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長輩
字數:5190 加入書籤
七品頂上官,掌著一縣權。
別看廟堂遠,百姓頭上也遮天!
餘幼嘉本以為,縱使商隊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可崇安縣令大小是個縣官,這兩兄弟不說震顫錯愕,多少也會驚異
但,沒有。
兩兄弟都沒有訝異。
連看著年歲尚小,不太沉穩的朱二,都隻是看了一眼她,旋即遙遙遠望一眼城門,略略有些疑惑。
那溫吞青年仍是一副笑眼盈盈的模樣,從帳邊的地上撈起一捧殘雪,仔細擦去手上的泥漬,隻笑道
“聽著像是件極痛快的事”
“那豈不是得稱呼餘小娘子一句餘縣令?”
餘幼嘉驚異於此人的淡然,想了想,當真點了頭
“你可叫一句我聽聽。”
朱二聞言不可置信的盯著餘幼嘉。
但,溫吞青年卻輕笑當真,雙手交疊於胸前,恭恭敬敬出聲喚道
“小人恭迎餘縣令。”
說實話,這個崇安縣令責任甚大,但,此時能聽外人這麽恭維一句,不高興也是假的。
餘幼嘉微抿半口茶水,自出城以來便緊繃的腦海終於略微放鬆了些許,她回憶著從前那位縣令的陣仗,發現撈了個空,隻得隨手指了指一旁的座椅,道
“平身,落座。”
溫吞青年含笑入席,細細品茶,而一旁的朱二和五郎,早已目!瞪!口!呆!
朱二默默攬上五郎的肩膀,而這回的五郎也壓根反應不過來躲。
兩‘弟弟’就這麽說起了悄悄話
“你阿姐怎麽回事,為什麽能當上縣令,為什麽咱們搭的帳篷,她反倒坐了況且,她怎麽能叫我阿兄平身呢?”
居上臨下,曰平身,隻見於宮廷之中。
莫說隻是一個縣令,就算是崇安城內那位名重天下的謝上卿,也不能讓他阿兄平身居下首位!
畢竟,阿兄可是淮南王世子!
朱二滿臉茫然,五郎亦是對阿姐這種反客為主的做法瞠目結舌。
但他到底比外人多懂餘幼嘉一些,且更偏袒阿姐一些,當即不據理也力爭道
“位置不就是讓人坐的嗎?”
“況且你們是白身,我阿姐是縣令,怎麽不能做首位?”
五郎護阿姐,朱二更護長兄
“你瞎說!”
“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你阿姐坐首座”
五郎不聽,還要開口,朱二便去捂五郎的嘴,兩人鬧成一團。
餘幼嘉微微側目,看向下首之人,溫吞青年正笑吟吟的品茶,聞言解釋道
“我阿弟心性不定,有些不夠穩重”
“他會這樣說,許是因為我是淮南的世子罷。”
此聲和緩,可落入餘幼嘉的耳中,便宛若一顆石子入海,卷起漫天波紋。
朱二也沒想到阿兄會輕易將這事說出去,連忙鬆開還在掙紮的五郎,高聲喊道
“阿兄!”
這,這怎麽能說出去呢!
既有商隊,借商隊作掩護不就好了?
何必將身份來曆告訴剛剛認識的人?
阿弟吵嚷,溫吞青年這才不緊不慢的放下茶盞,拍了下腦袋
“哎呀,別生氣,總歸不是什麽大事”
“況且路上樹伯不是還說過,咱們商隊於此地欠著三百兩銀錢嗎?聽你剛剛問酒,她應當就是咱們的債主罷?她肯給咱們欠銀錢,說明性情很好呀!”
“咱們想要進城拜訪長輩,還得她首肯,我又怎麽能撒謊騙人呢?”
阿兄的脾性向來如此,朱二也無法,絮絮叨叨說了些‘父王和母妃出門前都囑咐過’之類的言語,卻被溫吞青年又隨手摸了把泥,‘哄’出了帳去。
餘幼嘉手持杯盞,沉默了許久,突然道
“先前商隊來崇安,若沒記錯,是為城中春和堂送草藥罷?”
溫吞青年鬆開揉著耳朵的手,又隻是笑
“對,其實這回也是為那位長輩而來,不然也不會叩響城門。”
“餘縣令,咱們此行帶了不少貨品,除卻草藥,其他都可以留給您,請讓咱們進城去見一麵那位長輩罷。”
長輩,長輩
天地靜謐無聲,餘幼嘉亦沉默不語。
她眯眼,有些愣神的遠眺山河,好半晌,才問道
“周利貞是你們長輩?”
聞言,溫吞青年似乎沒有回過神來,思索幾息,沒得到答案,方才問道
“周利貞是誰?”
周利貞,是誰?
誰知道呢?
誰能知道呢?
餘幼嘉有些後知後覺的冷笑一聲,沒有再問,隻是問道
“你們還做生意嗎?”
“我接手崇安,正是闊氣的時候,你們若願意做生意,往後崇安仍可通商”
“若願意做些大生意,崇安也可奉陪。”
溫吞青年似有所覺,卻沒過多談及‘周利貞’,反倒是順著餘幼嘉岔開的言語說了下去
“更大的生意?”
餘幼嘉頷首,將早已有些發麻的手指攏入袖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上次商隊來訪崇安時,我聽叔伯說過,天下各州縣之間,銀票已經不再通兌了,對吧?”
溫吞青年這回總算是微微有些詫異
“難道”
餘幼嘉道
“崇安有貨品,有銀錢,還有忠於我的可信之人,我建商行,建寧府與淮南府很快安定下來,不必再來回運送大量的銀錢與貨品來往,兩地之人,隻要尋到咱們的商號,便能通兌貨品和銀錢。”
“若是商號再大些,咱們的銀票,會比朝廷印發的銀票更有效用。”
這些事,都是餘幼嘉早在叔伯提起銀票無法通兌時,曾經仔細想過的細節。
天下人,苦此天下久矣。
銀票和貨品無法通兌,各州府之間便仿若有了一道道天塹。
與話本子裏寫‘一百兩銀票能換一百兩銀錢’不同,一張一百兩的銀票,在不動蕩的好年份裏,根據當地銀錢的純度,隻能兌九十七八兩,乃是常有的事情。
而壞年份裏,又會因為當地無銀,糧食不足,無法兌貨等各種緣由,隻能兌換一半,或是三之其一,四之其一。
真金白銀的現錢給出去,才能換到銀票,到其他地界卻換不來數額,旁人自然不肯換銀票,更愛現錢。
可這天下的現錢,早早已被‘吃了’。
顛沛流離的百姓無法變賣家產逃離他處,勉強湊上一些現銀奔逃,又怕露白,難以躲過劫掠,到另一個地界,就成了流民。
隻有後世,或者說,也唯有後世的餘幼嘉,才知道‘銀行’的穩定到底有多重要。
有百姓若從淮南來,隻消在淮南的商號寄存,取紙於自己所需之處安身,便可隨意兌換銀錢與貨品。
而商號,則可以依靠差額調配,平衡商號,穩定票麵價額
“好。”
溫吞青年和緩笑道
“聽著十分不錯,就這麽辦。”
餘幼嘉思緒一頓
“你不必過問淮南那邊?”
古來宗族多桎梏,帝王之家尤甚。
雖說已是世子,但她還以為
溫吞青年搖了搖頭
“不用,我說的話能作數。”
“若能起商號,對淮南也是好事一件——我爹娘疼愛我,總都為我好。”
喜歡釀秋實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釀秋實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