候讓胡文雍看看,他親手點燃的這把火,會把他自己燒成什麽樣子了!”
“傳我命令!將我們的人,都散出去!把‘皇帝陛下親率王師,前來解救南境百姓’的消息,傳遍每一個村莊,每一個角落!”
“告訴那些被胡文雍分兵駐守的南越兵,他們的王,已經把他們當成了炮灰和看家狗!他們的家人,正在盼著他們回家!放下武器,既往不咎!頑抗到底,死路一條!”
“胡文雍的末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