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吃’中門道

字數:4180   加入書籤

A+A-


    炊房,人民,食堂。
    每個字,張三等人都能聽得懂,但是合在一起,就有些難以理解。
    沉默幾息,一直不發一語站在角落裏的漢子才開口問道:
    “我看他們在此處用飯,似乎都不用銀錢?”
    若沒記錯,這臉上嚴嚴實實裹著黑布的開口漢子,正是被張三等人稱之為‘麻臉’的兄弟。
    隻是不知這個‘麻臉’,是天疾,還是疫疾......
    餘幼嘉心中暗自思忖,口中回答的倒是快:
    “倒也不是都不用銀錢......而是她們早就給過了。”
    最開始崇安縣隻有不足兩百人之時,人少,活多,而且剛剛經過大亂,家中別說是銀錢,連床稍厚實些的棉被都沒幾個人有。
    如此境地,既想要她們幹活,又想要她們自己花銀錢買食物填飽肚子,肯定是不可能的。
    那些喪良心的地主想盡辦法扣油水,不給自家長工包飯,想多省點兒銀錢......
    可餘幼嘉想的完全相反!
    平頭百姓,哪怕是一日不停到晚的吃吃吃,又能吃多少銀錢?
    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一口飯食不給人家吃,人家又憑甚為崇安賣命幹活?
    餘幼嘉這方麵一向想的極開,所以雖然炊房一直消耗著城中的糧食庫存,可她也不覺得心疼,甚至自己一直也不覺得炊房裏那些粗茶淡飯算是多大的善舉......
    但,她的做法落在張三兄弟們眼中,卻是引起一陣驚濤駭浪。
    張三斟酌幾息,問道:
    “若是我的弟兄們進城,願為崇安守衛戍防,每日三餐也都能來此地同他們吃一樣的飯菜嗎?”
    餘幼嘉毫不猶豫道:
    “不行。”
    如此不客氣的言語令張三呆愣當場,絡腮胡等人臉色亦是狂變。
    可還沒等幾人詢問,餘幼嘉便道:
    “這有什麽奇怪的?”
    “我能供來崇安的人一口飯食,但又不是說所有人一來便能一定給一樣的,不然若是今日流民進城,便能吃上大魚大肉,那些原先跟隨我許久的百姓該如何想?”
    餘幼嘉拍了拍身旁一直聚精會神的五郎。
    五郎極有眼色,立馬開口續道:
    “本就有崇安公驗,有固定活計的百姓,統一列為平民,每日憑公驗能領一葷三素的配餐。”
    “有其他地方公驗,或願意轉入崇安戶籍,但暫時留待考察的人,統一列為庶民,隻要願意尋活計幹,便可憑原本的戶籍公驗與進城後縣衙簽發的手書,每日能領一葷一素的配餐。”
    “中途來崇安投奔的浮浪人,或因遺失等各種原因拿不出公驗,無法道清戶籍等等不知底細的人,不管是流民難民災民,一概都是兩素的配餐。”
    五郎將手中的冊子翻的刷刷響,將先前阿姐指定的崇安律法一一道來:
    “而浮浪人等,若願加入崇安戶籍,需得在入城七日之後找到一個活計,先簽滿一年的工契,而後憑工契去縣衙申領轉入崇安戶籍,審核時日視表現而定,最少半年,最多一年,便能加入崇安戶籍,擁有崇安公驗——”
    “等等等等!”
    一群人聽得目瞪口呆,讀過些書,認得些字的瘦猴聽到此處,實在沒忍住,打斷道:
    “那流民們隻要在崇安找到活計,不就立馬變成庶民了嗎?”
    “為何還分的如此細致......”
    雖然和土生土長的崇安百姓還有些差別,可差不多一進城就能吃上肉,怎麽不算善待?還提什麽要求?
    若是這些要求被外麵哀嚎遍野的饑民們聽了去,隻怕是嗷嗷叫著就得將崇安擠破!
    瘦猴雖瘦,但也是成年漢子,五郎被他這麽一打斷下意識往自家阿姐身後退了半步。
    可他退完才想起來自己如今身量已同阿姐差不多,合該站在阿姐身前,立馬又超前一步,理直氣壯的說道:
    “怎麽能不分細致!萬一有人來崇安白吃白喝怎麽辦?”
    “我阿姐定下這條規矩,就是告訴所有來崇安的人,崇安雖不至於見到流民便驅趕,但也最多隻能提供七日的素餐,若不留在崇安,自然是要趕走的!”
    雖然.....
    吃到過免費餐食的人,到現在為止,一個不願意留下的都沒有。
    但規矩,總是得立起來的!
    讓那些人知道規矩,便能知道自己所求為何,又該如何做。
    七日的功夫,足以讓一個原本漂泊饑餓的流民明白,其實吃飽飯安定下來也不難,其他人申領加入崇安,便能吃上肉,那他也能吃上肉。
    而等吃上肉後,他們又會發現餘幼嘉下的另一個‘圈套’,那就是崇安的百姓若有善舉優跡,名聲甚好,又很容易就能得到崇安兌發的房屋或是田地......
    大亂奔波之後,什麽都比不過一個【奔頭】。
    或者說,人活著,就是為了這一個奔頭。
    餘幼嘉從來不怕日子過的艱苦,亦或是銀錢開銷如何大。
    她知道,自己能賺到更多,也知道,在崇安吃過米糧的人,終究都會回到崇安。
    幾個身強體壯的漢子隱約探明這一道理,一時麵露恍惚。
    餘幼嘉給了五郎一個淡定的眼神,五郎便接著剛剛被打斷的言語,繼續往下讀:
    “你們若要進城,那應該同娘子軍們是同樣的配餐,我瞧瞧,找到了——兩葷兩素。”
    五郎將冊子翻過一頁,念道:
    “阿姐說,守衛戍防是件辛苦事,合該比平民的配餐還要更好些,每月的分例也比尋常幹活的百姓要高一些......”
    “後頭的就不用念了。”
    餘幼嘉聽五郎一本正經的轉述自己之前的言語,一時聽得有些渾身難受,拍了拍五郎的肩膀示意停下,這才轉而看向張三等人:
    “我大致知道你們是怎麽想的,如今外頭的日子不好過,誰都想要一處安定的地界,一頓可隨時果腹的熱飯食......”
    “但我能給的遠不止於此,一碗飯食,也遠稱不上是厚待。”
    “實話實說,此處的百姓,在這個食堂中吃上兩三個月的飯食後大多便會口倦,若不是十分節約的百姓,便會用工錢在商行裏買些東西自己烹煮,打打牙祭......”
    “我帶你們去我們崇安的商行逛上一圈罷——”
    餘幼嘉抬步便走,走出幾步,又回頭,露出一道意味深長的笑容:
    “這回,若是商行裏有什麽想要的東西,可得盡早說。”
    “我這人一向剛愎獨斷,剛剛你們說不進食堂,我便不會再次相邀。”
    “而這次,你們若錯失機會,便也不會有下一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