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大梁出兵 威逼南詔

字數:3408   加入書籤

A+A-


    臨安城,在經曆了改朝換代的動蕩之後,逐漸顯露出了一絲複蘇的跡象。盡管這座城市如今已易主大梁,百姓們因擔憂新主脾性,起初大多緊閉家門,不敢輕易外出。然而,生活的需求如吃飯飲水般迫切,使得一些百姓無奈之下,隻得硬著頭皮出門采購。
    所幸,大梁軍自入城以來,始終保持著嚴明的軍紀。他們並未如百姓所擔憂的那般燒殺搶掠,而是秩序井然地維持著城中治安。這一良好表現,如同給百姓們吃了顆定心丸,讓他們心中的不安稍稍減輕。漸漸地,越來越多的百姓大著膽子走出家門,街道上的行人開始多了起來。
    集市上,攤位逐漸擺滿了各類貨物,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再度響起。賣菜的老農熟練地整理著新鮮的蔬菜,大聲吆喝著自家菜品的新鮮;賣布的老板娘熱情地招呼著顧客,展示著五顏六色的布匹;小吃攤前,陣陣香氣飄散,引得孩子們駐足觀望,垂涎欲滴。雖然百姓們的臉上仍隱隱透著謹慎,但生活的氣息已在這座城市悄然回歸。
    與此同時,大梁軍的士兵們在街道上巡邏,他們身姿挺拔,眼神專注,時刻留意著城中的動靜。百姓們與士兵偶爾目光交匯,士兵們友善的神情讓百姓們愈發安心。一些士兵還會幫助百姓搬運重物,或是調解集市上的小糾紛,這一係列舉動,使得軍民關係逐漸融洽。
    而在臨安城的各處城門,大梁軍也加強了守衛。他們仔細盤查著進出城的人員和貨物,確保城市的安全。盡管局勢尚未完全穩定,但在大梁軍有條不紊的治理下,臨安城正朝著恢複往日繁榮的方向緩緩邁進,百姓們也在忐忑與期待中,開始適應這新的生活秩序。
    臨安局勢稍穩,百姓們逐漸恢複了日常的生活節奏。然而,此時一份來自繡衣衛的密報,再次打破了林衝內心的平靜。南方宋軍的動向清晰地呈現在密報之上,韓愈擁立皇四子趙甘為帝,並積極集結兵力,意圖與大梁抗衡。
    林衝看完密報,神色凝重,他深知南方宋軍的集結對大梁而言是個巨大的威脅,必須迅速做出應對。稍作沉思後,他當機立斷,開始調兵遣將。
    林衝招來嶽飛,目光堅定地說道:“嶽飛,本帥命你領五萬大軍,沿揚州一帶進兵。此去務必謹慎行事,不可輕敵。揚州地勢開闊,利於大軍行進,但也要提防宋軍的埋伏。你需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為大軍開辟前進道路。”
    嶽飛單膝跪地,抱拳領命:“末將定不負梁王所托!”言罷,起身匆匆去籌備出征事宜。
    接著,林衝又喚來盧俊義,說道:“盧俊義,你領五萬大軍,沿湖廣一帶進兵。湖廣地區地形複雜,山川交錯,你要充分利用當地地形,靈活作戰。此路責任重大,你務必牽製住宋軍部分兵力,使其不能全力應對我中軍。”
    盧俊義拱手應道:“梁王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隨即也快步離去,著手準備出兵。
    安排好兩路偏師後,林衝決定自領十萬大軍,作為中軍主力。他深知此次出征意義重大,關乎大梁的未來,不容有失。“本王親率十萬大軍,與你們三軍齊出,最後在南詔匯合。屆時,我等務必齊心協力,一舉擊破宋軍,穩固大梁江山!”林衝對著麾下眾將高聲說道,聲音堅定有力,充滿了必勝的決心。
    一時間,臨安城內兵馬調動頻繁。士兵們迅速整理裝備,檢查武器,士氣高昂。糧草輜重也被有條不紊地裝車運往軍營。嶽飛、盧俊義各自率領著自己的軍隊,按照既定路線開拔。林衝則坐鎮中軍,指揮大軍有序出城。
    隨著大軍的離去,臨安城再次陷入了一種緊張而又充滿期待的氛圍。百姓們雖不知戰事詳情,但看著那浩浩蕩蕩的軍隊,心中也不禁為大梁祈禱,希望這場戰爭能夠早日結束,換來長久的和平。
