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取舍

字數:3504   加入書籤

A+A-


    天亮了,濟州城烽火熄滅了,城中的屍體正在被清理,城中的百姓全都躲在家裏不敢出去,他們生怕城中的梁山匪寇闖進他們家裏,城中人心惶惶,而知府衙門內,也麵臨著一個取舍,那便是濟州城該如何處理。
    “要灑家說,既然打下了濟州城,那就該占著,並且打出我們梁山的旗號,告訴世人,走了宋江,我們剩下的好漢,依然能讓梁山立於世間!”魯智深大聲說道。
    原來,剛剛林衝召集眾人,商討是否要占據濟州城,林衝內心是不願占據府城的,一旦占據府城,那就會引起北宋朝廷的注意,雖然此刻朝堂的目光都在伐遼戰事上,但是若是此刻他們冒出來,朝廷也不會坐視。
    梁山雖然打了一片地盤,但是此刻還是應該低調發展,待實力起來了再同北宋朝廷爭鋒,現在還不是時候。
    林衝聽了魯智深的話,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一絲凝重之色。他站起身來,環顧眾人,緩緩說道:“師兄,你的想法,兄弟們都明白。咱們梁山好漢,向來行得正坐得直,不懼任何挑戰。隻是,如今這形勢複雜,占據濟州城一事,還需從長計議。”
    蕭逸手持折扇,若有所思地接話道:“林大哥所言極是。如今朝廷雖忙於伐遼,但咱們若是占據府城,就如同在它眼皮子底下紮了根刺,朝廷豈會善罷甘休。一旦他們騰出手來,調集大軍圍剿,咱們梁山雖有幾分實力,可也難免遭受重創。”
    “入雲龍”公孫勝手撚胡須,目光深邃,“各位兄弟,依貧道之見,此時低調發展才是上策。咱們梁山如今已有了一定的根基,可還不夠穩固。若是急於打出旗號占據濟州城,恐怕會樹大招風。不如趁此機會,整頓兵馬,發展勢力,待羽翼豐滿之時,再做打算也不遲。”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稱是。魯智深撓了撓頭,憨笑道:“俺就是個粗人,隻想著讓咱們梁山的威風傳遍天下。既然大夥都這麽說,那俺聽便是了。”
    這時,一直沉默的扈三娘開口道:“即便不占濟州城,可咱們也不能就這麽走了。城中百姓如今對咱們心存畏懼,咱們得做些事,讓他們知道咱們梁山好漢並非他們所想的那般是匪寇。”
    林衝讚許地看了扈三娘一眼,說道:“三娘所言有理。咱們梁山向來替天行道,此次雖不占城,但也得安撫好城中百姓。一來彰顯咱們梁山的仁義,二來也能讓朝廷無話可說。”
    眾人商議已定,決定留下一部分糧食和財物,賑濟城中百姓,同時張貼告示,表明梁山軍隻是路過此地,無意傷害百姓,並且嚴懲了那些趁亂作惡的不法之徒。梁山軍在城中有條不紊地開展著善後工作,逐漸消除了百姓的恐懼。
    幾日後,梁山軍拔營起寨,悄然離開了濟州城。
    陳文昭逃離濟州城後,慌不擇路地往城郊方向奔去。一路上,他滿心都是恐懼與不甘,那原本屬於他管轄的濟州城,如今卻被梁山賊寇攪得天翻地覆。他不敢停留太久,生怕梁山軍追來,便在一處偏僻的山林中暫避風頭。
    這段日子裏,陳文昭度日如年,時刻關注著濟州城的動向。他派出心腹隨從,小心翼翼地靠近濟州城打探消息。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讓他心急如焚。終於,在梁山軍撤出濟州城後的第三天,他得到了確切消息。
    陳文昭聽聞梁山軍已然離去,先是一陣狂喜,但隨後又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他深知,此次濟州城遭此大劫,城內一片狼藉,百廢待興,而自己作為知府,勢必要回去收拾這爛攤子。盡管心有忐忑,但職責所在,他也隻能硬著頭皮回去。
