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趕高麗出境

字數:3269   加入書籤

A+A-


    山穀內,盧俊義同武鬆領大軍朝著高麗大軍瘋狂的撲了上去。高麗將領李邦雖竭力組織大軍反擊,但是在大梁軍震天雷的轟炸下,以及大梁將士悍不畏死的攻擊下,高麗人潰不成軍。
    一個高麗士兵,滿臉驚恐,手中的長刀都拿不穩,被武鬆迎麵撞見,武鬆大喝一聲,戒刀猛地揮出,直接將那士兵的手臂砍落,士兵慘叫著癱倒在地。武鬆絲毫不停,又朝著另一個高麗人衝去,如入無人之境。
    盧俊義長槍如龍,在敵陣中穿梭。他看準一個高麗偏將,雙腿一夾馬腹,戰馬嘶鳴著飛奔而去,眨眼間便到那偏將身前,長槍直刺,偏將倉促舉盾抵擋,卻被盧俊義一槍洞穿盾牌,連人帶盾釘在地上。
    李邦見大勢已去,心中萌生退意,但又心有不甘,咬著牙吼道:“撤退!往山穀外撤!”然而,此時高麗軍隊早已亂作一團,士兵們隻顧著自己逃命,根本無人聽令。
    就在高麗軍混亂撤退之際,大梁軍士氣愈發高漲,攻勢更加猛烈。一些士兵手持長刀,專門攻擊高麗士兵的下盤,將他們紛紛絆倒;還有的士兵用長戟鉤住高麗人的戰甲,用力一拉,使其摔倒在地,隨後補上致命一擊。
    山穀中喊殺聲、慘叫聲、求饒聲交織在一起。高麗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地上滿是他們丟棄的兵器和旗幟。李邦身邊的親兵越來越少,他自己也多處負傷,鮮血染紅了戰甲。但他仍心存僥幸,帶著僅剩的殘兵敗將,不顧一切地朝著山穀外衝去,希望能逃出這死亡之穀。
    李邦滿臉血汙,身上數處傷口正汩汩冒著鮮血,卻依舊聲嘶力竭地呼喊著,妄圖組織起大軍做最後的反擊。他揮舞著手中那把已經卷刃的長刀,對著身邊幾個還未逃竄的親兵吼道:“攔住他們!快攔住大梁軍!”親兵們麵露懼色,但出於對將領的忠誠,還是硬著頭皮朝著大梁軍衝了過去。
    然而,這不過是杯水車薪。除了這寥寥幾個親兵,其他高麗大軍早已被大梁軍的勇猛嚇得魂飛魄散,如沒頭的蒼蠅般瘋狂逃竄。有的士兵甚至扔掉了手中的武器,隻求能跑得更快一些。山穀中到處是他們慌亂的身影,你推我搡,互不相讓。
    一個高麗士兵被同伴絆倒在地,還沒來得及起身,就被後麵潮水般湧來的逃兵踩在腳下,發出絕望的慘叫,很快便沒了聲息。而那些還在抵抗的高麗士兵,在大梁軍如狼似虎的攻擊下,也紛紛倒下。
    武鬆瞧見了在亂軍中掙紮的李邦,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大喝一聲:“你這賊將,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說罷,他手持戒刀,朝著李邦衝了過去,所過之處,高麗士兵紛紛閃避。李邦見武鬆來勢洶洶,心中雖懼,但也明白退無可退,隻能咬著牙,握緊長刀,準備拚死一搏。
    此時,盧俊義也注意到了這邊的動靜,他指揮著大軍,逐漸縮小對李邦及其親兵的包圍圈。“弟兄們,別讓這賊首跑了!”盧俊義高聲喊道,大梁軍士氣大振,喊殺聲更盛。
    李邦看著四周如鐵桶般包圍過來的大梁軍,心中湧起一陣悲涼。他知道,自己今日恐怕在劫難逃,但作為高麗將領的驕傲,讓他不願就此投降。他的親兵們也都麵露絕望之色,但依舊緊緊圍在他身邊,做著最後的抵抗。
    武鬆如疾風般衝向李邦,李邦雖心中驚恐,但仍強撐著舉起那把卷刃長刀,試圖抵擋武鬆的淩厲攻勢。武鬆眼中閃過不屑,雙腿猛地發力,身形如電般欺身而上,手中戒刀高高舉起,帶著千鈞之力,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朝著李邦狠狠劈下。
