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稱帝 遷都
字數:4334 加入書籤
                    在四位娘子情真意切的勸解下,林衝心中的顧慮逐漸消散,他終於下定決心稱帝。這一夜,林衝輾轉反側,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這些年來征戰的畫麵,以及百姓們期待太平的麵容。他深知,這一步的邁出,將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將肩負起更為重大的責任,但為了天下蒼生,他已無所畏懼。
    第二日,天色未亮,林衝便早早起身,精心穿戴好朝服,神色莊重地前往朝堂。此時的朝堂,氣氛比往日更加肅穆,百官們早已等候在此,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期待與緊張。
    朝會開始,王大人率先出列,手中高舉勸進表,聲音激昂地說道:“梁王殿下,我等百官,昨日已將勸進之意陳明。今日,我等再次上表,懇請殿下順應天命,早登大寶,以安天下!”言罷,他恭敬地將勸進表呈給林衝。
    緊接著,滿朝文武紛紛跪地,齊聲高呼:“懇請梁王順應天命,早登大寶,以安天下!”那聲音如滾滾春雷,在朝堂內久久回蕩。
    魯智深、武鬆等一幹出身梁山的武將也大步出列。魯智深雙手抱拳,聲如洪鍾:“哥哥,想當初我等在梁山替天行道,如今哥哥更是打下這萬裏江山。這皇帝之位,哥哥不坐誰坐?哥哥若登基稱帝,定能開創一個太平盛世!”
    武鬆也單膝跪地,朗聲道:“哥哥,我等願追隨哥哥,助哥哥成就大業。這天下需要哥哥來主宰,還望哥哥莫要推辭!”
    林衝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感慨萬千。他緩緩起身,目光掃過每一位大臣和將領,感受到了他們誠摯的心意和堅定的支持。他深吸一口氣,大聲說道:“承蒙諸位大人和兄弟們的厚愛與信任,林衝定不辜負大家的期望,願擔起這天下之責!”
    此言一出,朝堂內頓時響起一片歡呼聲。眾人皆知,一個新的時代即將開啟。
    隨後,林衝與大臣們開始商議登基的各項事宜。經過一番討論,決定新朝的名號為“梁”,以彰顯大梁的威嚴與傳承。禮部尚書當即領命,著手籌備登基大典的一應細節,從確定日期、選址,到安排儀式流程、禮儀規範,每一項都必須精心策劃,確保萬無一失。
    與此同時,工部尚書負責修繕皇宮,打造新的龍袍、玉璽等登基所需的器物。戶部尚書則統籌安排登基大典所需的費用,確保資金充足。而林衝麾下的武將們,開始調派軍隊,加強汴梁城的防衛,以防在這關鍵時刻出現任何意外。
    整個汴梁城都因即將到來的登基大典而忙碌起來。工匠們日夜趕工,修繕皇宮的建築,使其煥然一新;繡娘們精心繡製龍袍,一針一線都傾注著對新朝的祝福;禮部官員們反複演練儀式流程,力求每一個環節都完美無缺。
    而林衝,在這忙碌的籌備過程中,也不斷思考著新朝的治理之道。他深知,登基隻是開始,如何治理好這個龐大的國家,讓百姓安居樂業,才是真正的挑戰。他與大臣們頻繁商討,製定新的政策法規,選拔賢能之士,為新朝的繁榮發展奠定基礎。
    在眾人的共同努力下,登基大典的各項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整個大梁都沉浸在一種興奮而又莊重的氛圍中,所有人都翹首以盼,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見證新朝的誕生。
    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登基大典的日子終於來臨。這一日,汴梁城沐浴在晨曦之中,整座城市煥然一新。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彩旗飄揚,百姓們身著盛裝,紛紛湧上街頭,共同見證這一曆史性的時刻。
    皇宮前的廣場上,早已搭建起一座宏大而華麗的登基台。台上鋪設著鮮豔的紅地毯,四周裝飾著精美的金龍雕刻,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登基台的正中央,擺放著一把威嚴的龍椅,椅背高聳,龍紋盤旋,盡顯尊貴與莊重。
    天未亮透,文武百官便身著嶄新的朝服,手持笏板,整齊列隊於廣場兩側。他們神色莊重,眼神中透露出對新帝的敬畏與期待。魯智深、武鬆等梁山舊將,身著戎裝,英姿颯爽,他們身後的士兵們個個精神抖擻,手持長槍,槍尖閃爍著寒光,為大典增添了一份肅穆的軍威。
    隨著吉時臨近,一陣悠揚而莊重的鍾鼓之聲響徹雲霄。林衝在一眾侍從的簇擁下,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皇冠,緩緩登上登基台。龍袍上的金線繡成的巨龍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皇冠上的明珠璀璨奪目,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林衝步伐沉穩,眼神堅定,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曆史的節點上。