    於是,陳文昭讓隨從先行返回濟州城確認消息無誤後,才帶著家人,戰戰兢兢地朝著濟州城進發。當他再次看到那熟悉的城門時,心中五味雜陳。走進城中,眼前的景象讓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街道上滿是戰爭留下的痕跡,斷壁殘垣隨處可見,一些房屋還冒著嫋嫋青煙,仿佛在訴說著那場慘烈的戰鬥。
    百姓們大多還心有餘悸,看到陳文昭回來,眼神中既有期盼,又帶著一絲畏懼。陳文昭強打起精神,立刻著手安排城中的重建事宜。他一麵組織人手清理街道,掩埋屍體,一麵張貼告示,安撫百姓,承諾會盡快恢複濟州城的秩序。
    然而,經過這場變故,濟州城的元氣大傷,陳文昭深知這重建之路困難重重。但他別無選擇,隻能咬著牙,一步一步地去修複這座受傷的城市。而在他心中,也暗暗發誓,日後定要加強城防,絕不再讓梁山軍有可乘之機,否則,自己這頂烏紗帽,怕是再也保不住了。
    與此同時,梁山軍撤離濟州城後,並未放鬆警惕。林衝深知,此次雖全身而退,但梁山與朝廷之間的矛盾,已然更加尖銳。他們回到梁山後,立刻加強了軍事訓練,儲備糧草,時刻準備應對可能到來的危機。
    過了段時日,在陳文昭的竭力操持下,濟州城總算是恢複了些許元氣。街道上漸漸有了行人,店鋪也陸續開張營業,往日的煙火氣似乎又開始在這座城市裏蔓延。然而,陳文昭心中對梁山的恨意卻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減,反而如同一團暗火,在心底越燒越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坐在知府衙門的書房中,看著逐漸恢複生機的濟州城,腦海中浮現出梁山軍攻破城門時的場景,眼神中閃過一絲陰鷙。思索再三,他決定向自己的恩師張叔夜求助,希望借助張叔夜的力量來報複梁山。
    陳文昭鋪開宣紙,蘸飽墨汁,提筆開始書寫信件。他在信中詳細描述了梁山軍攻打濟州城的經過,將梁山好漢們描繪成了無惡不作的悍匪,還著重強調了梁山勢力的日益壯大對朝廷統治的威脅。信的末尾,他言辭懇切地懇請恩師能夠出兵剿滅梁山,以除朝廷的心腹大患。
    寫完信後,陳文昭小心翼翼地將信紙吹幹,裝入信封,用火漆封好,然後叫來一名親信家丁,鄭重地將信件交到他手中,囑咐道:“你務必日夜兼程,將這封信親手交給張大人,不得有絲毫懈怠。此事關係重大,若有差池,提頭來見!”家丁領命,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快馬加鞭朝著張叔夜所在之地奔去。
    數日後,張叔夜收到了陳文昭的信件。他坐在書房中,展開信紙,細細閱讀。看完信後,張叔夜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梁山勢力不可小覷,宋江招安後,梁山雖元氣大傷,但如今又在林衝等人的帶領下逐漸崛起,確實是朝廷的心腹大患。然而,當下朝廷正忙於伐遼戰事,兵力分散,此時貿然對梁山用兵,恐怕會影響伐遼大局。
    但張叔夜也明白,若對梁山放任不管,任由其發展壯大,日後必將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決定先派人去梁山附近打探消息,摸清梁山的虛實,再做定奪。於是,他招來一名親信幕僚,吩咐道:“你即刻前往梁山周邊,暗中查探梁山軍的兵力部署、糧草儲備以及近期動向,務必詳盡準確,不得有誤。”幕僚領命而去,一場圍繞梁山的暗潮,正在悄然湧動。
    而此時的梁山,林衝等人尚未察覺到危險的臨近。他們依舊有條不紊地操練兵馬,發展生產,努力壯大梁山的實力。梁山上下一片繁忙景象,眾好漢們都懷揣著替天行道的理想,期待著能在這亂世中為百姓謀得一片安寧。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一場更大的風暴,正朝著梁山緩緩襲來。
    喜歡水滸之林衝覆宋請大家收藏:()水滸之林衝覆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