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初次交鋒

字數:3767   加入書籤

A+A-


    汴梁城,此刻城內已是人心惶惶,雖然金人的攻擊都被擊退了,但是日漸低落的士氣,搖搖欲墜的城防,都提醒著城內的人,再沒有援軍,汴梁城淪陷已是早晚的事了。
    此刻在皇宮議政殿內,官家趙恒同他的新任左相李邦彥,右相王黼,以及剛從遼國敗逃回來的童貫商議對策,此時金軍圍城已經半月,而各路援軍仍未看見,此刻他們不得不為自己謀劃後路了。
    此刻,皇宮議政殿內,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官家趙恒麵色蒼白,眼神中滿是焦慮與無助,他坐在龍椅上,手指不自覺地敲擊著扶手,發出急促而淩亂的聲響。
    新任左相李邦彥眉頭緊鎖,率先打破沉默:“陛下,如今金軍圍城已半月有餘,各路援軍卻遲遲未到。汴梁城防雖暫能抵擋,但將士們連日苦戰,疲憊不堪,士氣低落,城防也搖搖欲墜。再這樣下去,汴梁城恐難以堅守啊。”
    右相王黼微微點頭,臉上帶著一絲惶恐:“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盡快想辦法與金軍議和,或許能暫且保住汴梁,求得一線生機。”
    剛從遼國敗逃回來的童貫,雖神色狼狽,但仍強裝鎮定,他上前一步,說道:“陛下,議和之事萬萬不可草率。那金人狼子野心,議和恐怕隻是他們的緩兵之計,一旦我們放鬆警惕,他們定會變本加厲。臣倒是覺得,應繼續催促各路援軍,同時在城內鼓舞士氣,加強城防。”
    趙恒聽著三位大臣的話,心中猶豫不決。議和,他擔心重蹈覆轍,被金人欺騙;繼續堅守,又怕城破國亡。他長歎一聲,說道:“朕何嚐不想堅守,可如今援軍不至,城內士氣低落,又該如何是好?”
    李邦彥見狀,再次進言:“陛下,議和雖有風險,但眼下也不失為一個辦法。可派使者前往金營,許以重金和土地,先穩住金人,待援軍到來,再做打算。”
    童貫卻皺起眉頭,反駁道:“左相此言差矣。我大宋泱泱大國,怎能輕易割地賠款,向金人低頭?此舉定會讓天下人恥笑,且日後金人得寸進尺,又當如何?”
    王黼有些不耐煩地看了童貫一眼,說道:“童公,如今形勢危急,哪還有那麽多顧慮?保住汴梁,保住陛下才是最重要的。”
    三人各執一詞,在殿內爭論不休。趙恒聽得頭疼欲裂,他擺了擺手,說道:“都別吵了!讓朕再想想,再想想……”
    此時,一名太監匆匆走進殿內,跪地稟報道:“陛下,城外有百姓聚眾請願,請求朝廷出兵抗擊金兵,保護汴梁。”
    趙恒心中一陣苦澀,連百姓都知道要抗擊金兵,可如今朝廷卻陷入這般兩難的境地。他揮揮手,說道:“告訴百姓,朕定會想辦法擊退金兵,讓他們安心。”
    太監領命退下,殿內再次陷入沉默。趙恒望著殿外陰沉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禱著援軍能早日到來,可現實的困境卻如同一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而汴梁城,在金軍的圍困下,宛如狂風中的殘燭,隨時都可能熄滅……
    趙恒在一片沉默中,緩緩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囁嚅著說出了心中所想:“朕……朕想,或許我們可以暫時撤離汴梁,先尋個安全之地,再做長遠打算。”
    此言一出,李邦彥滿臉震驚,當即撲通一聲跪地,急切諫言:“陛下萬萬不可啊!汴梁乃我大宋都城,是天下之根本,民心之所係。陛下若棄城而逃,必將動搖國本,讓天下百姓心寒,金兵定會趁機長驅直入,大宋江山恐將萬劫不複!”