    這一刀,匯聚了武鬆的憤怒,凝聚著他對高麗侵略者的滿腔仇恨,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讓空氣都為之撕裂,發出尖銳的呼嘯聲。李邦隻覺眼前一道黑影閃過,一股強大的力量撲麵而來,還未等他做出更多反應,戒刀已然落下。
    “哢嚓”一聲,戒刀精準地砍在李邦脖頸處,瞬間鮮血噴湧而出。李邦雙眼圓睜,滿是不甘與難以置信,身體搖晃了幾下,便直挺挺地從馬上栽倒下來,重重地摔在地上,濺起一片塵土。
    周圍的高麗人目睹這一幕,徹底喪失了最後一絲抵抗的勇氣。原本還在勉強支撐的親兵們,此刻臉色煞白,轉身便隨著其他高麗士兵一起瘋狂逃竄。他們慌不擇路,不顧一切地朝著山穀外湧去,仿佛身後有無數惡鬼在追趕。
    有的高麗士兵被地上的屍體絆倒,還沒來得及起身,就被後麵洶湧而來的人群踩踏而過,發出淒慘的叫聲。整個山穀回蕩著高麗士兵驚恐的呼喊聲和絕望的哭嚎聲。
    大梁軍士氣大振,在盧俊義的帶領下,乘勝追擊,如猛虎逐羊般朝著逃竄的高麗士兵追殺過去。“一個都別放過,為遼東百姓報仇!”盧俊義的聲音在山穀中回響,激勵著將士們奮勇向前。高麗人丟盔棄甲,狼狽不堪,這場戰鬥,以高麗軍的慘敗而告終,他們為自己的侵略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大梁軍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對逃竄的高麗士兵展開無情追殺。所到之處,高麗軍丟盔棄甲,毫無還手之力。在主將李邦被武鬆斬於馬下後,高麗大軍的士氣徹底崩潰,兵敗如山倒,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拚命朝著大梁國境線外逃去。
    而大梁軍並未就此滿足,稍作整頓後,便四處出擊,對散布在遼東各地的小股高麗軍展開清剿行動。這些小股高麗軍原本以為能在遼東偏僻之處安穩盤踞,等待大軍勝利的消息,卻未曾料到,災難已然降臨。
    盧俊義與武鬆分兵多路,深入遼東各個角落。每到一處,大梁軍都以雷霆之勢發動攻擊。他們行動迅速,戰術靈活,讓那些小股高麗軍防不勝防。在一個偏僻的山村裏,一股高麗軍正在搶奪村民的糧食,突然聽到外麵喊殺聲四起,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大梁軍已然如神兵天降,將他們團團圍住。高麗軍倉促抵抗,卻被大梁軍勇猛的攻勢瞬間瓦解,片刻間便死傷大半,剩下的士兵紛紛跪地求饒。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另一股高麗軍試圖憑借地形優勢負隅頑抗。但大梁軍毫不畏懼,他們利用山林的複雜地形,巧妙地穿插迂回,逐漸縮小包圍圈。隨後,一陣箭雨過後,大梁軍如猛虎出山般衝入敵陣,與高麗軍展開近身肉搏。喊殺聲、慘叫聲在森林中回蕩,經過一番激烈拚殺,這股高麗軍也被成功剿滅。
    大梁軍一路猛殺,士氣高昂,所到之處,高麗軍望風而逃。隨著清剿行動的不斷推進,遼東大地上的高麗軍勢力被逐一清除。終於,在無數次戰鬥之後,最後一股高麗軍被趕出了大梁國境。至此,大梁成功將入侵的高麗大軍徹底驅除,保衛了自己的領土和百姓。
    經曆這場戰爭的洗禮,大梁在遼東地區的威望大增,百姓們對大梁軍感恩戴德,紛紛自發組織起來,幫助軍隊重建防禦工事,恢複生產。而這場勝利,也讓大梁在周邊國家中樹立了強大的形象,讓那些妄圖侵犯大梁的勢力不敢再輕易妄動。
    “上奏折,請旨問罪高麗!”盧俊義看著江對麵的高麗,他沒有讓大軍貿然渡江,而是等待林衝的聖旨,再行決斷。