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綠洲
字數:3571 加入書籤
如果說剛才還有人神遊天外,那麽現在,他們絕對是目光灼灼、全神貫注。
所有人都盯著祝恩。
他臉上掛著禮貌微笑,語氣卻冷得驚人,字字句句像鋒利的冰刃砸進安靜的會議室。
“人們在挨餓、在死亡,經濟正一步步走向崩潰,”他緩緩說道,“而我們現在所麵對的,還有一個正在燃燒的問題——全球變暖。”
吳誌愷被他輕輕一推,立刻明白自己的台詞來了:“沒錯。明明已經入秋了,但氣溫卻像火爐一樣持續升高,熱浪預計會延續到十一月。正因如此,與其用一首節奏激烈的歌讓人感覺更悶熱,不如給大眾真正渴望的——一絲清涼。”
空氣變得沉靜,所有人都聽得很認真。
“《綠洲》。”祝恩大膽地說出那兩個字,“在這即將被熱浪吞沒的世界,我們就是那片綠洲——那個能讓人逃離酷暑、喘息片刻的清爽出口。”
“我們整理了三點,來說明為什麽這首歌應成為主打曲。”吳誌愷接口,“第一,歌詞。《綠洲》的歌詞不僅貼合當下氣候的焦慮,也帶有讓人心神放鬆的海灘氛圍。光是歌詞,就像能聞到鹹鹹的海風。”
成員們原本沒認真聽過這首歌,但當工作人員分發的歌詞傳到他們手上,幾人不禁認真讀了起來,眉宇間逐漸浮現出驚訝之色——歌詞意外地好。
“第二點。”祝恩邊說邊踱步,氣場全開,“影響力。”
文澤石舉手:“老實說,我完全不記得這首歌了,它憑什麽有影響力?”
“因為你之前根本沒認真聽。”祝恩毫不客氣地回擊,“你們太著迷於那些強烈、炸裂、流行的概念。可現在的男團,幾乎都在走相同的路。我們如果也這麽選,注定隻是淹沒在浪潮中的一個。”
他停頓一下,目光掃向所有人,“但我們如果反其道而行,選擇一首清新脫俗、旋律舒適的歌,它就會脫穎而出。隻要安排得好,《綠洲》就是那個出其不意的大爆款。”
他的自信不是裝出來的,而是源自係統的數據分析。
這不僅是直覺,更是科學某種意義上)。
“最後一點——概念。”吳誌愷接著說,“我們是新人組合沒錯,但我們並不是那種以未成年為主的超低齡團體。隊裏年紀最大的施詢——二十五歲。”
他指了指旁邊的施詢,後者尷尬地低頭縮肩,仿佛在說“請放過我”。
“而最年輕的宋知盛和祝恩,都是二十一歲。”吳誌愷補充,“而在當下,很多新團體裏,這種年齡已經是年長者的位置了。”
評委們紛紛點頭。這話沒錯。
“但這不是劣勢,恰恰相反,是我們的優勢。”祝恩眼神灼灼,“這首歌是清爽的,但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年齡與氣質,將它演繹得更——性感。”
話音剛落,他切換到下一張幻燈片。
大家本以為會看到什麽驚豔設計,結果卻是一件……白t恤。
全場哄笑。
李哲眉頭緊皺,沉聲質問:“白t恤?你這是在開玩笑?”
“我非常認真。”祝恩迎著他的視線,神色冷靜。
李哲剛要反駁,祝恩搶先開口:“聽到‘綠洲’這兩個字,你第一反應是什麽?”
“水?”宋知盛答道。
“正確。”祝恩當即切換幻燈片,一張光影交錯的海灘圖展現在所有人眼前,“想象一下:炎熱的夏天,八個清爽的男孩,穿著貼身白t站在沙灘上,頭發被風吹起,肌膚微濕,眼神明亮。”
評委們臉上不再是隨意,而是認真。
“在水中打鬧,陽光吻在皮膚上,汗水與海水交織……這是一次年輕、野性、濕潤、性感的視覺衝擊。”祝恩繼續,“這是一個男團從未真正觸碰過的概念。”
他語調堅定,帶著一股能讓人信服的力量。
展示結束,房間一片沉默,eve 的成員們臉上開始露出真正的興趣與思考。
就在祝恩和吳誌愷準備回到座位時,李哲終於開口,語氣陰沉:
“這首歌……是被龍鑫娛樂拒掉的作品。”
空氣一凝。
其他工作人員原本對展示態度還不錯,但聽到這句話,紛紛直起了腰。
“被拒的歌?”一位來自營銷組的人皺眉問道。
“是的。”一位製作人點頭,“原本是寫給 ‘夢龍’ 的。他們沒要。”
“所以你現在告訴我,一首被丟進垃圾桶的歌,還能拿來當出道主打?”李哲冷笑,眼神緊盯祝恩,“而且出自一個沒名氣的小製作人,和其他幾首頂級製作人打造的作品放一起?”
祝恩心裏一震——原來如此。
並不是這首歌不夠好,而是它“名不正言不順”。
但他沒有退縮,反而聲音更大:“那正是為什麽,它該成為主打。”
李哲冷笑:“你憑什麽覺得它會紅?”
祝恩輕輕一聳肩,淡淡地說:“我就是知道。”
係統告訴他的,雖然係統沒那麽靠譜,但至今為止,從未真正出錯。
他目光掃過所有人,語調再次變得銳利:“恕我直言,《紅月》是首好歌,但狼人概念早就有人用過了,xo 的影子太重,一不小心就成了模仿。”
施詢與文澤石悄悄互看一眼,雖不願承認,卻無法反駁。
“《咖啡因》的確有趣,可一個反叛打工人的設定,我們剛出道就玩‘憤世嫉俗’,觀眾未必會買賬。那種概念更適合第二張專輯。”祝恩繼續分析。
“至於《重啟》——你們展示得很棒,黑幫風格看起來也夠炸。但和現在市場上其他男團相比,並不算新鮮。”
他話鋒一轉,眼神炯炯有神:“所以,為什麽不試試一個全新的潮流?為什麽不成為那個改變走向的第一人?”
祝恩看著所有人,聲音低卻堅定。
“想象一下:在所有黑衣、皮衣、火焰與煙霧中,eve 成為那抹讓人耳目一新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