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分田地 攏民心
字數:2915 加入書籤
有了魯智深的拳頭,這五位秀才再不敢說酸話了,林衝把鄆城縣令叫來,將這五人交給了他。
“如今鄆城縣各鄉已經全部被我們攻占,明日開始給百姓分田,詳細章程我已經寫好,你帶著這五人,還有衙門中的官員去往各鄉村,記住嚴格按照我寫的告示去做,任何人破壞分田,就提頭來見!”林衝將手中的布告交給縣令,說道“師兄,這次勞煩你親率人馬監督,若有違反者,殺無赦!”
魯智深聽了,連忙拱手說道“是!”
那縣令,還有幾位秀才都顫顫兢兢,生怕那刀落在自己的脖子上,連稱不敢。
次日卯時,鄆城四鄉炊煙未起,梁山軍已將寫滿朱紅告示的木牌插遍村口。林衝攥著牛皮卷立在縣衙前,望著遠處薄霧中陸續聚攏的百姓,青霜色披風被晨風吹得獵獵作響。
"各位父老!"他的聲音裹著寒意穿透人群,"今日起鄆城田地按丁口分授——凡家中丁壯滿十六者,每人領田五畝;老弱婦孺減半。田地歸梁山軍公有,隻許耕種不許買賣!"
話音未落,人群裏響起細碎騷動。角落裏佝僂著背的老漢顫巍巍舉手:"軍爺,這三成交稅......"
"三成年糧,災年減半!"魯智深鐵塔般跨前一步,禪杖重重杵在青石板上,"去年鄆城知縣私吞朝廷賑災糧,你們吃觀音土的滋味可還記得?"
林衝展開布告,羊皮紙在晨光裏泛著油亮:"稅糧外,每戶每年需出兩丁充徭役。春修渠,秋築堤,戰時隨營運送糧草。"他目光掃過幾個交頭接耳的鄉紳,"但有偷奸耍滑、囤積私田者,按梁山軍法——剜目斷手,充作苦力!"
隨著銅鑼聲起,衙役們抬出刻著田畝數的竹牌。軍漢們持著皮尺丈量土地,秀才們捧著賬簿登記造冊。魯智深腰間懸著滲血的樸刀,帶著馬隊來回巡視,馬蹄踏碎田埂上的薄霜。
暮色降臨時,鄆城首戶張員外的千畝良田已插上二十餘塊"梁山公有"的界碑。幾個孩童追著新分的田牌嬉笑,卻不知在他們腳下,深埋著三日前身首異處的張員外那枚鑲玉扳指。
分田後的第七日,鄆城官道上塵土飛揚。張員外的遺孀李氏帶著三個管家,乘著青布馬車往濟州府疾馳。車簾縫隙裏漏出她攥得發白的手指,腕間翡翠鐲子撞著車轅叮咚作響:“這世道反了!祖宅被占不說,連佃戶都敢扛著鋤頭衝門......”
與此同時,城西李家莊的打穀場上,王老漢蹲在新分的田埂邊,旱煙鍋子敲得土坷垃簌簌落:“五畝地,夠俺家婆娘孩子糊住嘴了。”他望著遠處梁山軍幫寡婦趙娘子修籬笆的身影,渾濁的眼珠泛起水光。十四歲的孫子卻在麥垛後偷塞給軍漢一把炒豆子:“叔叔,昨兒俺爹偷偷把稅糧多交了半鬥。”
而在鄆城最大的綢緞莊“雲錦閣”裏,掌櫃的正將地契往灶膛裏塞。火苗舔著燙金文書時,他突然想起半月前,五個秀才被押著挨家挨戶宣讀分田令的模樣——那個總愛搖頭晃腦的酸儒,如今正赤腳在泥地裏丈量土地,官服下擺沾滿草屑。
深夜,魯智深提著酒壇踹開林衝營帳。燭火搖曳中,他甩出幾封密信:“那縣令的師爺送來的,還有三家鄉紳想獻宅子換平安。”粗糲的手掌重重拍在案上,震得分田賬冊嘩嘩作響,“哥哥,那幾個老財都在暗中串連,說要......”
“讓他們串。”林衝將信箋湊近燭火,看紙灰飄向窗外的星河,“等秋收後,鄆城百姓嚐著自家糧的滋味,便是天王老子來收地,怕也得問問這些扛鋤頭的拳頭答不答應。”
分田分地,讓讀書人下地幹活,這些已經動搖了大宋的根本,畢竟皇令不下鄉,全由族老鄉紳掌控鄉村一切,而與士大夫共天下的製度,更是將讀書人的地位捧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如今梁山在鄆城縣的所作所為,打破了北宋的製度,若是讓梁山繼續擴張下去,那整個大宋都將天翻地覆。所以,在梁山分田後,雖然各鄉紳表麵上沒有反抗,但是私底下卻是串聯不斷。
梁山軍攻占鄆城縣後,雖然將一些抵抗激烈的鄉紳惡霸剿滅了,但是那些順從的鄉紳,梁山軍還是保留了他們的地位,如今分田分地,這些幸存的鄉紳,看到了梁山軍要動他們的根本利益,此刻他們在也沉不住氣了。
鄆城縣北十裏的雲棲觀內,三清像前的銅爐騰起嫋嫋青煙。十二位鄉紳圍坐在蒲團上,錦袍下擺壓著帶血的聯名狀。為首的李翰林堂弟李謙撚著山羊胡,指甲在黃楊木幾案上劃出細痕:"梁山賊寇奪我田產,驅我佃戶,此仇不報,何以為士!"
"可梁山軍刀槍無情......"有人縮了縮脖子。
"知府衙門已答應發兵!"角落裏的張舉人突然掀開道袍,露出腰間火漆封印的密函,"今晨州府傳來消息,隻要咱們湊足三千石軍糧,官軍三日內便......"
話音未落,觀外驟起馬蹄聲。魯智深的暴喝震得飛簷銅鈴亂響:"好個清修之地,倒成了串謀的黑窩!"禪杖撞開殿門時,香灰撲簌簌落滿鄉紳們慘白的臉。
林衝負手踱進,目光掃過案上未及藏匿的密函:"諸位讀聖賢書,可知"民為貴"?"他指尖劃過聯名狀上的朱砂手印,"這些紅指印,倒比你們的烏紗更能看清人心。"
李謙突然跪伏在地:"林頭領明鑒!我等願捐糧五百石,隻求......"
"晚了。"林衝將密函擲入香爐,火苗"轟"地竄起半人高,"即日起,鄉紳宅邸改作義倉,各家私田充公重分。至於你們——"他望向簌簌發抖的讀書人,"明日起,隨農夫下田學插秧。"
當夜,鄆城百姓看見雲棲觀的火光映紅半邊天。而在梁山軍新立的"勸農碑"下,幾個老秀才正被農夫手把手教著握犁,青衫沾滿泥漿,倒比往日搖頭吟詩時,多了幾分人間煙火氣。
喜歡水滸之林衝覆宋請大家收藏:()水滸之林衝覆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