    當林衝登上登基台,麵向眾人的那一刻,廣場上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聚焦在這位即將成為新帝的男子身上。緊接著,禮部尚書高聲宣讀祭文,頌揚天地神靈,祈求新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祭文聲回蕩在廣場上空,莊嚴肅穆的氛圍愈發濃厚。
    宣讀完畢,太尉王大人手捧玉璽,恭敬地走到林衝麵前,跪地呈上。玉璽乃皇權象征,質地溫潤,雕刻精美,上麵“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清晰可見。林衝神情莊重地接過玉璽,那一刻,仿佛整個天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隨後,林衝轉身麵向四方,大聲宣告:“今日,朕登基為帝,國號梁。朕將以天下為己任,上承天命,下撫黎民,願與諸位愛卿一同開創大梁盛世!”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傳遍了廣場的每一個角落,也傳進了每一個人的心中。
    話音剛落,廣場上頓時響起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文武百官紛紛跪地朝拜,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士兵們整齊劃一地將長槍舉起,齊聲呐喊,聲音震耳欲聾。百姓們也紛紛跪地,向新帝表達著他們的敬意與祝福。
    與此同時,皇宮內禮炮齊鳴,煙花綻放。五彩斑斕的煙花在天空中絢麗綻放,與廣場上的熱鬧景象相互輝映,將登基大典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整個汴梁城沉浸在一片歡騰之中,人們用最熱烈的方式慶祝著新朝的誕生。
    登基大典結束後,林衝在眾人的簇擁下,步入皇宮正殿。從此,他正式開啟了大梁王朝的統治,肩負起了天下蒼生的福祉與國家興衰的重任。而大梁王朝,也在這隆重的登基儀式中,踏上了它充滿希望與挑戰的征程。
    林衝登基後,端坐在龍椅之上,俯瞰著殿下群臣,心中思索著新朝的諸多事務。稍作沉吟,他目光堅定地開口:“朕登基伊始,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幽州之地,地勢險要,戰略意義重大,朕決定將其改為北京,進行擴建。”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大臣們深知,這一舉措意味著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也明白此舉對於鞏固大梁王朝統治的重要性。
    工部尚書率先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聖明,幽州城若擴建為北京,必能成為我大梁北方的重要屏障,隻是這擴建工程浩大,所需的工匠、材料眾多,還需從長計議。”
    林衝微微點頭,說道:“此事朕已深思熟慮。工部即刻著手規劃,擬定詳細的擴建方案,所需的工匠、材料,戶部要全力調配。務必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盡快完成擴建。”
    戶部尚書趕忙出列,應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所能,合理安排財政,確保擴建工程的資金充足。隻是,如此大規模的工程,可能會對百姓造成一定的負擔,還望陛下明示。”
    林衝神色凝重,緩緩說道:“朕深知百姓曆經戰亂,生活不易。擴建工程雖迫在眉睫,但也不能讓百姓過於困苦。你等需斟酌權衡,盡量減少對百姓的影響。可招募當地百姓參與工程,給予合理報酬,如此既能解決部分百姓生計,又能加快工程進度。”
    眾大臣紛紛點頭,齊呼:“陛下心係百姓,實乃萬民之福。”
    林衝又將目光投向兵部尚書,說道:“北京擴建期間,北方防務不可鬆懈。你要增派精兵良將,加強幽州周邊的巡邏和警戒,以防外敵趁機侵擾。”
    兵部尚書領命道:“陛下放心,臣定當調派精銳之師,嚴守北方邊境,確保北京擴建工程順利進行。”
    隨後,林衝又對禮部尚書說道:“北京既為我大梁的重要城市,其禮儀規製亦不可忽視。禮部要製定相應的禮儀規範,彰顯北京的地位與威嚴。”
    禮部尚書恭敬地應道:“臣遵旨,定將全力以赴,製定出符合北京身份的禮儀規製。”
    在林衝的有條不紊的安排下,關於北京擴建的各項事宜迅速展開。工部的能工巧匠們日夜繪製圖紙,規劃著北京未來的藍圖,從宏偉的城牆到寬敞的街道,從華麗的宮殿到堅固的軍營,每一處細節都精心設計。戶部官員們四處奔走,調配著各類物資,從石材、木材到磚瓦、鐵器,確保工程所需材料源源不斷地運往幽州。兵部將士們則嚴陣以待,在北方邊境巡邏放哨,守護著這片即將迎來巨大變革的土地。
    而幽州當地的百姓們,聽聞要擴建北京,雖深知工程的艱辛,但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們紛紛響應號召,踴躍報名參與工程建設。一時間,幽州城內熱火朝天,人們齊心協力,為大梁王朝的新北京添磚加瓦。林衝時常關注著北京擴建的進展,他深知,這座即將崛起的北京,將成為大梁王朝穩固北方、繁榮發展的重要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