    此時的南詔,可謂是熱鬧非凡。各地節度使率兵紛紛抵達,二十萬大軍齊聚於此,場麵蔚為壯觀。各節度使在營帳之中,依次向新帝趙甘表達了自己的忠心,言辭懇切,誓言要為大宋的複興肝腦塗地。
    然而,麵對當前複雜的局勢,眾人深知需推舉一位統帥來統一指揮大軍。一番商討之後,大家一致認為韓愈德高望重,且在應對南詔叛亂和平定地方事務中展現出卓越的才能,於是共同擁立韓愈為帥。韓愈推辭不過,隻得肩負起這沉重的責任。
    韓愈接手帥印後,立刻著手整合大軍。他重新梳理軍隊編製,嚴明軍紀,加強訓練,短時間內讓二十萬大軍麵貌煥然一新,士氣也愈發高漲。在了解各方局勢後,韓愈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出兵土族。
    韓愈深知,土族拒絕結盟且已向大梁示好,若任由其發展,不僅會壯大敵人的力量,還可能對宋軍的側翼造成威脅。隻有強迫土族加入宋軍陣營,才能在即將到來的與大梁的大戰中占據更有利的形勢。
    於是,韓愈召集諸將,部署作戰計劃。“諸位將軍,土族背信棄義,已與大梁勾結。他們的存在,對我軍極為不利。如今,我軍決定出兵土族,迫使其加入我軍。此役,關乎我軍未來戰事走向,務必全力以赴!”眾將齊聲領命,士氣高昂。
    隨後,韓愈點齊五萬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土族領地進發。大軍一路行軍,紀律嚴明,所過之處秋毫無犯。土族這邊,得知宋軍來襲,頓時陷入一片緊張氣氛。土族首領一麵緊急召集族中勇士,準備抵抗,一麵心中暗暗後悔,不該如此草率地拒絕韓愈的結盟請求,如今引來了宋軍大兵壓境。
    宋軍很快便抵達土族邊界,一場大戰一觸即發。韓愈站在軍前,望著土族的方向,眼神堅定。
    麵對氣勢洶洶來襲的宋軍,土族各部落迅速響應,憤然集結。盡管他們的總兵力不到兩萬,與宋軍五萬精兵相比懸殊巨大,但土族男兒們個個鬥誌高昂,眼神中燃燒著不屈的火焰,誓要同宋軍決一死戰。
    土族首領身披戰甲,手持長刀,站在隊伍前列,高聲呼喊:“族人們!我們土族世代守護這片土地,絕不容許外人肆意侵犯!今日宋軍來犯,我們唯有拚死一戰,方能扞衛土族的尊嚴與榮耀!”首領的話語如同激昂的戰歌,在每一個土族戰士心中回蕩,激起他們強烈的戰鬥意誌。
    族中勇士們紛紛振臂高呼,回應著首領的號召。他們熟練地操起武器,有鋒利的長刀、堅韌的弓弩,還有沉重的戰斧,這些武器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仿佛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而興奮。婦女和老人則在後方忙碌,為戰士們準備幹糧、包紮傷口的草藥,他們眼神中雖有擔憂,但更多的是對族人的信任與支持。
    土族的防線布置在一處山穀前,這裏地勢險要,兩側山峰陡峭,中間隻有一條狹窄的通道,易守難攻。土族戰士們利用地形優勢,在通道兩側埋伏了大量弓箭手,通道前方則設置了拒馬和陷阱。他們靜靜地等待著宋軍的到來,每一個人都屏氣凝神,緊張的氣氛在空氣中蔓延。
    不遠處,宋軍的先頭部隊已隱隱可見。韓愈騎在馬上,觀察著土族的防線,心中暗自讚歎土族的布置。但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任,絕不能退縮。“將士們,土族雖有地利,但我大宋雄師豈會畏懼!聽我號令,穩步推進,破敵防線!”韓愈一聲令下,宋軍如潮水般向土族防線湧去,一場慘烈的戰鬥即將拉開帷幕,山穀間似乎已經能嗅到濃濃的硝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