    童貫和王黼對視一眼,童貫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左相所言雖有理,但如今汴梁城危在旦夕,金軍攻勢凶猛,援軍又不知何時能至。陛下乃一國之君,若有閃失,大宋便再無希望。暫時撤離,保存實力,他日再圖收複汴梁,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王黼也趕忙附和:“是啊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此時撤離,並非怯懦,而是為了日後更好地反擊。”
    趙恒聽著兩方截然不同的意見,內心愈發糾結。他看著跪地苦勸的李邦彥,又瞧瞧力主撤離的童貫和王黼,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抉擇。
    李邦彥見趙恒麵露猶豫之色,連連磕頭,額頭磕在地麵發出沉悶聲響,聲淚俱下地說道:“陛下,汴梁百姓皆仰仗您啊!您若離去,城中百姓必將陷入水火之中,遭受金兵的屠戮。陛下,不能走啊!”
    童貫皺了皺眉,上前扶起李邦彥,說道:“左相,你這又是何苦。陛下此舉也是無奈之舉,為的是保住大宋的根基,日後也好卷土重來。若一味堅守,萬一城破,陛下龍體有恙,那才是真正的亡國之禍。”
    王黼在一旁不住點頭:“童公所言極是,陛下三思啊。”
    趙恒痛苦地閉上雙眼,雙手抱頭,內心天人交戰。若選擇撤離,雖能保住性命,卻可能背負千古罵名,且汴梁百姓將陷入絕境;若選擇堅守,又實在沒有把握能抵擋住金軍,一旦城破,後果不堪設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議政殿內陷入一片死寂,唯有眾人沉重的呼吸聲。趙恒在這壓抑的氛圍中,仿佛能聽見自己心跳如鼓,每一下都撞擊著他搖擺不定的內心。不知過了多久,趙恒緩緩睜開雙眼,眼神中滿是疲憊與迷茫,他無力地揮了揮手:“此事……容朕再仔細思量,諸位先退下吧。”
    李邦彥、童貫和王黼相互對視,無奈地歎了口氣,各自懷著心事,躬身退下。而趙恒獨自一人坐在龍椅上,望著空蕩蕩的議政殿,思緒紛亂如麻,不知何去何從。此時,殿外狂風呼嘯,似乎在預示著汴梁城更加動蕩不安的未來……
    就在大宋官家及權臣們各有心思之時,林衝率軍卻是到達了碼頭,此地距離汴梁不過一日的路程了,此刻繁華的碼頭,卻是一個人影沒有,看來金軍已經威脅到了此處。
    “大軍上岸休整一個時辰,秦明,武鬆,你二人,領兵探聽消息,看金軍主力在何處,汴梁城是否已經淪陷!”看著空蕩蕩的碼頭,林衝心中暗沉,難道來晚了,汴梁已經淪陷!
    秦明,武鬆得了軍令,立刻點了兩千兵馬出發,而梁山其餘軍馬,則就地休整,等待軍情。
    秦明、武鬆率領部隊向汴梁城靠近,打探消息,行至半途,突然遭遇一隊金軍巡邏兵。
    這隊金兵人數雖少,卻個個眼神凶狠,毫無懼色,瞬間擺開戰鬥陣型。雙方二話不說,立刻陷入混戰。金兵悍不畏死,戰力極高,每一次揮刀都帶著淩厲的氣勢,直逼梁山軍要害。
    秦明怒吼一聲,手中狼牙棒舞得虎虎生風,砸向金兵。一名金兵不退反進,舉刀硬接,“鐺”的一聲巨響,刀身竟被砸出一個大口子,但他依舊咬著牙繼續攻擊。武鬆則如鬼魅般穿梭在敵陣中,雙刀閃爍著寒光,所到之處血花飛濺。然而金兵毫不退縮,戰鬥愈發激烈。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一名金兵瞅準時機,掉轉馬頭,快馬加鞭向金營方向奔去,顯然是回去報信。
    “不好,不能讓他回去!”秦明見狀,心急如焚,想要追趕,卻被幾名金兵死死纏住。
    武鬆喊道:“秦大哥,別管他,先解決這批金兵!”
    兩人帶領著前鋒部隊,與金兵展開殊死搏鬥。終於,在付出一些傷亡後,將這隊金軍巡邏兵盡數殲滅。
    “秦大哥,快回去稟告林教頭,金軍知道我們來了!”
    喜歡水滸之林衝覆宋請大家收藏:()水滸之林衝覆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